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DO下亚硝态氮氧化菌硝化系统N2O减量化研究*

2020-05-27 13:08巩有奎彭永臻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试硝态硝化

巩有奎 彭永臻

(1.烟台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山东 烟台 264670;2.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24)

N2O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能约是CO2的300倍,并且能造成臭氧层的破坏[1-2]。人为活动产生的N2O已成为影响生态系统、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3]。其中,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是重要的N2O人为排放源[4-5],进水总氮的1%(质量分数,下同)~25%可转化为N2O[6]。氨氧化菌(AOB)的好氧反硝化过程[7]9404、NH2OH的生物氧化过程[8]和NH2OH的化学氧化过程[9]均有可能导致N2O释放。AOB的好氧反硝化过程被认为是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主要产生过程[7]9404,[10]104。其中,氨氮、亚硝态氮和DO浓度改变均会导致N2O产量的变化[10]105,[11]。

为避免反应初始阶段氨氮的积累,采用连续进水方式投加氨氮溶液;同时为避免亚硝态氮的积累,利用富集有亚硝态氮氧化菌(NOB)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进行硝化。本研究主要考察DO变化对氨氮氧化过程中N2O释放的影响,并提出N2O减量化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污水和污泥的准备

设计3组SBR(分别记为SBR1、SBR2和SBR3),有效容积均为12 L。SBR每天运行两个周期,每个周期进水8 L,排泥100 mL,运行方式为:进水(2 min)—好氧(240 min)—缺氧(120 min)—沉淀(30 min)—排水(8 min)—闲置(20 min)。其中,好氧阶段以空气曝气,缺氧阶段以N2曝气,曝气量控制为40 L/h。缺氧初始阶段各SBR需投加1.0 mL乙醇,以提供反硝化过程所需碳源。SBR1以取自某高校家属区经化粪池沉淀后的实际生活污水(以下简称实际生活污水)作为进水,接种污泥(4 L)取自本实验室的中试SBR(具有良好脱氮性能),主要用于驯化AOB;SBR2以SBR1出水作为进水,接种污泥也取自本实验室的中试SBR,分梯度投加NaNO2使得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60 mg/L,每个梯度运行15 d,用来富集NOB;SBR1和SBR2均运行稳定后,SBR1和SBR2闲置阶段的污泥各取2 L,加入SBR3中进行氨氮氧化,以实际生活污水作为进水,考察AOB和NOB的富集情况及氨氮和亚硝态氮的积累情况。

1.2 不同DO下硝化过程中N2O释放的小试实验

小试实验采用有效容积为2.5 L的小试反应器,反应装置同文献[12],考察不同DO下硝化过程的N2O产生特性。取1.0 L SBR3闲置阶段污泥,用去离子洗涤3次后空气曝气2.0 h,以去除污泥中残留的COD 和微生物体内碳源;取2.0 L SBR3出水,空气曝气30 min去除残留乙醇。将上述污泥和污水混合后,取2.5 L泥水混合物加入小试反应器,此时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质量浓度为2 300~2 500 mg/L;剩余0.5 L泥水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NH4HCO3,制成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氨氮溶液,置于广口瓶内。根据不同DO下小试过程的氨氮氧化速率调整蠕动泵转速,采用连续投加的方式向小试反应器投加上述氨氮溶液,以防出现氨氮的积累;小试反应器内污泥取自富含NOB的SBR3是为了防止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的积累。小试过程采用N2和空气联合曝气,总曝气量为10 L/h,通过改变N2和空气曝气体积比例,调节DO分别为0.2、0.5、0.8、1.2、1.5、2.0、2.5、3.0 mg/L,考察DO变化对硝化过程中N2O释放的影响。

1.3 指标测定及计算

SBR3和小试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每隔30 min用采样袋采集一次干燥气体,同时取10 mL混合液,直至反应结束。

用气相色谱仪(Agilent,6890N)测定气体和混合液中的N2O,以氮的质量计[7]9402,其中采样袋采集的气体体积由气相色谱仪自带的湿式流量计确定。用便携式多功能DO和pH在线测定仪(WTW,Multi340i)在线测定混合液DO和pH。COD、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MLVSS的测定参照《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中的方法。

氨氮氧化速率和N2O产生速率计算方法分别如式(1)、式(2)所示。

(1)

式中:AOR为氨氮氧化速率,mg/(g·h);cA,0和cA,t分别为初始时刻和t时刻氨氮质量浓度,mg/L;c为MLVSS质量浓度,g/L;t为反应时间,h。

(2)

式中:NPR为N2O产生速率,mg/(g·h);cN,0和cN,t分别为初始时刻和t时刻N2O质量浓度,mg/L。

比耗氧速率(SOUR)常用来表征活性污泥的污染物降解活性[13]。取闲置阶段泥水混合物,分别加入NH4HCO3和NaNO2作为反应底物,NH4HCO3和NaNO2的加入量均按各自的氮质量浓度为40 mg/L计算,加入丙烯基硫脲(ATU)或氯酸钠(NaClO3),以抑制AOB或NOB的活性,从而测定AOB或NOB的SOUR[14]。

2 结果与讨论

2.1 污水和污泥的适用性分析

由图1可见,稳定运行时,SBR1中AOB和NOB的SOUR大致相当,分别为(5.15±0.47)、(5.49±0.24)mg/(L·h),说明AOB已基本得到驯化;SBR2中AOB和NOB的SOUR分别为(0.98±0.21)、(8.54±0.76)mg/(L·h),可见NOB已得到了富集,但AOB受到了抑制;SBR3中AOB和NOB的SOUR分别为(2.36±0.31)、(7.62±0.43)mg/(L·h),AOB和NOB都得到了较合适的富集且以NOB富集为主。因此,SBR3闲置阶段污泥可以用于下面的小试实验。

图1 稳定运行时SBR1、SBR2和SBR3中AOB和NOB的SOUR

图2 SBR3好氧和缺氧阶段的氨氮和亚硝态氮质量浓度

2.2 NOB硝化系统的N2O减量化研究

2.2.1 不同DO下N2O的释放特性

小试过程中,氨氮均小于1.0 mg/L,亚硝态氮均小于0.5 mg/L。从图3可以看到,随着DO增加,积累的硝态氮浓度逐渐上升。小试曝气至150 min时,DO为0.20 mg/L的条件下,积累的硝态氮质量浓度为8.8 mg/L,累计产生的N2O质量浓度为0.69 mg/L;DO上升至0.8 mg/L,积累的硝态氮为24.1 mg/L,而累计产生的N2O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为1.78 mg/L;此后,随DO的增加,积累的硝态氮质量浓度继续增加,而累计产生的N2O质量浓度下降。DO增加至2.0、2.5、3.0 mg/L时,积累的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为43.1、48.8、50.8 mg/L,N2O产量则由1.57降至1.49 mg/L。由此可见,DO为0.20 mg/L时,积累的硝态氮和累计产生的N2O浓度最低,可以实现N2O的最大减量化。

图3 小试过程不同DO下系统的N2O释放

2.2.2 减量化机理研究

AHN等[15]研究表明,氨氮负荷增加会导致硝化过程中N2O产量增加,硝化反应初期,较高的氨氮和DO浓度会导致较高的氨氮氧化速率,从而导致N2O产量增加。本研究中,为防止硝化反应初始阶段高浓度氨氮生成N2O,采用连续投加氨氮的方式进水。本研究小试过程中,氨氮均小于1.0 mg/L,亚硝态氮均小于0.5 mg/L,因此氨氮和亚硝态氮对硝化过程中N2O的释放影响较小。不同DO下氨氮氧化速率和N2O产生速率变化见图4。DO由0.2 mg/L增至3.0 mg/L,氨氮氧化速率由1.82 mg/(g·h)逐渐增至9.99 mg/(g·h);而N2O产生速率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DO为0.8 mg/L时,N2O产生速率达最大值,为0.33 mg/(g·h)。这与CHEN等[10]104-106的研究结果类似。

图4 不同DO下氨氮氧化速率和N2O产生速率

生物脱氮过程中,除硝化过程中AOB的NH2OH氧化和好氧反硝化过程产生N2O外,厌氧反硝化过程也会产生中间产物N2O。有研究表明,低DO条件下,与硝化过程同步发生的反硝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N2O[16]。但本研究小试过程中,因未外加碳源,且对污泥和污水进行了有机物去除,防止了异养菌反硝化过程产生N2O。由此说明,在进水连续投加氨氮的方式下,氨氮氧化速率不是引起N2O生成的关键步骤,碳源缺乏的情况下低DO可以有效控制N2O的释放。这是因为缺氧条件下,N2O还原速率远大于亚硝态氮的还原速率,可以防止反硝化阶段N2O的产生并释放。因此,在连续进水方式下的NOB硝化系统中低DO可以抑制N2O的释放,达到减量的目的。

3 结 论

(1)稳定运行的SBR3中,AOB和NOB的SOUR分别为(2.36±0.31)、(7.62±0.43)mg/(L·h)时,污泥达到了NOB硝化系统水平,AOB和NOB都得到了较合适的富集,此时混合液中氨氮和亚硝态氮都未积累,适合进行不同DO下N2O减量化的小试实验。

(2)小试过程中,氨氮均小于1.0 mg/L,亚硝态氮均小于0.5 mg/L。DO由0.2 mg/L增至3.0 mg/L过程中,随着DO增加,积累的硝态氮浓度逐渐上升,而累计产生的N2O浓度先上升后下降。DO为0.20 mg/L时,积累的硝态氮和累计产生的N2O浓度最低,可以实现N2O的最大减量化。

(3)在进水连续投加氨氮的方式下,氨氮氧化速率不是引起N2O生成的关键步骤,碳源缺乏的情况下NOB硝化系统中低DO可以有效控制N2O的释放。

猜你喜欢
小试硝态硝化
电化学法去除硝态氮的研究
缓释碳源促进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净水混凝效果影响因素的正交小试研究
不同类型氮组成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体系中氮转化的影响
植物吸收转运硝态氮及其信号调控研究进展
河北省化工企业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化学氧化小试研究
活性碳源显著降低蔬菜地土壤硝态氮
浅谈污水中脱氮的途径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小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