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演变概况

2020-05-25 09:10庄逸清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变迁

庄逸清

摘 要: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中国建筑体系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也吸收其他建筑风格的精华,与自身建筑特点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美感的建筑形态。本文将从清真寺的产生,伊斯兰建筑在中国的发源写起,以演变、结合为主体,总结伊斯兰风格建筑在中国的变迁。

关键词:伊斯兰建筑;结合中式风格;变迁

一、清真寺建筑的出现及演变

清真寺建筑的基本形态和布局原则,是根据伊斯兰教不断发展,逐步确定下来的。

伊斯兰教传说中最古老的清真寺,是麦加的“天房”。位于麦加城中心,原名克尔白或卡巴(kabah),系一立方体的石砌房屋,是阿拉伯古代遗传下来的一处宗教信仰圣地。

穆罕默德传教初期,并未修筑清真寺,礼拜时只要选择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够俯首叩拜即可。这种地方成为“买斯志德”。当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到麦地那后,就非常需要一个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建筑清真寺就显现出重要地位。公元622年在麦地那他的住处,修建了第一所清真寺,这就是著名的先知寺。这座清真寺十分简朴,是四周边长约50米的一个院落,围墙高约3.5米,用土坯砌筑。东部有穆罕默德及其亲属的住房,北部建有用树干排列的柱廊(因穆罕默德创教初期,将朝拜的地方定在耶路撒冷),上覆以简单的顶棚,为礼拜时不被日晒。宽阔的中庭和做礼拜的柱廊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在清真寺的布局形制中,被首先确立下来。与公元624年,穆罕默德又将朝拜方向改为麦加克尔白,从此世界所有穆斯林,叩拜对准麦加方向成为一条重要法则。因此,将柱廊位置改建到南侧。

公元707年,重建先知寺,为进一步明确朝拜方向,在吉布拉壁面上设置了一座神龛(mihrab),自此,神龛成为指明方向的重要标志。[1]

在清真寺建筑中,都有一座或数座高高的塔,称宣礼塔(minaret),又有叫拜楼、唤醒楼、邦克楼等名称。本是为了召唤教民来礼拜用的。因晚间还有点灯做标志的功能,所以又称其值更楼。

上述说明了伊斯兰教清真寺建造的布局和发展。即一座清真寺,无论大小,都是在建筑基地上环以围墙,沿吉布拉的壁面排列数行柱廊,上覆以屋顶,在壁面设神龛,并在其近旁安放宣谕台,再以宣礼塔组合而成。中庭的其余三个方向,一般也建柱廊,或布置成其他辅助房间。

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首次遣使来长安,作为伊斯兰教正式传入我国的开端。

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与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文化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国力强盛,社会、人民的包容成为了两国建交的基础。贸易往来由“两路”为主导。“丝绸之路”,将丝绸、茶叶、瓷器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送往阿拉伯及各大洲;根据“香料之路”收获许多未曾见过的香料等各种具有各国特色的物件。当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这两条道路游历世界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上贸易的进行,不少阿拉伯商人居住在中国的沿海口岸广州、泉州等地,为了其信仰及传教的需要,建立起了中国最早的清真寺。而广州怀圣寺则是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这座始建于唐朝的清真寺由阿拉伯人主持修建,虽有当时中国人民的资助,但风格遵循传统阿拉伯式建筑。其中保存最完好的光塔(宣礼塔)则是证明。高36.3米砖结构分上下两段,上段高约为下段的三分之一,有明显收分。塔下有前后二门,内有双螺旋形梯级,可拾级而上,塔身表面抹灰,无任何装饰。塔顶原置有金鸡,可随风旋转,以测风向,后为飓风所坠,遂该为今状的葫芦形宝顶,塔身的基本形制没有变。[2]这与中国传统的木构架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且其平面布局不强调对称。

这一时期,虽有部分民众信仰伊斯兰教,但人数并不多,故尚未形成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

三、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

宋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过渡发展的时期。从当朝者扩大中阿贸易往来为开端,允许汉人与阿拉伯人通婚为过渡,以阿拉伯商人资助修筑泉州城为高潮。

两宋时期,由于当时中国西北部常有战乱,故阿拉伯、波斯商人经海路来华,从而使我国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由于来华商人众多,且多聚集在广州、泉州、杭州等地,故于唐、宋两朝,在沿岸商业城市,专为阿拉伯、波斯商人拨地,为其提供集居之处,称“蕃坊”;并于其中设立“都蕃长”(宋时称“蕃长”),且由他们自己推举有声望者担任,并由中国政府允许。蕃坊内设居住区、清真寺、店铺、市场、蕃学等基础设施,便利其生活。

此时的清真寺建筑以泉州圣友寺为代表,虽曾修葺过,但主要结构和形态还是完全的阿拉伯风格,以石砌筑,并没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

唐宋两朝的清真寺建筑虽没有与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但其颇具特色的阿拉伯风格吸引着中国建筑设计师。中式伊斯兰建筑的种子便由此时播下。

四、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开篇

在唐、宋两朝的铺垫、整合下,元朝初步形成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雏形已是蓄势待发。再加上元朝军事力量的强悍,先后征服多个地区,并有大批中亚、西亚的各族人民被迁徙到东方来,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人民的到来,更是为形成中国的伊斯蘭教建筑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来到东方的中、西亚人民,多以聚居形式从事农业生产,久而久之,他们适应了环境,安心定居,并接受了“回回”这个称号,且原来在回回之间的不同民族的界限也逐步消失,形成“元时回回大盛”的局面。

元朝统治者给予归附者较好的政治待遇,使其担任一定官职。在中西交通畅通无阻的条件下,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回回商人来华经商的规模比唐宋更盛。足迹遍布全国、子孙繁衍,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汉族人数日渐增加,成为中国形成回族的一个重要因素。前期定居与后期进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多以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形式在水路便利之处居住,共同的心里状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将他们联系起来,推动中国回族的形成。

伴随中国信仰伊斯兰教人数的增加,元朝时回族雏形形成。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教建筑,其规模和数量也随之增加。建筑形态以杭州凤凰寺(真教寺)为例:后窑殿多用砖砌圆拱顶做法,即是仿照阿拉伯清真寺圓拱顶技艺。由三间砖砌圆拱连成一横长方形,为砖结构无梁殿顶。四壁上端转角作菱角牙子叠涩收缩,上覆三个半球形穹窿顶,外观作三个攒尖顶,中间一个八角檐,左右均为六角单檐,屋顶作法是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和西亚伊斯兰教建筑相互融合的特色。[3]

五、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发展

明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信仰给予一定重视,特别对回族,给予其与汉族相同的政治待遇,这是由于初建明朝时,回族人民参加了反元大起义,对明朝建立有功劳。且那时回族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才,为人广泛所知的便是郑和:曾七次率领团队下西洋,扩大了明朝对外的影响,对中外科技、文化等方面交流皆有推动作用。而且就是在明朝,回族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

这一时期,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维吾尔、塔吉克、哈萨克等)皆改信伊斯兰教,其他宗教逐渐消失,因而伊斯兰教建筑也得到巨大发展。

从明朝修建或重建的许多清真寺实例看,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且中国特有的两大伊斯兰教建筑体系--中国内地伊斯兰教建筑、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建筑。

中国内地伊斯兰教建筑完全以木构架为主体,其总体布局多为以礼拜殿为中心的纵轴形制,并以庭院为单元向纵深及横向延展,组成庞大的院落族群。其单体建筑也突破中国古代建筑的局限,创造许多组合复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礼拜大殿,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组织和外观的处理手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例:甘肃兰州解放路清真寺。

由二门进入内院,迎面耸立精美的邦克楼。这是立大殿与大门之间的一个装饰性雕刻建筑。楼凡四层,下层平面为方形,兼作大门用;上层为六边形,主要用六根木柱通达上下,但其中四根为垂柱(吊柱),最上层不用立柱,只用厚木枋垒起并中间开一壶门,枋上安的半拱出三跳,为当地特殊做法。楼四壁周围有栏杆,在第三层楼的栏杆前后均有一小段如飞桥跳出层面之上。每层楼板正中央,均开一六角形洞口,用栏杆围起,使每层楼上下都可内部互相看见。[4]

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的实际情况,大体上分成两大类。其一是以维族寺院为代表的维族式清真寺;其二是以回族寺院为代表的回族式清真寺。这两种建筑形式都是普遍存在的,其中回族式清真寺同内地清真寺的特点比较类似,维族式的清真寺建筑则多结合当地的传统,其建筑更多的保留了阿拉伯形式,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材料及建造技术,形成了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建筑不同于内地伊斯兰教建筑的特有风貌。

新疆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其礼拜寺的总体布局,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较少,基本上仿照阿拉伯及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形制,不强调院落重重,也不强调轴线对称等原则。有的布置随意,有的开门见山,进入大门便可看见礼拜大殿,其余的附属建筑很少。

礼拜殿多使用木柱上架井字格的木梁,梁上铺密肋,之后覆草、席加铺黄土顶。这种屋面的形成同新疆地区常年雨水稀少有关。除了这种木柱密肋梁平顶外还有一种半圆形拱顶的屋面形式,这可能传自阿拉伯、波斯的做法,多在内殿圣龛处设全寺最大的一个拱,这种半圆拱内部一般用黄土制成。外面用琉璃砖镶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建筑风貌。[5]

六、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发展高潮

清朝是我国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教建筑发展的高潮时期。这时,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已达十个,即回、东乡、保安、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分布全国各地。回族村庄数量也在中国西北等地分布较密集,清真寺则成为普遍的宗教建筑,普遍存在。

结语

当拥有先进文化的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历史的画笔将经过一幕幕记录。四大发明经阿拉伯人民传向世界,瓷器、茶叶经丝绸之路旅行各地。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以其包容共赢的心态接纳新鲜事物,一路走来,陪伴我们的是世界各族人民。

双手绘制的建筑设计图以丰富的形态向国人及世界展示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各民族的独特建筑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见证社会生活的点滴。清真寺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中国传统技艺的交流使中阿人民惊喜,传承并发展至今日的陆、海“丝路”也向世界传达着中国共同繁荣发展的决心。

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是将世界以数字化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缩短了相见时间,拓展了交流广度。世界文化是否会联合起来向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没有人可以预料,但历史终会用画笔记录下每一幕故事。

参考文献

[1]邱玉兰,于振生:《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2]邱玉兰,于振生:《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页。

[3]邱玉兰,于振生:《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4页。

[4]《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载论文网

[5]莫自元:《中国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考察与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变迁
从俄语呼语看女性称呼的演变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社会学视阈下古琴艺术的变迁研究
鲁中南地区“温锅”习俗研究
Destination Chinatown
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