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思维方法

2020-05-26 12:05万奎
桂海论丛 2020年2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时代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立足实际”“实践第一”“辩证思维”“人民主体”“世界眼光”等一系列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不同的使命,但又彼此渗透、紧密联系,共同建构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体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2-0017-05

收稿日期:2019-12-07

基金项目:广东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ZJ18YB04)、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建构和实践发展研究”(2017JKDY02)、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探究”(2018JKSJD32)、广东高等教育教改项目“与专业教学相融合视阈下的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构”(2018JGXM27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万奎,男,博士,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不仅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更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在于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思维方法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有力支撑,是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科学指南,探究这些方法对于我们深化理论认识、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和推动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实际”的方法

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思想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毛泽东曾告诫人们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1]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遵循了“立足实际”的方法,筑牢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根基。

(一)结合国情来谋划工作

国情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实际。认清一国国情是一个国家进行建设和一个政党制定正确政策的前提。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2]革命时期如此,改革时期亦然。习近平要求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3]61,紧密结合这一国情和实际来开展工作。如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他强调“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3]117;关于共享发展,强调“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3]216,等等,这些要求都充分体现了他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

(二)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

“立足实际”,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习近平对此有清醒认识,强调“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但不能违背客观规律”[3]239,并提出了很多尊重和把握规律的要求。比如,他强调要“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3]67“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3]107“遵循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3]132“尊重自然规律”[3]209“尊重新闻传播规律”[3]331“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3]386“把握现代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3]417“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3]442世界、“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3]378等。这些认识充分体现了他对“立足实际”的深刻把握。

(三)夯实调查研究基本功

调查研究既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是“立足实际”的中心环节。习近平认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4]288-289,要了解客观实际,就要进行调查研究。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他认为要做到“有的放矢”“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和“制度化经常化”[4]289-291。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深入多个地区、行业、部门就经济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调查,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精准扶贫”“制度治党”等理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他从不断深入调查研究中得来的,是“立足实际”的结果。

二、“实践第一”的方法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140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从认识论的视角看,实践是认识和发展的基础,人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人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的还是要靠实践。习近平告诫共产党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6],扎实推进工作。

(一)要具有中国特色,走自己的路

列宁曾指出,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复杂性,要“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7]和本国国情出发来选择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如何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书写好是我们党面临的新挑战。习近平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有自身特色,走自己的路。由此,他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3]39“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3]33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3]384“立足国情军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路子”[3]412“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3]44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8]200等要求。这些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实践难题

以问题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人类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们首先需要解决吃穿住行用等基本生存问题,然后开始思考和探究发展问题,如何改进生产工具、调整生产方式、变更生产关系等。人类实践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向前推进的。习近平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8]74他告诫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8]74时代是思想之母,问题是时代先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对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中形成的。

(三)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坚持“实践第一”的方法,关键在于贯彻落实。习近平号召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8]399。他的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真刀真枪推进改革》《使改革落地生根》《下大力气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的篇目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根本性变革,是“实践第一”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理论思考的结晶,也是真抓实干的指南。

三、“辩证思维”的方法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辩证思维是理论思维的核心,它统领、制约着其它形式的思维。运用辩证思维统筹谋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也是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各种挑战的基本经验。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6]。

(一)运用系统分析法指导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自然界的演化,都是一个完整系统。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现代化建设需要进行系统分析,达到综合平衡。他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9]。所谓系统分析法,就是着眼整体,正确处理系统中各要素、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联系,实现系统整体功能优化的方法。系统分析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與其他工作、全局与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习近平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109“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3]79“要增强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221。

(二)运用创新思维法为事业发展增添动力

创新思维是唯物辩证法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依据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势,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8]59他注重创新的方式方法。关于科技创新,他强调,“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8]120转变。关于理论创新,他强调,“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342。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创新,他强调,“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8]155。同时,他还注重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他强调,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3]275。

(三)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各种错综复杂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表现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又表现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习近平十分重视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问题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关系。他说:“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3]23他还说:“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3]221。用这种方法,他提出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8]9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等论断,为反腐倡廉、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等指明了主攻方向。

四、“人民主体”的方法

主体活动是社会历史过程得以实现的生命载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还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8]97,要坚持“人民主体”的方法来引领发展、实现价值和评判成效。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为谁发展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3,一切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社会建设,他强调“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3]483。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他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3]103。关于文艺发展,他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314,等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二)戮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2]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3]265江泽民強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14]胡锦涛也要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15]。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30。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精准扶贫”“共享发展”等理论,要求“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3]215。

(三)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评判标准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411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我们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本质。习近平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6]。在实践中,他提出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8]95“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8]195“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8]211等要求,始终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检验治国理政成效的评判标准。

五、“世界眼光”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也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90年代后,国际贸易交往日趋密切,网络、交通、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天涯若比邻”已成为现实。习近平告诫干部,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3]442,“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3]10。“世界眼光”既体现了习近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宽广视阈,又是他带领人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方法。

(一)以世界眼光关照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具有世界眼光,有利于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引领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全球,作出“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3]481“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3]376“建设世界科技强国”[3]267“建设世界一流军队”[3]55等部署,提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3]238建设雄安新区,“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3]254,“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3]448等要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3]9的重大判断,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高度和博大胸襟。

(二)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社会主义必须在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上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主张。列宁为弥补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先天不足,要求积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和经验,提出了“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17]的著名公式。习近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号召人们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说,“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3]118“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3]338“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3]341。

(三)努力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追求。新中国建立不久,毛泽东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8]157。1978年6月,邓小平强调:“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作更多的贡献。”[19]习近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应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3]521“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3]470“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3]441等新理论、新方案,为解决不同文明相处、国际秩序构建、世界经济复苏、人类和平发展等世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综上不难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上述思维方法各有不同的使命,其中“立足实际”的方法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什么位置出发的问题,“实践第一”的方法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辩证思维”的方法则回答了怎样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复杂关系的问题,“人民主体”的方法则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谁、依靠谁、与谁分享的问题,“世界眼光”的方法论回答了以什么眼界来定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渗透、紧密联系的,共同建构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体系。这一体系为人们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钥匙”。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08.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1).

[7]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10]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9.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6.

[15]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91.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8.

[17]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1-382.

[1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39-140.

责任编辑李建良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标题党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