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的纳税管理及税收筹划探究

2020-05-26 01:54黄章丽
今日财富 2020年13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筹划纳税

黄章丽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税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我国税制体制的完善、产业结构调节升级意义重大。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企业更要对纳税管理及税收筹划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建筑企业纳税管理的内容,然后深入探讨了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措施。

税收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日益受到社会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建筑业发展规模、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立足、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纳税管理的重视度,根据我国的税收政策以及项目当地的税收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效地开展税收筹划,对企业税收负担予以减少,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企业纳税管理的内容

(一)设置相关的纳税管理岗位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企业经营愈加的复杂、多样化,建筑业作为近些年发展最为快速的一个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就要做好纳税管理。建筑业和其他行业相比较,需要充足的资金,且流动性比较大、建设工期也较长,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势必要跨区域的进行经营。而我国对于建筑业的税收政策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每一个地方既要实行我国在税收方面统一化的法律法规,还要执行地方相关的税收政策,使得我国每一个地方的税收政策是不统一的。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对纳税管理工作予以重视,设置纳税管理岗位,配备纳税人员,有效的开展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以及发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建筑企业纳税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对我国的税收政策予以了解和掌握,制定出企业纳税筹划的计划及方案。此外,在每一个地方的建筑项目,企业都要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从而获得税收政策方面的支持,实施税收筹划,对企业中的税务风险予以规避,从而降低企业纳税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二)加强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

合同作为各方企业履行约定的依据,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合同管理,对于合同履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予以防范,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建筑企业签订合同的相关人员还要掌握、熟知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合同签订的相关工作。在正式签订合同前,要认真细致的对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进行研读,确保所有条款都是清晰明了的,若是发现有意识含糊、存有歧义的条款,要及时与合同签订方进行确认,并进行修改,尤其是要加强对财务工程款项、收付款项的重视。而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建筑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要对合同签订内容是否符合相应税法规定进行明确,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合同不能单独进行签订,且总分包合同条款也要完整。此外,建筑企业也要加强纳税风险管理,其是客观存在的,若是失去有效控制,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因而建筑企业要营造良好的纳税氛围,让企业全体员工明白纳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强化纳税风险管理,将其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措施分析

(一)建立有利的税收筹划环境

建筑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就要提高自身的纳税管理水平,建立有利的税收筹划环境,对企业自身的税负予以降低,从而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第一,对纳税人身份进行合理的选择。我国在实施全面营改增后,以往的营业税变成了增值税,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以及核算能力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也就是说建筑企业每一年的应缴纳销售额在五百万以上的就是一般纳税人;而每一年的应缴纳销售额在五百万以下的就是小規模纳税人。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就要对纳税人身份进行合理选择,并结合我国的税收政策以及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比如:某建筑企业(甲)当前有一个总造价为五千万的项目,其将项目组织协调工作外包给了另外一家建筑企业(乙),产生了四百万的业务费用,并招标中了一个施工企业(丙)进行项目施工。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相关人员就可以制定出这样的两个方案;一是,建筑企业(乙)按照5%的税率进行税务的缴纳,也就是400*5%=20万。二是,建筑企业(甲)和建筑企业(乙)签订总包合同,造价为五千万。然后建筑企业(乙)和施工企业(丙)签订分包合同,造价为四千六百万,建筑企业(乙)按照3%的税率进行增值税的缴纳,也就是(5000-4600)*3%=12万。通过对这两个方案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采用第二个税收筹划方案比第一个方案能为企业节省八万的税额。第二,建筑企业要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予以遵循,有效地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合理对增值税予以缴纳的基础上,做好进项税抵扣以及发票管理工作,使企业纳税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二)健全税收筹划的管理机制

就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税收筹划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包含了税收政策、风险、成本以及程序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一定要对税收筹划的管理机制予以健全,从而在管理机制的约束下,高效、规范的开展各项工作,实现税收筹划预期目标和效果。第一,企业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企业自身生产和经营特点、税收筹划要求等等,进而配备适应企业需求的税收筹划人员,保障税收筹划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具有针对性。第二,对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要予以明确,将审批流程、程序予以规范,严格按照相应管理制度执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效防范税收管理风险。同时,要合理合法的运用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地方的税收优惠政策,科学进行税收筹划,为其工作高效开展提供引导。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对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针对目前建筑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水平、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首先,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相关税法知识的培训活动,使其掌握增值税的各项政策及管理规定,从而提高面对税务问题时的应对能力。其次,财务人员也要及时了解我国相关税收政策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对税收改革重点进行深入的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严谨虚开增值税发票。最后,建筑企业在对增值税核算流程予以执行的过程中,要标注出税收筹划工作的重点,并对相应负责人进行提醒,从而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优化和调整。且企业也可以单独设立税收管理岗位,通过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优势招聘管理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从而构建专业化的税收团队。通过有效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税负予以降低,风险予以规避,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三、结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管理中,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更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对企业税负予以降低,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作者单位: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筹划纳税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