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助推精准脱贫

2020-05-26 01:57李建兵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精准农业

摘要:该文先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在精准脱贫中的重要性,总结精准脱贫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进而在做好基层领导组织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精准脱贫进程中农业经济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精准脱贫;农业经济;基础设施;素质提升;教育培训;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制度改革

李建兵. 农业经济发展助推精准脱贫[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05):15+17.

精准脱贫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开展的工作,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注重农村地区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是整体进步的标准。在精准脱贫工作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两者相辅相成,以优化农村经济和精准脱贫相关的措施来促使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样也会让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遇到阻碍,本文对精准脱贫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农业经济发展对精准脱贫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注重扶贫工作,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以此来保障2020年的时候全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离贫穷,让贫困地区可以全面脱帽,解决地区性整体贫困问题,实现真正脱贫,保障如期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想有效实施精准脱贫工作,就需要促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地区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村人口收入,使贫困人口逐渐脱贫。

中国是农业大国,各个行业经济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75%以上。要想农民收入不断增多,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就需要找出合适的方式发展农业经济,使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改善传统农业,将农业从以前的传统农业发展成为先进科学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要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关于农村经济方面的内容,有效促使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城镇化发展,缩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为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二、精准脱贫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中,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是基础设施较弱。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很多贫困农村比较偏远,修路难度很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缺乏最为基本的交通条件,对外界经济信息了解不够及时,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农村生产与劳动方式比较落后,很多贫困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劳作方式,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降低了农民的工作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2、农村经济不平衡

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得好,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地势地貌、交通设施、劳动力和通信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致使全国农业经济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目前对中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很大力度,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慢慢缩短。

3、人口素质需要提升

当前全国农村受教育水平和城市地区相比有很大差异,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人口受教育水平成正比关系。农村出身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毕业之后也会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农村地区留下的劳动力一般有着较为严重的小农经济意识,没有较为先进的农业发展思想,这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精准脱贫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1、做好基层领导组织建设

基层领导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和农村直接接触的党组织,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和遇到的问题了解相对全面。要想在精準脱贫进程中发展农业经济,首先就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引领与带头作用,要激发基层领导的工作积极性,选择能力强、思路广、激情高的干部驻村任职。

创新基层领导设置形式,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使其认识到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最终目标,要把精准脱贫工作当做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帮扶单位与小组,依据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党组织。

要注重对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拔。优秀的基层领导是带领农户脱贫致富的关键,要优先选择致富带头人,促使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加强教育培训,创造发展环境

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与发展是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加强对农户在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上的教育和培训。很多贫困农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和通信都比较落后,导致农村信息闭塞,农户受教育水平偏低,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认知较为浅显。所以,要加强农户农业知识的培训,要在农村地区大范围普及中央的扶贫政策,把农业科学思想渗入到每个农户的心中,使其能够学会使用先进的农用设备,能够认知到农业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把科学技术转换为农业生产力,以此促使全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只有政府大力支持,才可以获得政策上的帮扶。此外,还需要社会各种机构的帮助,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和资金上的支持。所以,要想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需要加强农村经济业务上的合作,加强和社会金融机构的合作,保障资金充足,将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方式。比如结合当地的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等;和社会上的商家合作,建设食品加工厂,以此来为当地农户提供工作岗位,提升当地人口的经济收入。在此过程中,拥有确权承包地但无力经营的贫困户,还可以通过流转把土地入股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经营,贫困户可根据协议按股分红,这样也能实现收入的提高。

3、加强集体经济制度改革

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能够维护农民的利益,更新农民的思想理念,同时还能够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激发农民生产动力,产权清晰才能够多劳多得。农民通过入股成为主人,让资产变成股权,让农民成为股东,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管集体资产经营方式的改革。把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用股份的方式或者是份额的方式量化到集体成员身上,以此当做农民加入到集体收益分配的依据。农村集体资产确权落实到户,不仅能够预防农村集体财产流失,还能够让农户分享收益,增加农户的财产收入。

在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模式中,改革工作的基本实践对象是乡镇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坚持与确保土地资源要素集体所有制度,还有财产要素集体所有制度,遵循公司股份制度的形式,把原本基层大众所拥有的财产要素分解与落实到具体农民身上。在保障农民拥有集体资产要素的所有权基础上,可以独立自主完成集体性资产收益的配置处理,从而提升农民收入。

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建设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机构,要收集意见和建议,进行政策性宣传鼓励工作,让基层干部群众全面了解股份合作改革工作。此外,在农业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还可以考虑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民+合作社+公司产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力度,激励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这样也可以提升农民收入。在一些相对富裕和经济比较复杂的地区,由于股东多、资产数额大,所以可以大力推行公司制度。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怎样对集体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一切都需要以农民利益为主。

四、结语

精准脱贫工作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且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精准脱贫工作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实际发展中,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发展不均衡相关的问题。为了让农业经济在精准脱贫进程中稳定发展,要加强基层领导组织的建设,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促使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让精准脱贫工作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精准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