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黔东南地区旅游扶贫产业的发展

2020-05-26 01:54吴恩凤王俊峰
今日财富 2020年13期
关键词:苗寨黔东南黔东南州

吴恩凤 王俊峰

黔东南地区是国家的极度贫困地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扶贫产业的发展。文章结合国家政策及当地政策讲述了黔东南地区旅游扶贫发展的状况以及目前黔东南地区旅游扶贫在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笔者给出的一些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享受悠闲的生活,旅游业因此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黔东南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存在开发难,发展难的问题,仅仅依靠当地各民族自身的力量难以将旅游业体系化的发展起来,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开展,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了黔东南地区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各种政策的支持是黔东南地区旅游扶贫产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本文将从国家的政策、黔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来阐释国家的政策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产业的影响。

一、各种政策给黔东南地区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西部大开发的实行,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对西部大开发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内容。西部的开发不能搞“夕阳产业”,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又是无烟工业,自然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强调: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对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主张推进旅游等产业的新兴发展,还着力抓生态建设,加强了黔东南地区的生态保障,促使黔东南地区的生态旅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此基礎上,黔东南地区结合精准扶贫的政策,针对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发展带有各自特点的扶贫旅游业,使得黔东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地方政策的支持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带领下,2018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项旅游的综合类规定《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旅游发展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提到,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加大旅游扶贫的力度,由省发展委、省扶贫办牵头推动旅游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对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进行优先开发,在相关制度的配套作用下,黔东南地区的经济收入自2017年以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各个乡镇的贫困人口在逐渐的减少,各个家庭的收入在稳步提高。

黔东南州为加快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百姓的经济收入,在2011年的时候就印发了《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该办法中规定,黔东南州政府以及各市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好的地区实行的奖励制度。以奖励来推进黔东南州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扶贫产业的发展。

二、黔东南州旅游扶贫的现状

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下,黔东南地区的旅游扶贫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 黔东南不仅仅只有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等知名的景区,更多的发展起来村寨旅游的模式,在有特色的小村镇也建立起了特色的旅游景点,比如建立生态乐园,带动村镇的脱贫产业的发展。自2018年《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旅游发展的意见》出台以来,黔东南地区的旅游扶贫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篇章,2018年贵州省共有18个县拟退出贫困县,其中黔东南有6个,位居首位。2019年黔东南的贫困发生率降低至7%。

近几年来,黔东南地区的旅游收入在不断的提高,贫困的人口在不断的减少。以著名的景点带动村寨旅游的发展,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模式,显然旅游扶贫更适合黔东南地区的发展。领导人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旅游扶贫作为黔东南地区首要的扶贫产业,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决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三、黔东南旅游扶贫产业的经济效应

黔东南州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发展的主要产业就是农业,大多数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在2008年的时候,西江开始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大多数的青年开始选择回乡发展,2017年, 黔东南西江苗寨旅游综合收入超49亿元, 十年间旅游收入增加64倍,2017年, 雷山县地区生产总值31.83亿元, 同比增长12.1%,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西江苗寨所占比重最大。

随着西江苗寨旅游业发展的成功,黔东南的其他地区也纷纷根据各自的特色建立旅游景点。2017年黔东南州接待游客总数达9351.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77.75亿元,同比增长40.47%。2018年,黔东南州的旅游人数再创新高,首次过亿,达到了1.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37亿元,2019年国庆期间,据不完全统计:黔东南地区共接待游客708.64万人次,同比增长11.34%,实现旅游收入共57.28亿元,同比增长11.85%。2018年黔东南地区的GDP增速达到了7.8%,从2019年上半年黔东南地区的经济收入来看,2019年GDP的增速一定会超过2018年。

四、黔东南旅游扶贫政策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一)旅游扶贫产业存在的不足

在对黔东南地区进行调研的时候,笔者还发现了黔东南地区还存在的一些细微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扶贫受益人口少,拉大了贫富差距。诚然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可仍然有一部分人口难以参与到旅游扶贫的项目中来,这就使得旅游扶贫产业的开发不仅仅没有给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反而损害了其原本的利益,也大大降低了这一部分人对旅游扶贫参与的热情。第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消费水平变高。黔东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提高了当地的消费水平,这就增加了那些收入仍然不高的百姓的生活负担。第三,旅游扶贫没有切实落到位。现存的旅游景点大多数的商铺、客栈都是外来人口经营的,当地村民自己经营的店铺数量少,如在西江苗寨景区各式特色商 店、 酒店 、客栈林立, 然而这些经营者大多数是外地人,这样的旅游扶贫就没有落实到当地百姓的身上,也没有达到发展旅游扶贫产业的目的。综上所述的这些问题都是当地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扶贫,追求整体的GDP增长的同时忽略的一些问题。

(二)改进的建议

当前黔东南地区旅游扶贫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贫困人口难以真正的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扶贫产业的建设中来,即使经济再发展也难以带动所有人口脱贫。针对黔东南地区面临的这种困境,笔者有以下的几点建议:其一,完善当地的利益分配制度。扶贫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完善当地的利益分配制度使百姓从这些政策中能真正的受益,真正的实现旅游脱贫。其二,加大对黔东南地区旅游扶贫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政策是好的,可如果不将政策落实到具体,就无法将其原本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有加大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将政策落实到当地的每家每户才能真正的带动当地旅游扶贫的发展。

五、结语

黔东南既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西部贫困落后的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黔东南地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支柱。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黔东南地区的贫困人口也在不断地减少,我想只要在国家以及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保持旅游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黔东南地区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黔东南地区人口的全面脱贫指日可待。(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

大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912026034)

猜你喜欢
苗寨黔东南黔东南州
捕鱼节上捉鱼忙
遇见黔东南
补妆
西江千户苗寨
王芝藕
诗书画苑
美丽的千户苗寨
黔东南州减免税额首破10亿大关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美丽的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