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条件下数字版权法律保护机制探究

2020-05-26 10:50张志凯
青年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

张志凯

摘要:数据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为版权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数字版权作品被盗版和侵权的现象几乎泛滥成灾,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产生,为当下数字版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区块链技术也受到了学界的追捧,相关研究也不斷深入。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区块链技术,促进科技与版权保护的融合,将极大推动区块链数字版权治理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数字版权;版权治理体系

一、数字版权的现状与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

1.数字版权的现状

随着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底层基础的数字版权行业迅速兴起,传统行业在新兴力量的冲击下百废待兴。通常来说,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形成内容并进行管理,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播的作品被认定为数字版权作品。作者及相关权利主体对这些作品在数字化复制、信息网络传播等方面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被称为数字版权。依据官方数据推算,到2020年我国的数字技术将引爆全行业的经济增长点,并且为我国GDP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超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和企业也更加倾向于将作品和专利等知识产权融入数字技术,但是,数字技术的弊端也日益凸显:高速、无损、便捷的传播方式对版权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数字版权侵权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严重挫伤版权人的创造积极性,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强大阻力。

2.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

区块链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专家中本聪提出,起初是以此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块链卓越的技术优势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为大众所熟知,并迅速融入其他行业,并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球。实际上,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行业被誉为“颠覆式重大补丁”,其核心价值之一是改变行业的信息中心化体制,构建产业的去中心化模式。简单来说,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型从底端到终端包含诸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及应用层,而其相关基础技术则由P2P网络、非对称加密与数字签名、哈希算法、工作量证明机制构成。

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能够迅速霸占公众的视野,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其具有几个革命式的创新技术:(1)自我监督。传统的版权保护是以中心化的集中管理为依托的,弊端是高管理成本,低管理成效,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形成了自我监督的模式,区块链上的任一节点均具有监督的权利。(2)自我记录。区块链无中心管理节点,当权利人将知识产权的信息输入链内,所有信息便自动上传到各个节点,储存在各节点的数据库中。(3)反集中式的去中心化。传统技术是以中心化为核心的,所以一旦中心数据出现问题,整个数据网都会崩溃,而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数据中心,完全可以杜绝此种情况发生。(4)不可篡改。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决定了处在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中心,且每一个节点都是中心信息处理库,所储存的信息内容完全相同。而从技术角度来看,改变链上的所有节点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我国数字版权治理体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原有的著作客体认定、侵权认定等规则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显得有些左支右绌:高速、无损、便捷的传播方式为知识产权行业带来曙光的同时也为侵权行为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为侵权认定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1.打击盗版难

据相关统计显示,北京人民法院自1999年开始审理网络版权纠纷案件以来,其审理案件数量已从初始的每年几件发展到现在每年的千件以上。从技术层面看,盗版侵权在搭上互联网的“便车”后,迅速以低成本、高速传播的特点不断蔓延。以时下流行的网络文学作品为范本,盗版侵权有的甚至仅仅需要复制粘贴即可实现;即便是知名的中文原创作品大本营“起点中文网”以及“天涯社区”等专业网络文学网站,其技术维护措施也并非无懈可击,专业盗版侵权团队攻击网站防护网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在此种环境下,由于盗版产业存在着巨大的不正当利益,同时有众多合法或非法的产品经销商愿意藉此付费发布广告,所以行业盗版现象几乎泛滥成灾。

2.版权确权难

在数字传播技术条件下,版权确权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实际上,如果数字作品发布在专业文学作品网站,确权还算比较清晰,有章可循;但是,如果数字作品发布在非专业网站,其权利的归属在很多情况下就难以确定。从我国目前的版权登记制度来看,其高登记成本和登记周期过长的特点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虽然,就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以及世界公认的《保护文学作品伯尔尼公约》的相关规定来看,作品登记并非确权和获得法律保护的必要条件,但是,从实践来看,一旦产生确权争议,登记版权将会成为重要依据。而上述版权登记制度的弊端又使得著作权人对于登记望而生畏,“想登记而又怕麻烦”。况且,登记制度本身也并非完美无缺:登记机关往往会因为作品数量巨大,财力物力有限而仅仅进行形式审查。

3.维权艰难

从社会实践来看,数字版权保护问题的严峻不仅体现在拥有实体出版物的文字作品,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网络图片以及时下流行的小视频的保护,传统的保护体系弊端尽显,令人堪忧。目前中国数字维权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上述论证的版权确权艰难问题;二是证明难。从司法实践来看,版权的证明并非仅仅是网络数据记录和截屏而已,因为无论是对于所记录的数据还是截屏来说,想要进行以假乱真的修改和替换对于专业团队来说并非难事,所以对于证据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而这往往需要确保证据来源的合法有效,渠道清晰,并且在特定情形下还需要公正机关的证明。而按部就班地完成上述流程往往令维权者苦不堪言,甚至不少维权者在权衡得失后无奈放弃维权。

三、区块链技术为数字版权保护带来的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强势融入,数字版权领域已经呈现出与之初步融合的景象,区块链技术成为照亮数字版权行业发展的一道曙光:

1.基于过程的版权溯源机制

版权溯源是指对作品的产生、流通、交易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作品的管理以及事后版权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模式下,一旦出现版权纠纷,对于作品创作时间的认定、作品所有权归属的判定将会变得复杂而模糊。譬如,如果侵权人恶意抢注或者登记,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法定规则,将会使真正的权利人变得非常被动,举证异常艰难。但是,如果创作人在创作的初始就将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内容等信息以区块链为载体同步输入,使得作品的各项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区块链上的每个区块表明两个网络参与者之间通过交换最小数量的公共信息进行交易的意图。一旦网络中的计算机对交易的有效性达成共识,它就将被作为链上的一个新的区块被记录并加上时间戳,所有信息就会被锁定,并且因时间戳的加盖而使其独一无二,包括作品的产生、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均收录其中。当权属纠纷出现之时,权利人无需对作品的创作、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加以调查取证,只需将实时记录在区块链各个节点内的信息“一键导出”即可。

2.利用链式数据结构和加密算法进行版权注册存证

现在也有对应的数字版权保护的系统,需要用户先到版权保护中心提交认证,然后准备材料(申请表、作品打印稿或电子稿、创作意图说明等)、之后提交到版权保护中心受理,最后由版权中心审查通过以后发放证书,当前这些步骤也可以委托代理公司办理,经过认证的作品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要是到版权保护中心等部门申请登记著作权证书,虽然保护效力很好,但也面临发证时间长、登记费用高等问题,并不适合目前追求时效与低成本的网络创作。同时针对当前所有版权注册认证以及交易都要到政府挂牌的少数版权交易中心或平台,导致版权交易的滞后性以及验证难、推广难的问题。

在区块链技术条件下,版权注册存证是数字版权保护的基础,能够为作者取得作品著作权提供初始依据。一旦出现纠纷,存证内容就成了处理版权归属的重要证据。区块链本质上是一套安全性极高的数据系统,采用链式数据结构和加密算法来记录作品数据信息,在版权注册存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区块链系统采用的是多方参与维护的技术机制,每个网络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区块数据,相邻区块还要通过随机生成的认证标记形成互证链接,从而确保版权信息登记在时间上的不可逆转性。另一方面,区块链采用安全度极高的密码学哈希算法对版权信息进行加密,形成独一无二的作品版权数字DNA,并存入区块链中。一旦某个区块数据被篡改,将无法得到与篡改前相同的哈希值,并能够迅速被其他网络节点所识别,从而保证了版权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和防篡改性。因此,区块链可以非常方便地把作者信息、原创内容和由权威机构颁发的时间戳等元数据一起打包加密存储到区块链系统上,打破目前在网上单点进入版权数据中心进行注册登记的模式,实现多节点、多终端、多渠道接入。

3.智能合约的版权管理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附着在区块链链条上的数字化符号,如果将数字作品融入其中,作品就变成一种可编程的数字化商品,在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后,能够自动完成作品版权的确权、授权,实时地对全网版权侵权行为进行监控反馈和自处理,自动完成各类版权交易活动。

从技术层面来看,将数字版权作品与区块链相融合实际上就是为作品镶嵌入计算机通常运用的16进制符号代码,在此种情形下,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功能便成为作品本身的一部分。在非对称密码学技术以及去中心化链式结构的综合作用下,交易双方不仅能看到交易过程的完整信息,而且任意一方在没有全部交易方的集体合约下不能对交易链进行任何改动,此时的交易安全指数自然会成倍提高。不仅如此,结合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智能合约下的数字版权交易在保证交易当事人安全的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将恶意第三人(如网络黑客)精确屏蔽在本次交易之外,免受攻击。总结来看,这种高安全性的分布式账本——嵌入式版权确权,即相当于为原创作品办了一张“原始电子身份证”,使得数字作品交易无恶意变动可能,且能持续良性运转。同时,从成本层面分析,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确权的成本极低,几乎可以忽略。

四、结语

区块链技术已稳步向3.0时代迈进,其服务对象也从金融行业拓展到其他领域,科技革命的红利也终将惠及各個行业。但是,创新既意味着机遇,同时也是风险的来源。为应对未来的区块链技术竞争,促进区块链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是重中之重,也是未来能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取得技术标准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李月红:《数字版权法律问题研究》,载《出版广角》2016年第8期。

[2]伍旭川、王鹏:《区块链技术应用及展望》,载《清华金融评论》2016年第10期。

[3]林小驰、胡叶倩雯:《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综述》,载《金融市场研究》2016年第2期。

[4]王靖:《网络环境下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困境与对策》,载《科技与法律》2016年第1期。

[5]朱娟:《我国区块链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智慧监管的视角》,载《法学》2018年第11期。

[6]沈鑫、裴庆祺、刘雪峰:《区块链技术综述》,载《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6年第11期。

[7]SReuben Grinberg,Bitcoin:An Innovative Alternative Digial Currency,Hastings Science&Technology Law Journal,Vol.4:1,(2012),pp.159-208.

[8]Sofia Ranchorddis,Innovation-Friendly Regulation:The Sunset Of Regulation,The Sunrise Of Innovation,Jurimetrics,Vol.55:2(2015),pp201-22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区块链技术条件下数字版权法律保护规制研究(项目编号:SJCX19_0876)”的最终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区块链技术
互联网+电子病历档案大数据跨医院共享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探究
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农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研究
区块链技术驱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
“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应用场景分析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财务业务创新
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国际结算的探讨
区块链技术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