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拳看泰国人精神文化

2020-05-25 09:10陆金诺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泰拳泰国人精神文化

陆金诺

摘 要:泰拳是泰国的一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泰国的民族瑰宝,泰拳已经成为泰国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泰拳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了解泰国文化的一扇窗。本文通过对泰拳的起源、礼仪、禁忌和训练方式的研究,试图从中总结出泰拳里蕴含的泰国人的精神文化。

关键词:泰拳;泰国人;精神文化

一、泰拳概述

(一)起源

泰拳具体起源于何时、哪个年代没有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泰拳的历史悠久,甚至与泰国这个国家一同出现。13世纪,居住在湄南河上的泰族各部落趁真腊统治势力的衰弱之际建立了几个独立的国家,它们是以素可泰为中心的素可泰王国,以清迈为中心的兰纳王国和以帕耀为中心的帕耀国。当时各国年年饱受战事,邻国之间相互争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在长期抵御外敌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格斗技术。

那个时代的战争一般是拿长矛、大刀等武器在马、象或者牛背上打斗,都是近距离打斗。士兵可能因为被砍伤或者武器被打掉而败下阵来。在训练蹬和踢的时候,有人想到,如何利用蹬和踢来徒手打斗。此后在练拳的过程中,泰族人尽可能地发挥人体能够成为武器的部位。于是便慢慢形成凶狠并能迅速击倒对方的拳术。泰拳一开始在各个军队中训练,后渐渐在民间传开。普通老百姓也会练拳自卫,一是为了抗战,二是为了保护自身。拳术与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因此泰族人很重视泰拳的发展。在素可泰时期,泰拳主要通过寺庙、家庭和皇家学院三种渠道传播。到了大城王朝时期,纳黎萱大帝带领泰族人解放了当时缅甸占领下的所有暹罗疆土,他还首次将本民族盛行的拳术称为“奔南”(这是一种可以头撞、口咬、拳打、指抠、脚踢、膝顶、肘劈、肩抵、臀打、折指、拧头的凶狠毒辣的拳术),可以说这时的拳术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系统。

(二)泰拳的礼仪

泰拳的礼仪主要是指在收徒授艺、訓练比赛的重要场合要举行的仪式和要遵行的礼节。拳手们通过实践这些礼节培养和表达宗教信仰和对师长的敬重。泰拳礼仪是泰国传统文化与泰拳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泰拳文化现象,主要有拜师礼仪、满师礼仪、敬师礼仪、比赛礼仪和日常礼仪。

1、拜师礼仪

拜师礼仪指的是泰拳宗师在收徒的时候遵行的仪式,是师徒关系确立的重要标志。这种形式甚至在现代体育院校中选择泰拳课程的学生也不能免除。师徒关系一旦确立,双方就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新学员在成为徒弟之前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入门训练,拳师对新学员的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宗教信仰等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考察。之后,在拳师认为此学员为可造之材愿意纳其为弟子,并且此学员也同意的情况下,才进行拜师仪式。

拜师仪式举行的日子必须经过佛教法师确定为吉日,通常在周四举行。拜师时,徒弟先向佛陀献上鲜花、香烛和礼品,并向佛陀行“甲”礼(三次磕头跪拜),然后向师傅行“莫甲”礼(伏在地上跪拜),并虔诚地发誓。许誓之后,随即默思及诵念佛经。最后,师傅根据徒弟的外型、个性等赐给他一个艺名,拜师仪式结束。自此拳手即被视为拳馆的一员,未经同意不得更换门庭。

2、满师礼仪

在师傅的指导下,拳手经过长期而系统的功力训练、技法训练和实战训练之后,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指导他人的时候,便举行满师仪式。满师仪式标志着徒弟已经掌握了泰拳的基本理论和技法体系,具备了拳台竞技的能力和授徒的能力。满师仪式的程序与拜师仪式的程序基本相同,在敬拜佛陀和师傅并发誓之后,首先表示感谢师傅长期以来的谆谆教诲和栽培;其次表示自己将会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干净、强壮,诚实行事;第三表示决不恃强凌弱,与师兄弟之间会尽可能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第四表示永远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善事,避免造成任何混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永远尊敬师傅、忠诚于师傅。

3、敬师礼仪

如同每年都有教师节一样,泰拳界也每年都有敬师仪式。每一年的敬师仪式,拳手门都会向自己的师傅行“莫甲”礼,并发誓永远尊重师傅,忠诚于师傅。

4、赛前礼仪

根据习俗,比赛前要有赛前仪式。赛前仪式指的是在每次泰拳比赛开始之前都必须遵行的仪式。赛前仪式极具特色,整个过程都有泰国民族音乐伴奏,并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赛前仪式可以分为拜师和漫舞两个部分。选手上场时,各披战袍 ,在音乐声中走进赛台,选手头戴和尚念过经的圣圈,形如花环,圣圈泰语称之为“望功”。拳手先朝向他的拳馆、家门或出生的方向俯身跪拜,向祖先、父母、师长致敬,同时用戴着拳套的手遮掩双眼置于额前做剪短的诵祷,祈祷约为三分钟。祈祷结束后,开始做拳舞仪式,这种拳舞仪式因派系和师门不同而各有不同的特点。在漫舞的过程中对赛场的四个角敬拜或默祷,表示对“苦、集、灭、道”佛教四真谛的尊重。漫舞结束后,拳手向教练行“怀”礼,教练帮其脱下“望功”,并摸头赐给他祝福。最后,拳手向观众和对手致敬,就可以开始比赛了。赛前仪式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师父恩赐武艺、祈福平安吉祥,并且可以为拳手消除恐惧、镇定心智。漫舞更是泰国传统文化和泰拳理论的结合体,除了对宗教信仰的敬拜之外,还有热身的作用。拳手通过漫舞仪式的各种缓慢的拉伸动作,拉长肌肉和韧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运动器官的兴奋性并通过调整呼吸的节奏,镇静心态。

5、日常礼仪

日常礼仪指的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拳手们需遵行的礼仪。日常礼仪可以约束拳手们的行为,让他们在每一天的生活里都时刻谨记要敬畏神明、敬重师长、严格遵守泰拳的道德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听从师傅的教诲

(2)有毅力

(3)念师傅给的经文

(4)不可藐视同门师兄的拳术

(5)敬畏护身符

(6)不可利用泰拳欺负弱小,只可用来防身

(7)不吹嘘自己的能力

(8)避免接触会麻痹身心的物品(如酒、毒品)

(9)师傅每次的泰拳比赛仪式都必须参加

(10)尊敬不同门的其他拳师

(三)泰拳的禁忌

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人们对某些言行的自我限制。它不仅来源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而且也包含着人们在于大自然斗争中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社会礼俗。禁忌与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

泰拳的禁忌主要有:

1、参赛拳手必须赤足

2、女子不能接触擂台,不能踏足泰拳训练场

3、拳手参赛前禁止与妇女接触

4、禁止触摸对方的头部或使泰拳手的头低于脚

5、禁止用脚指泰拳手

(四)训练方法

泰拳向来被称为血淋淋的擂台格斗技艺,其钢拳铁腿无不为世人所称道,“打遍世界拳坛500年无敌手”不是浪得虚名,泰拳的威名是靠实力打出来的。在泰拳中,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具有超人的破坏力与攻击力,都是犀利的攻击武器。身体能有这样的破坏力和攻击力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艰苦而长期的训练得来的。

泰拳手为了练出高武艺水平,常常在清晨4~5点钟起床,在拳场或武馆中压腿、溜腿、弹踢脚法,一练就是数百次。稍后又接着做越野长跑练习,在长跑中每遇到香蕉树、摈榔树或者其他适当的树木,便用腿脚猛力踢击,砰然有声,踢到树木摇动,而泰拳手却面不改色。泰拳的这种练法可以增强人的耐力,又能把腿练成铁石般坚硬,又如鞭子般柔韧。训练十分艰苦,每天都要练到筋疲力尽,但拳手们仍然坚持不懈。

二、泰拳中蕴含的泰国人的精神文化

(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

泰族人自独自成立小国以来,一直战乱不断,也曾被附近的国家吞并。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不断为独立不屈不挠地战斗着。为此他们也想尽了办法,泰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战争而生。现今,泰国人仍保存了古代泰族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这种精神在泰拳的训练和比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泰拳训练的艰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无论是居住条件、训练强度还是精神压力,都是难以想象的。泰拳手常说,在训练的过程中,痛和累都是寻常事,训练没有捷径,每个拳手都要有很强的忍耐力和毅力。多数拳手都是从乡下的小拳馆开始训练,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到曼谷的“叻喃隆拳场”和“仑披尼拳场”去比赛,而能够站在这两大全国最著名的拳场比赛的拳师们必定都是身经百战的。在比赛的时候,他们就像“橡皮人”一般,每次被打倒都能站起来,并且面不改色,甚至面带微笑,让对手生畏。

(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泰拳的礼仪体现出泰国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首先,拳手要对师父绝对服从,不可忤逆,要忠诚于师父,师父的每一场比赛都要参加。并且在拜师的时候要行跪拜礼。其次,要对同门师兄十分尊敬。不可轻视师兄的拳术,并且在比赛的时候要向前辈致敬。

(三)对传统和礼仪的重视

泰拳的赛前仪式是泰拳的一个传统。泰拳的发展从民族武艺至军事战斗技术,由自卫术到演变为今天的职业体育竞技运动,并且随着泰拳登上世界舞台,现代泰拳相较于古代泰拳或暹罗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赛前仪式并没有被时代淘汰,而是很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不仅仅是在泰国境内,泰拳手不管去到哪里比赛,都必定会遵行赛前儀式。

泰拳在培养拳手时,非常注重礼仪的培养。无论是对宗教信仰、师父前辈、父母还是比赛裁判和对手,泰拳手都会严格遵守礼仪上的要求。拜师仪式、满师仪式和每次的敬师仪式,泰拳手都要敬拜、感谢自己的师父,并发誓永远忠诚于师门。

(四)佛教思想是精神文化的中心

拳手们在举行每个仪式,不管是拜师仪式、满师仪式、敬师仪式还是赛前仪式,要做的第一件事都是给佛陀上香敬献。可见佛教的文化和思想已经和泰拳这项搏击运动融合在一起。

1、拳手的精神力量来自信仰

泰拳的训练和比赛都强调人的精神因素的主导作用。拳师培养拳手与对手交战时要置生死于度外,视死如归,坦然自若这种出色的心理素质与自我调节,使拳手在交战时表现出极度忍痛能力、竭尽体力拼搏和不怕死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佛教思想。拳手们的精神力量来源于他们认为有神灵在辅佐、保护自己。很多拳手都会到高僧处去祈求一些“神物”或“护身符”,例如拳手比赛前头上戴的吉祥圈“望功”、手臂上的壁圈等,都是得道高僧所赐。比赛前的默祷也可以为拳手们带来平静和力量。

2、泰拳中的礼仪和禁忌大都源于佛教

泰拳礼仪中的“怀”礼、“甲”礼和“莫甲”礼,都是从佛教礼仪中移植和演变过来的。赛前对赛场的四个角敬拜或默祷,是表示对“苦、集、灭、道”佛教四真谛的尊重。泰拳的禁忌也与佛教信仰息息相关。泰拳比赛禁止触摸对方的头部或使泰拳手的头低于脚,这是因为泰国人认为人的灵魂或守护人的神物就住在头部,除了僧侣、国王、长辈、师父之外的人触摸头部是对自己的大不敬,甚至会使灵魂或守护神离去,但僧侣、国王、长辈或师父可以触摸头部表示赐给祝福。又如,泰拳的训练场禁止女子进入、泰拳比赛擂台女子不可触碰、拳手参赛前不可接触女子,这些与女性有关的规定,也源自佛教思想。泰国信奉的小乘佛教,也承袭早期佛教的一些偏狭观点,仍多有排斥、诃责女性的言论。女性被认为是男人追求精神解脱的主要障碍。因此,泰拳界一直把女色视为禁忌,他们认为泰拳手一旦被女性所染,其精神和力量就会受到影响,并因此遭到厄运。

三、结语

泰拳的起源与发展均受到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呈现出具有泰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技艺特征,再加上是为战争而生,实用性非常强,因此在当今世界舞坛上独树一帜。从泰拳的起源、艰苦的训练和越战越勇、打不倒的比赛可看出,泰国人身上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和强大的忍耐力。泰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又重视礼仪和传统,所以泰拳的传统仪式得到很好的保留,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和禁忌也成为了泰拳的特色。作为泰国人精神文化的重心,佛教思想以已经渗透到泰拳文化中。有了信仰的力量,泰拳手才能有如此坚强的毅力和如此傲人的战绩。

参考文献:

[1]舒建臣.泰拳[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4月.

[2]魏峰.泰国拳雄霸拳坛500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3]康德强.现代泰拳礼仪及其对竞技武术发展的启示[J].搏击· 武术科学,2013(11):8—10.

[4]吴晓辉,泰拳──泰国的文化瑰宝[J].东南亚纵横,2001(12):48.

[5]高伟,泰拳与中国武术技击风格特点形成的文化背景溯源[J].中华武术(研究),2012(04):28-30.

[6]丁保国,中国散打与泰拳的体育文化比较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07):72-73.

猜你喜欢
泰拳泰国人精神文化
泰国人对数字化生活习以为常
ACE MUAY 传承泰拳 开发泰拳健身教育国际标准
泰国人对“路边野餐”情有独钟
泰国人买彩票痴迷车祸数字
泰拳少年被打死令泰国反思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泰拳:最刚猛的功夫
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