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联盟成员心理距离评价研究

2020-05-28 08:08肖志雄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题项成员动态

肖志雄,王 冉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合肥 230601)

0 引言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顾客需求,使得企业间的联盟很难长久,联盟关系总是随着企业目标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反复建立及撤销,呈现出动态化的特征。动态联盟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因为某种共同的目标或利益以契约形式形成的暂时性共同体。联盟内企业发挥自身的长处,同时借助联盟内其他企业提供的有利条件,以求能够获取竞争优势。动态联盟成员的合作模式具有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市场共创的特点。由于动态联盟只是因为某种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建立的临时组织,因此其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指行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接近或者远离参照点(此刻、此地、自己、现实)之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自心理距离的概念提出后,学者们逐步把心理距离应用于选举、社会学习、消费者行为、知识共享等研究领域,并对心理距离的内涵进行拓展。例如,Zhang和Wang研究了消费者购买决策领域的心理距离,基于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了信息距离、透视距离、情绪距离和体验距离等四个新的心理距离维度。但总体来看,关于心理距离的研究还不够。本文将结合动态联盟环境,将知识距离作为评价心理距离的维度之一,构建心理距离评价模型,并通过对动态联盟成员的心理距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二阶因子模型,对动态联盟成员心理距离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1 动态联盟成员心理距离评价模型

心理距离受到时间、空间、社会关系、事件发生的概率、知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下面结合动态联盟环境,从五个方面构建心理距离评价模型。

1.1 时间距离

时间距离是以某个较为明确的时间点作为参照,指个体对事情发生时间远近的知觉。例如王军和丁丹丹在情景实验中以即时和一个月以后两个时间段证实:时间距离较近时,商品细节性信息和服务信息的评论对消费者更有用;时间距离较远时,商品抽象性信息的评论对消费者更有用[1]。当个体以某个时间点作为参照物,其感知到的时间远近差异会对事物的判断等产生影响。在本文中,动态联盟环境下的联盟关系是有时限的,当联盟成员以某个时刻作为参考点时,也会对这种联盟关系的维持时间产生知觉。比如联盟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工作任务完成了一部分或是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此时联盟成员以该时刻作为参照点,就可能会产生对联盟关系还能维持多久的猜测。因此,本文中的时间距离是指动态联盟成员对于联盟能持续多久的心理预期,以及对联盟所处生命周期的心理认同。

1.2 空间距离

对空间距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空间上的物理距离。车诚等人基于本市和外省市两类空间距离,研究了消费者感知空间距离差异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效价的影响[2]。王阳等人则采用情境实验方法将实验者的空间距离分为1公里和10公里,将产品属性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其对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3]。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来看,空间距离是以某个地点为参照物,指个体对空间远近的知觉。由于动态联盟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动态联盟各成员之间在地理上也呈现分散性,所以动态联盟成员以某个地点为参照点,也会对其成员之间的空间距离产生知觉。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并不是个体之间相互交流的障碍,动态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输多是借助网络,因此性能良好的网络与技术支持才是影响个体空间距离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中的空间距离是指联盟成员对于联盟内地理距离的感知,以及联盟内成员间沟通便捷性的感知。

1.3 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是衡量群体之间融合程度及隔离状态的重要指标。Simmel区分了社会距离的类别,并指出社会距离在客观层面上有文化、教育、收入差距,在主观层面上有心理、认知、观念距离、群体差异。Spassova和Lee研究证实,当消费者认为自己是独立于他人的个体时更倾向做出抽象的解释行为,而当消费者认为自己是社群一员时,行为会更具体。社会距离是当个体以自己作为参照物时,对自己与其他个体差异的知觉。动态联盟成员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充分考虑其成员之间的互补性,所以动态联盟成员能够感知到彼此间的社会距离。在动态联盟关系的维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使其成员拥有较高的归属感,这样其成员感知的社会距离就相对较小。动态联盟成员之间社会距离的远近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沟通的频繁程度来考察。本文中的社会距离是指联盟成员对联盟文化相容性的感知,以及在心理上对联盟关系的信任程度。

1.4 假设性

Bar-Anan等指出假设性以“现实”为参照点,指个体对社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觉。Todorov,Goren和Trope通过研究证明,在高概率和低概率两种不同情况下,参与者的选择是不同的。动态联盟成员当然是希望通过联盟实现高利润的目标前景,因为联盟的发展前景直接关乎每一位成员的利益,其成员自然也会产生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感知。因此本文中的假设性是指联盟成员对动态联盟合作前景的感知。换言之,通过考察联盟成员对合作前景的感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现联盟高利润目标的可能性。一个动态联盟关系的成功维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互间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且相互间能够实现资源互补。

1.5 知识距离

知识距离以个体现有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为参照点,指个体对事件发生所需要的知识与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之间差距大小的知觉。目前对知识距离的研究主要是把知识距离作为一个自变量,研究知识距离对员工或组织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的影响。杨钊和陈士俊认为知识距离决定了知识接收方获得并利用知识的难易程度[4]。陈涛、王铁男和朱智洺研究表明知识距离是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前因变量[5]。曾德明和文金艳分析了知识距离对企业二元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合作伙伴的知识距离与利用式创新负相关,与探索式创新呈U型关系[6]。袁凌和蒋新玲探索了知识距离、知识寻求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员工之间、员工与上级之间较大的知识距离会抑制员工向同事、向上级进行知识寻求,进而抑制员工的创新行为[7]。于茂荐和孙元欣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距离和组织创新能力之间是倒U型关系,知识距离过大会抑制组织对知识的吸收和整合[8]。还有学者把知识距离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如,肖志雄将知识距离分为知识宽度距离和知识深度距离,研究了知识距离的不同维度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9]。动态联盟是不同组织的松散结合体,成员间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动态联盟成员之间必然会产生知识距离。这种客观存在的知识距离必然会影响到员工的知识寻求与分享的意愿、工作合作与创新的能力及效率,进而会形成心理距离感知。因此,本文中的知识距离是指动态联盟成员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参照点,对自己与联盟内其他成员之间知识差异的知觉。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构建动态联盟成员心理距离评价模型,即动态联盟成员的心理距离可以从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假设性和知识距离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的了解;二是从心理距离的五个维度设计题项,了解被调查者对动态联盟中心理距离的感知。首先为了能够对收集的问卷进行筛选,在问卷中设计有对被调查者是否参与到动态联盟的提问;其次是根据对动态联盟环境中五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在每个维度下有3-5个相关的测量题项;最后在问卷中关于五个维度的测量问题表述方面,都是采取陈述的语气,让被调查对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题项描述的情形与自己所感知到的相符程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比如关于“社会距离”有一个题目:我感觉动态联盟成员间经常进行交流。这样被调查者就可以根据在工作中实际情况,在相应的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非常同意后面做上标记。

2.2 预调研与数据采集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本文在开始正式调研之前,随机选择动态联盟中的20位成员进行了预调研,并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把特征根大于1作为选取因子的原则,并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保留其中因子载荷量的绝对值大于0.5的题项。还在预调研后与被调查者进行了深入沟通,听取他们对调查问卷的建议,之后对调查问卷中部分题项的表述进行了修改,使之更便于被调查准确理解。经过筛选,最终保留15个题项,每个维度分别有3个题项。

考虑到动态联盟形态虚拟化的特征,为了调查的方便,正式问卷采用了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在选取调查样本时,选择研发型联盟3家,生产型联盟2家,服务型联盟2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8份,问卷回收率94.5%,其中有效问卷为188份,有效率达到90.4%。从有效问卷来看,被调查对象在联盟中担任高、中、低职务的比例约为1∶2∶1。

3 数据分析

3.1 问卷信度分析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就是研究者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现象进行不同形式或不同时间的测量,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本文以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了解变量的可靠性,检验结果见表1。各问卷的Cronbach's α值都大于0.6,均达到可接受水平,总体信度较高,达到0.87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表1 变量的信度检验结果

3.2 问卷效度分析

在分析问卷的效度时,通常使用的效度指标有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是指问卷的测量题项能否使被调查者准确地理解,并且其测量的题项与所要研究的内容具有一致性。本文在进行问卷设计时,参考了一些成熟的量表,并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了不适合的测量题项,因此问卷的内容效度可以得到保证。结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量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为了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本文运用LISREL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因子分析前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一般认为,如果KMO值越接近于1,Bartlett球度检验的伴随概率小于0.05,表明数据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的样本数据 KMO检验值为 0.894,Bartlett球度检验的概率 sig为0.000,表明样本数据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模型拟合优度指标2/df=1.18, 比较接近 1;RMSEA=0.03<0.05;P 值为 0.1264>0.05,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进入模型的15个测量题项,其中,题项1-3从属于时间距离,题项4-6从属于空间距离,题项7-9从属于社会距离,题项10-12从属于假设性,题项13-15从属于知识距离。指标与因子之间的载荷值均在0.5以上,并且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很好。由此可见,本文使用的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图1 心理距离的一阶因子模型

3.3 二阶因子模型

为了检验心理距离评价模型是否成立,本文做了进一步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模型拟合优度指标 2/df=1.25, 比较接近 1;RMSEA=0.03<0.05;P 值为 0.126 4>0.05,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假设性、知识距离到心理距离的因子载荷的标准解均大于0.30,表现出较强的聚合性,这说明一阶因子与二阶因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支持了二阶因子心理距离的存在,说明二阶因子模型的结构是合理的。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动态联盟成员心理距离评价模型成立。

4 结论与建议

图2 心理距离的二阶因子模型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在动态联盟成员的心理距离可以从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假设性和知识距离五个方面进行评价。与其他四个方面相比,空间距离对心理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弱。这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便捷不无关系,传统的空间距离对今天的联盟已经不再是障碍,跨地区、甚至跨国的联盟已经是屡见不鲜,这主要源于两点:一是现代交通工具的快速和便捷,使得不同城市之间的来往如同回家一样方便;二是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达,使联盟成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进行交流,省去了传统两地往来的奔波之苦。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的空间距离对心理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弱也就完全可以理解。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动态联盟在建立与维系联盟关系时如何改善成员心理距离提供一些启发。

4.1 动态联盟关系的建立阶段

从改善心理距离的角度考虑,动态联盟在建立时应做好自我推介、盟员选择及平台建设工作。首先,在建立动态联盟之前,联盟各方应对己方的业务范围、合作前景、组织文化有一个客观准确的介绍,让联盟方对彼此之间能在哪些业务方面开展合作、合作的前景及回报、彼此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有一个充分地了解。明确具体的合作业务和合作前景,有利于缩短时间距离、提高对合作成功的信心;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有利于缩短社会距离。其次,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要选择有相同或类似工作经验的伙伴,要对合作伙伴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有一个比较详实地了解,以降低知识距离,便于后期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此外,还要加强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物理的空间距离对心理距离的影响不大,但虚拟的空间距离对心理距离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出现平台不畅或网络拥堵,使联盟成员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业务往来,必然会产生“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心理距离感。

4.2 动态联盟关系的维系阶段

动态联盟关系建立之后,关键是想办法维持这种关系。为了维系好已经建立起来的动态联盟关系,联盟成员应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实践社区、给予员工充分的知情权,拉近员工的心理距离。首先,在联盟内建立自由、开放、便于信息交流与知识传播的学习型组织,让员工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激发群体智慧,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摒弃旧的思维方式,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动态联盟,真正地把整个联盟视为不可分割的系统去思考问题,在频繁的接触和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缩短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对联盟存在与发展的认可度会进一步加强;其次,构建实践社区,把联盟内关注某一个主题并对这一主题怀有热情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也许他们在联盟内的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但是都可以通过实践社区进行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通过持续地共同参与,知识会得到快速吸收和传播,成员能力和知识共享效率会不断提高,知识距离得以缩短。此外,应让员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把联盟的合作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时地向员工公开,打消他们对联盟发展存在的疑虑,提升他们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员工了解得越多,对联盟合作前景及合作持续的时间就会更有信心,从而有效缩短时间距离,增强联盟持续合作的可预见性。

5 结语

虽然本文提出了心理距离评价模型,并结合动态联盟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尚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由于受到各种资源的限制,本文选取的样本比较有限,因此虽然提出的假设得到了检验,但尚需大规模的样本来做进一步验证。其次,本文结合动态联盟环境设计的问卷还需要在不同的情景或场合进一步完善和检验。

猜你喜欢
题项成员动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国内动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立法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教师教学风格测量工具TSI修订的实证研究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