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问题链”课堂的构设与反思

2020-05-25 10:47仁青加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问题链高中化学

仁青加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链”教学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应用,在高中的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应用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思维。教师以问题引入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作用下更深层次的学习,借此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链课堂;构设

引言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问题的设置也是创建高效课堂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能够帮助学生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知识。化学“问题链”课堂展开的核心便是如何设计问题。因此,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创建有效的问题课堂、发挥“问题链”的教学作用是当前化学教师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对高中化学“问题链”课堂的构设进行探讨与反思,以期能够对高中化学创建高效课堂有促进作用。

一、以真实的评价为基础设置“问题链”

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真实的评价是在学生真实的完成任务情景的基础上的评价,其要求学生需要应用一些知识与技能去将真实情景或者课堂模拟情景中的任务完成,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实际的情景人物完成情况以及实际的操作状况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结合学生的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这样能够让教师更加直接、真实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的效果[1]。

比如: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这一节的内容教学中,教学的过程可以设计为: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趣味视频,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1.为什么滴水能够生火?通过视频与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回答的过程中知晓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掌握程度,然后教师再次进行提问: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是放热的反应?然后进行探究的实验,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的反应?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这个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与在此反应中能量是如何进行转化的?然后实验结束后根據实验中产生的物质,询问学生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通过教师的实验,学生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化学的魅力,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了解会更加深入,而通过问题的提出,能够促使学生通过独立自主思考、同学之间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到实际生活中的化学,从而提升其化学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在整体性思维的基础上构建问题链

教育改革的内容中多次的提到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一些学科内或跨学科的问题提出让学生思考解决,从而能够促使学生对化学的知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框架,让他们对化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可以促使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2]。

有调查结果显示,高三的学生在化学反应原理类的试题中的得分普遍的较低,大多数的学生存在听的懂,看的会,但是一做题就错,这样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教师未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教师可以在复习教学中,在整体性考虑的基础上采用问题链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化学认知思维的提升。

例如:在高三选修4中“电化学基础”的复习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基本的原理了。但是学生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思维固定,导致他们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的教学中,首先可以画出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示意图,然后写出装置与电极名称、反应以及反应是否自发。然后教师运用整体性的思维设计问题链,锌铜原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换成哪些物质?等一系列的问题,加强学生对原电池、电解池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三、在化学史的基础上设置问题链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化学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并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化学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科学观的形成、绿色化学观念的形成等。

例如:在高二选修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的教学中,教师以历史资料导入课堂的教学:曾经美国的科学家波林他从遗传上观察他是否可以长寿,他的父亲34岁便逝世,母亲在45岁逝世。而他在1940年便被诊断出具有一种很严重的肾病。当时来说就相当于与死亡通知书,波林无法接受。在之后的十二年中,他通过严格的控制饮食,终于战胜了病魔。他与病魔争斗了半个多世纪,成功了后活到1994年去世,享年93岁。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平衡日常的饮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再以问题引入课堂的内容,今天你吃糖了么?是什么糖?问题2同学们,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知识,谁知道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问题3糖类分为哪几种类呢?然后教师引导的进行讲解糖的组成与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教师进行一个过渡性的提问:葡萄糖被彻底的氧化便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与水,那么其在人体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将化学历史与问题链结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提升。

四、结束语

应用“问题链”的教学模式,它最重要的内容便是教师如何设置有效的问题,怎样去挖掘问题,应用问题。教师通过问题展开课程的内容讲解,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使用化学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目前,高中的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切入问题,引导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掌握理解化学知识与技能,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化的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建,胡先锦.“问题导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 4 ):12-14.

[2]黄玲.初三化学复习课中“问题链”教学的实践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

猜你喜欢
问题链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