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人生

2020-05-26 12:50谢汁枝胡广亮
世界家苑 2020年3期

谢汁枝 胡广亮

摘要:俄旺丹增是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木达藏戏的传承人,他自小接触南木特藏戏,精通藏族各种文化,自1979年他担任当地藏戏团团长,四十年来通过他的传承创新,安多藏戏在壤塘汲取当地的文化养分,独具一方特色,在周边地区群众中颇具影响。本文系2019年8月笔者对俄旺丹增的口述采访录音而成,文中俄旺丹增讲述了他早年接触藏戏、成立藏戏团的故事和他对于南木特藏戏传承、发展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俄旺丹增;壤塘;南木特藏戏

壤塘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是四川省境內南木特藏戏的重要流传地,南木特藏戏在此已经发展了近七十年。2009年,壤塘县南木达藏戏被确立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俄旺丹增,男,1949年 5月出生于壤塘县南木达乡南木达村原壤塘县政协副主席,壤塘县佛教协会主席、壤巴拉藏戏传习所团长,南木达藏戏省级传承人。

本文主要是依据2019年8月笔者对俄旺丹增的采访录音整理而成,删除了重复、与本文无关的的部分,将对话改为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记叙,并根据壤巴拉藏戏传习所副团长勒特的采访,对一些时间、人数等数字信息进行了明确、修正。

1949年,我出生在南木达乡,我的父母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3岁时我被认定为转世灵童,4 岁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阿什羌寺坐床。进寺庙后,我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在这期间我接触到了南木特藏戏,我向壤塘县浪本寺班热喇嘛系统学习南木特藏戏。1959年,我回到了南木达乡,那时南木达乡被并入到了现在的壤塘县。从1959年到1964年,壤塘县非常流行藏戏,不过那时只有《松赞干布》、《智美更登》等三个剧目。1962年,我第一次演出藏戏,在《智美更登》里做一个舞蹈演员,没有台词。到了1964年,就不让演藏戏了,我也从学校出来了,就这样一直到了1979年。

1979年,上面派人下来调查、了解我们这里的古籍、民歌,一些同志问我们这里有没有藏戏,有人说有,就把我推荐给了来调查当地民歌的同志,他们之后就找到了我。当时他们和县里对我说,让我担任导演,编排藏戏。一开始我还是比较担心的,那时候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他们和我说不会有事,我才放下心来担任这个导演。1978年八月,我组织了六十个僧人,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壤塘县南木达业余藏戏团”,我任团长,负责导演、编剧职务。当时我家里很穷,我原本需要每天去挣工分,之后靠担任导演兑换工分。我们排练的第一个剧目是《智美更登》,剧本是1962年传下来的,是多智钦寺的日洛活佛传承下来的,他在1949年前往拉卜楞寺专门学习了南木特藏戏。当时我就照着剧本,手把手每一个演员,排练了整整两个月。当时政府给我们发了2000元的经费,用于购买服装道具,钱虽然很多,但其实远远不够,我们就自己买布做部分演员的演出服装,那些出演农牧民、僧人的演员,就穿着自己的衣服演出,还有一些道具用的就是寺庙里的,因为当时都是僧人,现在不行了,我们现在有很多演员都不是僧人。当年的10月1日,我们在南木达乡演出了《智美更登》,引起轰动,受到了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

上世纪80年代,县政府给予了我们戏团数次经济支持,我们的服装道具逐渐丰富。我也编写了几个新剧本,例如《松赞干布》、《赤松德赞》、《文成公主》,对舞台、音乐、演出流程等进行了一些创新,然后组织进行排练演出,所以我们戏团在80年代的很多文艺活动中获了奖。在这期间,我们也招收了一些俗人作为演员,现在的副团长、我的接班人勒特就是在1986年进入戏团的。从1981年开始,我们逐渐在阿坝州其他县区、甘孜、果洛等地区开展过演出,那时候藏区人民的文化生活还是十分单调的,所以藏戏在群众中十分受欢迎。因为我们的演出独具特色、服装道具也比较精湛,使得我们的名气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藏戏团了。从90年代开始,电话、报纸、甚至电视机,逐渐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你要说我们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但不是很大,因为藏戏不仅仅是一种戏剧,也包含着我们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

到了2012年,县里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我们从“壤塘县南木达业余藏戏团”改名为“壤塘县藏戏团”,2016年又根据县里的政策改名为“壤巴拉藏戏传习所”。现在我们戏团的成员都是来自南木达乡、茸木达乡,有僧人,也有俗人。以前的藏戏团全部都是僧人,一些女性角色是由皮肤比较白、身形偏瘦的僧人扮演的,由老演员教新演员。南木特藏戏起源是宗教戏剧,我们的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决定了戏剧里僧人是不可或缺的。在戏剧里,关于宗教的角色和一些重要的正面角色,我们现在依然是由僧人扮演的。我们在藏区演出时,看到那些高德大僧、有真善美的人物,他们会十分感动,往舞台上献上水果、钱等,在台下念经、跪拜,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如果不是僧人是不能接受这些礼物、跪拜的。当然,我们也没有停步不前,除了招收非僧人演员,今年我们就招收了两个女演员,女演员确实很难招,我们还想再招几个。目前在藏区演出中,我们不会用女演员,但在外地演出时,女演员就可以登台演出一些非主要角色,我们在排练的另一部剧用了女性演员担任主角,但现在还没有演出过,演出的时间和地点现在还不能透露①。另外,近几年在壤塘县城关学校和壤塘县巴生村幼儿园都成立了由学生组建的业余藏戏团,我们会派人过去传授他们藏戏表演的方法,每年六·一活动中他们都会进行演出。现在我们有40多个人,其中包含乐队7人,刚好能够演出一部完整的剧目,每个演员每个月都有900多元的补助和五险。我不要求人越多越好,现在人够用,大家都喜欢南木特藏戏才是最重要的,不然每个月的补贴真的难以维持生计。现在我们的演员没有演出或者排练就会在家务农,或者从事其他工作,但只要演出,哪怕是采虫草他们也会停下来,来戏团工作,这就是热爱。

从1979年开始,我就根据宗教经典、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不断创作新的剧本,我一共创作了十五个剧本,传统方面的有《智美更登》、《松赞干布》、《卓瓦桑姆》、《文成公主》等,《格萨尔王》系列的《霍岭大战》、《赛马称王》、《地狱救母》等,创新的剧本有《赤松德赞》、《米拉日吧与贡波多吉》、《金城公主》等,还有就是与嘉绒地区有关的《梅乐扎拉》我们的《格萨尔王》剧本最长,最为完善,同时我们也做了很多完善与改进。《智美更登》这部戏剧讲的是智美更登拯救穷苦群众,让他们富裕起来,很适合当下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符合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部剧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部剧,当年排练时,我和很多演员演着演着就被智美更登的行为感动哭了,这就是真正的沉浸到了剧情中。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松德赞》、《金城公主》,本身讲的就是藏汉团结,通过戏剧一方面了解民族历史,另一方面促进民族团结的建设。最近我们排练、演出的剧目《卓瓦桑姆》,则是讲与人为善,教导人们积善行德,主要反映了三点:第一,对父母亲人的孝;第二,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第三是强者不应欺凌弱者,要遵守公平原则。这些剧我在创作剧本时都是有创新的,剧剧情的主体依据历史或者故事的本来样貌,不能改变一个故事的精神内核和历史的真实性,但具体的细节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创造,这样才能是剧情更加生动,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么多年,我们一共演出了11个剧目,有些剧目还在排练,没有演出过。其实各地的南木特藏戏都是不同的,一个是因为导演的水平,第二是编剧的功力。戏剧,该笑的时候就要笑,该哭的时候就要哭,只有故事的梗概,没有丰富的内容是不行的。所以我除了在剧本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是做了很多改进,比如音乐,除了专业的乐队,我们还利用录音工具,把风声、水流的声音、雷鸣等自然的声音录下来融入演出中,还对演出时演员的台词也录下来,我们在乡下演出时没有完善的设备,靠这些录音和音响我们就能让所有观众都能听到声音。这两年我们还在进行藏戏的翻译工作,把藏文剧本翻译成汉文,这样我们在对外演出的时候,不懂藏文的观众也能知道演出的具体内容了。当然,这个翻译工作也有很多困难,第一:翻译人员太少了,会说藏汉双语的人不少,但能进行书面翻译的不多,不仅仅是我们需要,县里很多单位、组织都需要;第二:戏曲语言的独特性,简单来说藏戏里的语言和我们日常说的藏语,就像汉语里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第三:南木特藏戏传自于寺院,也有很多关于宗教的剧目,所以里面有很多佛教的专属名词,汉语里没有对应的词语,即使翻译后很多人也不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最近我们演出的剧目《卓瓦桑姆》第1、2、3场,把台词、旁白等内容的藏语、汉语都打在了LED屏幕上,效果明显,很多游客都能明白意思,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包括《卓瓦桑姆》,目前我们翻译了五六个剧本,但错误还是蛮多的,需要进行修正,我们会继续努力进行这项工作。这些剧本的藏文版本、汉文版本在我们藏戏团内部都有流传,但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我独创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讲叫做版权,所以不能公开。马尔康(阿坝州州府)有一些不错的翻译人才,我们可能会到那边寻求帮助。

从1979年到现在,四十年来,我担任藏戏团的团长也已经四十年了。这些年,我们受省内省外很多地方邀请前去演出,都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每年最少演出三四场,最多的时候几十场。这期间,我当了28年的县政协副主席,现在已经退下来了,但还任职壤塘县佛教协会主席,本来也是想退的,但是上面不允许,所以暂时还干着。我今年就70岁了,身体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能干了,现在只负责教一教演员,其实关于藏戏的东西,我该教的都差不多教了,一些小细节也会传授给他们,平时大多在南木达乡待着。几年前,对外联络、日常事务都开始由勒特负责,他是我的接班人,虽然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写不来剧本,但是他在戏团这么多年,几乎是我看着他长大,我知道他的能力,相信他能够继续带领我们藏戏团往前走。

2019年8月13日,也就是过两天,原本在壤塘县会举办一个藏戏交流会议,这是第二届四川艺术节的活动之一,但因为一些原因推迟到了十月份,届时省内的很多戏剧研究专家、其他藏戏团负责人都会参加。这次活动既是对我们壤塘藏戏的认可,也是我们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我相信,在未来不管是我,还是勒特,我们藏戏团的每一个人,都会坚持对南木特藏戏的热爱,将壤塘南木特藏戏传承发扬下去。

注释:

①2019年12月12日,壤巴拉藏戏传习所在藏羌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四川传媒学院演出的南木特藏戏《金城公主》中,由女性演员担任女主角,这在四川藏区南木特藏戏历史上是第一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谢汁枝,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本文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国七十年四川藏区南木特藏戏发展研究”(编号:S201910656007)支持。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