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达斡尔族民歌的艺术特点以及文化保护

2020-05-26 17:42张程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歌保护

张程

摘要:民歌在我国的艺术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民歌更是人们智慧碰撞的成果,体现了人们生活民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艺术宝藏。20世纪中期,出现了大量的达族传统音乐的重要古籍资料陆续出版,这些“文字档案”为达族传统歌曲的奠定了基础。达斡尔族没有文字传承,如今民族人口较少,能够完整演绎出民歌的更仅有一小部分,对于达斡尔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我们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歌;保护

一、达斡尔族概况

达斡尔族,是内蒙古地区三少民族之一,建国后才改名称为“达斡尔”。目前约有13.1万人,17世纪中期因为中俄边境战争,达斡尔族最开始向嫩江流域搬迁,少数人扔留在外贝加尔附近。后来,因清朝政府征兵,渐渐形成了如今的分布情况。达斡尔人骁勇善战,也称为善歌善舞的民族。

达斡尔文人阶层曾经留下了《巡边记》等对中国东北国界确定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清末期,达族人开始学习汉族文化,后随着普及汉化教育,广大达族人民群众几乎都能够熟练使用汉文。达斡尔文在习惯上拼写达斡尔语,是借着满族文字来音译成达语的文字。

二、达斡尔族民歌

(一)达斡尔族民歌的体现与发展

达斡尔族民歌主要表现在劳动中的节拍和律动,在原始的社会中,民族的祖先受生活水平的制约,为求生存要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因此,有力量、有节奏的伴随着劳动的呼声是达斡尔族民歌最古老的样子。

随着民族语言的日渐丰富,有更多实质性内容的呼声开始涌现,大自然中的虫鸣鸟叫、山风、流水等乐音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将原本的旋律进行模仿和二度加工,从而创造出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歌唱。达族人也早在充满艰难的自然中生活中,通过劳动、以及对神灵的敬仰等因素加速了达族民歌的发展。

原始的达族民歌从产生到氏族晚期社会,内容仍以采集、狩猎等占据多数,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限,不能理解风霜雨雪、打雷闪电等是自然现象,于是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由神灵主宰,便开始信奉各类的神灵,这就是在历史上流传多年的“萨满教”。进入阶级社会后,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大家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还保留在起初原始的意识形态,因此,这一时期的民歌的主要内容仍以集体劳动和萨满为主。封建社会时期达斡尔族民歌更多的融入了生活元素、社会活动等,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清初,达族人进行了数十年之久的反沙俄侵略的战争,动荡的社会形态为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的素材,涌现出来大量社会现实、族人顽强抵抗外来侵略以及歌颂民族英雄的歌曲。中后期,是达族民歌内容最多的一个时期,除了生活、劳动、节日、习俗等主题内容外,还产生了反映社会真实内容的时政歌、被封建制度影响下的婚姻悲剧、受战争疾苦折磨的将士军人等等。清末年间,社会上出现大量的酗酒、吸毒、赌博等现象,为使社会安宁,关于此类题材的教诲歌曲被广泛传唱。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达斡尔族人民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生活面貌得到了改善,许多反映新风貌、歌颂党和国家、赞美生活和谐统一的歌曲开始广为流传。

(二)达斡尔族民歌特点

1、调式调性

达族民歌基本上由五声音阶构成,偶尔会出现#4为旋律增加色彩。其中,最常见的是宫、羽调式,再然后才是徽、商两个调式。羽调民族歌曲中徽、宫音被多次强调,商音有时也被强调,歌曲的为音一般情况下以徽、角、宫音为主。在徽调的民族歌曲中,商、宫、羽音则被反复强调,羽音常被作为歌曲中结束音。

2、旋律特点

达族民歌大都是以级进为主的旋律,4、5度的跳进偶尔会出现,旋律线形成规律的先上后下波浪形线条,听起来流利平缓,同时,达族民歌旋律的第二大特色就是大跳音程,比较常见的下行大跳有小六度、小七度。

3、曲体特征

两句体、三句体的达族民歌相对多,二句体中第二句旋律的后半乐句的低五度模仿是第一句旋律后半乐句,其他乐句的一次次重复,构成四句体的民歌,这是比较常见的结构。

三、达斡尔族民歌生存现状

(一)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现存状况调查

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对达斡尔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集中研究,积累了第一手珍贵的调查研究资料。随后,开始陆续出版了大批年限久远的文献资料,在民间也出现了手抄本的《乌春调曲目》;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展艺术科研项目重要工作,将近100多首达族民歌收入纪录在《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从歌曲集成来看,无论题材或是种类,都没有缺失,这是值得庆幸的,然而,从在当地进行走访调查过程中得到的数据似乎并不理想。

(二)达斡尔族民歌传播途径调查

20世纪中,国家出版了重要的达族民歌考古资料,达族杰出民族艺人代表也在达族传统民族歌曲的影像资料保存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给能表演的老艺人进行录音录像,并将其完好的保存下来,为“乌钦”调的传播和发展做了出了大贡献。

另外,国家开设的专题栏目,“达斡尔民歌跟我学”;2009年第一届达语演讲暨演唱达族歌曲比赛,以及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穿越千年——神奇的达斡尔》;中国第一张达族民歌专辑《神奇的达斡尔》在2004年发行,其中有两首代表作品还在国际民歌节上收获殊荣。这些都让悠久的达斡尔族文化艺术在中国的大舞台上焕发出生机與光彩。

四、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保护

(一)达斡尔族传统民歌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表中数据不难发现,歌者掌握曲目数量是与年龄成正比的,歌者年龄越大,掌握歌曲数量越多,这也就表明7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一逝去,掌握本民族传统民歌的人就会越老越少,甚至一些传唱度较低的民歌会面临失传。60岁以上的歌者记忆力衰退,能够回忆起的歌曲已经非常有限,能够完整熟练掌握的数量非常少。然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掌握程度也非熟练,大都是出于某种目的或参与比赛、演出时现学现用的。表一中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几近失传,即使个别能够掌握的歌者也还没传承给他人。

(二)原因分析

近几十年来草原沙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森林被过度砍伐,达斡尔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达斡尔人的本来日常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曾经以放牧,捕鱼,打猎为生产的主要方式,现在改为外出打工或者旅游行业。民歌最初产生时的生活环境遭到破换甚至正在消失,使得民歌失去了它赖以产生的生活源头。

其次是语言环境的消失,达斡尔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在达族自治旗年龄层40岁以上的人主要以母语作为交流语言,现如今正在减少。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校并没有把民族语言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去,处于语言天赋大好时期的孩子们几乎是完全丧失了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社会环境。

另外还有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珍惜的音乐文化还没传承,学者就开始逐渐的老龄化,民间艺人也故去,这对于达斡尔族这样仅有无言无文字的少数民族来说,已经危在旦夕。然而,相关部门对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认识度和关照度太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和操作过程仍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标准。

最后是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我国社会化发展,电视、电脑、广播等媒体的发展,使得国外的文化在国内平台迅速发展,导致本身对于本民族文化没有强烈情感的听众更多被外来文化的新鲜所吸引,加之地方台对本民族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有限,所以国内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发展。

(三)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1.以学校为关键切入点

在达斡尔族聚集地,在条件与许的情况下可到实地进行采风,将更多悦耳地旋律带到学生耳边。同时进行达斡尔族历史文化的教授、传播,让更多的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此外,可利用青年人的思想与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新颖的方式加大对于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从而提升度民族音乐的关注。

将口头传授华为符号传授,聘请专业音乐研究人员与老一辈民间艺人共同进行研究,将口口相传的旋律书面化、音符化,用标准的曲谱记录,即使没有文字且无法记录达斡尔语歌词,可采用汉语译文标注。

最后,可以成立相关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特别是针对于“达斡尔族民歌文化”,可聘请老艺术家担任主要研究人员,在研究的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年轻的科研队伍,做好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及收集到的民间歌曲编辑出版,在达斡尔族人们聚集地进行发放、普及。成立达斡尔族文化艺术团体,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加以创新,将更多的达斡尔族民歌呈现在舞台上。

【结论】少数民族民歌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硕果,他们就像杂技、京剧等文化一样,都是中国非遗的一部分,达斡尔族传统民歌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一種,是中国文化大花园中的一躲鲜花,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属于自己强烈特色的优秀文化,却因为文字语言的失传导致大量优美的旋律濒临消失。笔者作为艺术学习者感到深深的惭愧和惋惜,随着一大批关于达族传统音乐的古籍重要资料出版,随着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重视和关注,随着达斡尔族民间文化在此出现在世人眼前,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有多么重要。如今国家虽设立了口头非遗,但我们对民歌的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一切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利用现有条件继续弘扬传播达族文化,是需要我们去立刻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实上,创新,传承,都应该有漫长的积累过程,尤其是传统歌曲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保护第一”的实施,因此对于文化艺术,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传统的民歌,在不改变其文化核心价值的前提下,更好的让它存活在艺术的长河中。

参考文献:

[1]杨优臣.北疆田园文化——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特征及属性研究《黑龙江民族论丛》.2009

[2]李晓燕.嫩江达斡尔族民歌演唱研究.《中国音乐学》.2005

[3]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王洪志.萨满教与达斡尔族传统文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

[5]陈述.契丹政治史稿[M].人民出版社.1986

[6]陈述.试论达斡尔的族源问题[J].民族研究.1959

[7]傅乐焕.辽史丛考关于达斡尔族的民族成份识别问题[M].中华书局.1989

[8]高文德译.布里亚特蒙古史:卷 1[C].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社会历史室编印.1978

[9]赵红柔.彩虹[M].内蒙古:文艺出版社.2004

[10]郭旭.达斡尔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探寻与珍视[J].黑龙江民族丛.2011

[11]秦婉丽.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分析[J].大众文艺.2010

[12]孙树培.“扎恩达勒”: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明珠[J].艺术评论.2010

[13]杨士清.达斡尔族民歌选[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14]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15]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民歌保护
鄂铁柱:达斡尔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馆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城镇化对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冲击
达斡尔族曲棍球学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