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2020-05-25 10:47李德英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优化

李德英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三农问题得到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问题也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家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实现强农惠农政策,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持续稳增稳产,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主要是阐述当前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现的现状,农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能力水平,希望能够以此增加大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并加以利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1 导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农村农业建设发展也取得了有效成绩,与此同时,农村农业建设也进入了关键时期,这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认真履职,加大对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惠农文件,积极推动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近年来,中央出台的惠农政策和对强农的支持都呈现是体系化的状态,但是这些支持政策并没有被完全、彻底的落实,部分地区的农民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支持,这导致了即使国家出台了政策,但是因未被落实,政策所发挥的效用却是大打折扣。当前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的技术设备水平仍然不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低下,整个农业生产系统抗风险能力弱,致使我国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能够提高。另外,我国农业作业规模小,未形成生产体系,创新能力差,整个农村发展呈现出产业分散、资金分散、人员分散的状态。这就导致农村和农产业缺乏经历发展活力,不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成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壁垒。

2  新农村建设要求下的农业经济发展

2.1信息化科技化发展

我国科技发展越来越成熟,在实际生活中也应用到多个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尤其是先进设备的利用。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大数据技术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发展,让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变化,甚至判断市场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

2.2现代化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发展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相比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的特点,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有针对性选择发展的方向。同时,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战略理念,是符合当前社会形势,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这种新理念、新方式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2.3 生产的工业化

传统农业规模小,不能够让农业生产体系化。而如今制定农业合作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尤其是在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的帮助下,农产品可以批量化生产,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有效保证。

3 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现状

3.1企业规模不大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大,但是规模小,自身具有局限性,融资能力低,生产效率低下,自动化设备缺少,生产工艺落后,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小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都不如大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容易被社会淘汰,强行经营只会浪费社会资源。国家虽然鼓励创新创业,也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在新成立的种子企业中,一些产能落后、技术落后的企业也会被社会淘汰,种子企业大幅度减少,或是被大型企业兼并。

3.2 产业链不长

我国加工企业目前仍具有许多短板,比如说加工技术不成熟,加工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不达标,加工链短、资源利用不充分等等,这些短板的存在导致企业附加值低。相比于我国加工企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已经实现规模化、集中化和自动生产化,工作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技术设备先进,并且产生的污染物少。

3.3 技术创新不足

初加工、小规模、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备现代化水平低下是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特点,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农产品加工企业就是要进行技术创新,企业要针对自身农产品加工特点开发满足需求的高技术设备。这时,企业可以选择与高校、研究院合作,加强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成长,还可以让企业得到高效发展,打造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3.4 科技含量不高

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技术含量不高,科学技术应用较少,产品多为粗加工方式,产品精细加工的方式并没有实现规模化,对产品也是只利用一次,这样就会浪费社会资源。如果提高产品加工行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产品加工物,对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产品的综合利用。

4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能力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策略

4.1 以开设工厂的方式留住劳动力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想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能力,方法之一就是留住劳动力。要想留住劳动力,就要让劳动群众感受到他们存在的价值,要让他们有活干,有钱挣。为此,可以设立农产品加工厂,把劳动力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产品加工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农产品加工厂也可以对工作时间合理化,在农闲时间段可以扩大农产品加工量,多招聘劳动者,让农闲时外出务工的劳动者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4.2 不断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要想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那么就要建立并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第一,要紧跟国家政策方针,对国家政策方针进行仔细研究、领悟,做到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将政策贯彻进行到底。第二,要对当地的农业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出更细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第三,在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推动农业发展时,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充分以中国特色农业管理为基础,认真对待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优化生产资源,创新农业管理新制度,突出地方农业特色。

4.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农村的建设,最主要的还是发挥人的作用。建设新农村,需要管理团队相互配合,制定出符合当地发展的策略措施,而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以人为条件,人作为实施的主体,最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受益者也是人,所以新农村的建设事业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优秀的管理团队。要想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就必须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人才,让他们了解当前的政策方针、发展趋向、当地农业形势等等,还要对这类人才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只有拥有现代化农业经济意识的人才,才能够了解把握社会新形势,帮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5 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知,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进是帮助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调整没有终点,时代会变,技术会变,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和措施。如何快速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形势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優化管理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贯彻落实三农政策,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一系列措施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是确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 孙希贵.  农业与技术. 2017(05)

[2] 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 陈宜品.  中国商论. 2019(22)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 阮富丽.  农技服务. 2016(15)

[4]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 郭秀娜.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1)

[5]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J]. 谢鹭.  山西农经. 2019(18)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