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有效策略研究

2020-05-25 10:58翟树春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翟树春

摘 要:少子化政策实施后,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在“421”结构的家庭中,幼儿的受关注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将对幼儿带来终身影响,其与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并列为我国家长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家庭是幼儿的主要教育场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可使幼儿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纠正。但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复杂的教学设计难以实施。在此背景下,首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当下家校合作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将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有效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高、涉及面广,依托家校合作开展全场景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但我国多数家庭与学校的连接并不紧密,教育观念、手段也滞后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在改进的过程中,幼儿园与教师应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并借助现有资源,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及能力,进而使家校合作机制发挥出应有作用。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幼儿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且生活范围相对狭窄。以心理学标准衡量,多数幼儿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智发育将逐渐成熟,并形成固定的认知视角与思维方式,若这一时期仍存在心理问题,则将对其一生带来影响 。

二、家校合作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1.家校诉求各有不同

家校合作是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唯一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家长与教师却难以有效配合,良好的愿望常常不被对方接受。家校双方各自不同的主观诉求,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家长的观察视角聚焦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但在缺乏对比的情况下,幼儿的个人缺点将得到包容。同时,幼儿的部分缺点来自家庭,因此家长不易察觉。受此影响,幼儿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家长的关注。但幼儿出现的外伤与疾病,则极为明显。在少子化政策下,幼儿的疾病会引发家长过度焦虑,其影响会进一步放大。因此,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如教师预期般关注。而教师面对的学生众多,在对比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将更为明显。同时,心理健康是我国教育体系极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更倾向于纠正學生的心理问题。但由于家校的主观诉求各有侧重,因此对于心理问题的态度存在差异。

2.家校合作机制存在缺陷

在教学实践中,家校合作机制仍然存在诸多缺陷。首先,是家长与教师的分工并不明确。分工是合作的结果,因此合作必然产生分工。但在教学实践中,家长与教师的分工往往不够明确。例如,在遇到学生不愿融入集体的问题时,教师通常会向家长映应此类问题,并约定共同解决。但解决的问题的路径、各自扮演的角色并不明确,二者的合作缺乏实效性。其次,是家长与教师的合作缺乏统一标准。合作需要在统一标准下完成,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背景、主观感受均有所不同,因此二者的标准难以统一。例如,在纠正幼儿过于“顽皮”的问题时,教师往往会以管理纪律作为衡量标准,以确定儿童的改进程度。但在家长眼中,“顽皮”常常被视为可爱、活泼,因此管理标准相对较低。再有,部分私立幼儿园中,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存在障碍。私立幼儿园倾向于将家长视为消费者,而自身的教育功能却相对弱化。

三、完善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

1.统一教育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家长与教师的主观诉求各有不同,良好的愿望常常不被对方接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表格化管理,与家长建立统一的教育目标。表格化管理是指,将主要问题、解决方案、共识与分歧均记录在表格中,并借助表格促进落实的工作方法。表格可具体体现模糊、抽象的问题,并跟踪实施进度。这也是表格化管理的主要优势。在使用中,教师应遵循提炼问题、制作表格、统一认识、定期对表的工作流程。提炼问题是表格化管理的前期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制作幼儿心理档案。该档案中,幼儿在日常学习中所展现的具体问题应得到准确记录。之后,教师应共同分析表象背后的心理问题,并将这部分问题同步列入档案。依据该档案,教师可将重点问题进行提炼,并制作成心理健康成长表 。

2.完善合作机制

分工不明确、标准不统一、教育功能弱化是当下家校合作机制的主要问题。在改进中,教师应首先与教师明确分工。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工作主要有交流、引导、管理以及构建教育场景。以功能划分,教师可主要承担管理、引导、场景构建工作。家长应主要承担心理交流工作,并分担引导职责。以工作延续视角分析,家长可将教师提供的教育方式延续至家庭,并承担教师的工作职能。例如,家长可将家庭教育定义为校园教育的延续,并在家中扮演教师角色。或者,家长之间可明确分工,其中父亲可承接教师的教育功能,而母亲则专注于幼儿的生活起居。统一标准,是建立合作机制的前提条件。在实施中,教师可借助表格化管理,与学生家长共同制定中、短期教学目标 。

结束语

在优化家校合作,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工作中,教师应首先借助表格化管理,与幼儿家长建立统一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在建立同一目标的基础上,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再有,幼儿园可借助信息化工具,增加家长与教师的沟通频次。最后,幼儿园应针对当代家长的心理特征与成长经历,提供教育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冠琦.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家校合作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7,4(43):277—278+281.

[2]杨雅颉.试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

[3]陆娟.幼儿心理教育之我见——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230.

[4]唐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有效性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2.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