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运用分析

2020-05-25 16:20孙丽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孙丽

摘 要: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这即是因为教材中以科学实践和拓展与应用的章节结构设计来安排课程内容,也是因为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科教育培养提升学生探究意识的要求。本次研究对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对提升学科教育成果有积极的尝试。

关键词: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现象缺乏科学的思考与探究,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在科学实验课上,这样的情况也有明显体现,导致学生的实验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收获。当然,这也凸显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开展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组织实验课程,这是更合理的做法。先疑后探+运用拓展的教学模式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老师要始终把握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带着目的,满怀热情去探究和学习。

1传统科学实验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科学实验课是非常讲究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意识的一门课程。它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题,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是开放性的。对于这样的实验教学活动,小学生往往不好把握,需要老师的教育引导。但很多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并不能很好的遵照实验流程来操作。这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实验的内容题材五花八门,在实验器材和条件上不具备;一方面是因为实验课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逐步递进,而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过程的把握不够精细,一些步骤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实验课程的实践意义,学生的收获十分有限。

2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的教育价值

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是在考虑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验课程探究本质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教育模式。它也符合现在的小学实验教材中的内容设计,具有更好的课程贴合性。

先疑后探,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话题的引导来设置疑问,并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兴趣去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原理。比如在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惯的实验中,老师可以先捕捉一只蚂蚁,在投影仪下观察蚂蚁的运动,启迪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展开实验,让学生带着对蚂蚁的好奇心去探究。这样要比照本宣科、一带而过的教学更能体现实验价值。

运用拓展是从实验到实践的过渡过程,也是让学生的实验成果深化、拓展的过程。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体会是否正确,可以放在运用拓展中进行印证。比如观察蜗牛的实验课程,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继续进行运用拓展。在家里长时间的饲养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相比实验的简短过程,运用拓展环节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收获。

3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的运用策略

3.1趣味引导,增强实验热情。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的运用,关键在于启迪学生的实验热情。比如进行趣味引导,老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去寻找话题启发兴趣。在关于岩石的科学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当堂用放大镜去观察岩石,并将观察到的景象描述出来,启迪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找两块石头在黑灯的室内进行撞击,观察石头磕碰带出的火花。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石头磕碰会产生火花?为什么从河边捡到的石头颜色、纹理、材质都不一样?我们要学會从儿童的视角和眼光去看待问题,去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去探究原理和答案。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先疑后探的要求,为接下来的实验和拓展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实验教学。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开展实验或者进行运用拓展,有时候难以达到良好的成效。比如种植水仙花或者研究土壤的成分,要么花费的时间较长,要么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和学科知识来完成。而小学生还达不到这样的学科素养,实验成果有时候比较局限。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是指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供协助,帮助学生深化实验学习成果。例如关于土壤的成分实验,在网上也有类似的实验视频分享。老师在课堂上播放实验视频,并和大家实际进行的实验操作过程相对照,这样可以举一反三,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再比如关于水在植物中的运输,彩虹的形成,天气变化的原理等,这些自然科学知识,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了解。信息技术的支持,让小学科学实验更加生动多彩,也让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具备更好的落实条件。

结语:

小学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观察、科学实践、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开展科学实验课程的时候,必须在尊重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基础上采取举措。以先疑后探+运用拓展模式进行教学,即可以实现实验成果的最大化,又可以将实验成果用于实践验证,相信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红梅. 撑起高飞的翅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科学实验课中的灵活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6):122-123.

[2]薛桂月, 于力, 颜丽君,等. “三疑三探一拓展”教材模式在健美操普修课中的运用研究[J]. 体育科技,2013(4):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