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不忘圈钱警惕股市中的“太极大师”

2020-05-28 09:44冯彬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大师上市

冯彬

《红周刊》:业余拳手30秒内连续3次KO太极马大师,与A股市场中的造假大师相比,乐视网造假10年才被击倒,太极大师着实显得弱不禁风。通常情况下,那些通过定增高溢价收购资产或投资某些空中楼阁项目的造假大师一般要屹立3年左右才会现出原形。

邱诤:不出意外,伪大师们还会卷土重来,虽然被打得裁判看着都懵圈,不过马大师的嘴依然是硬的,就如大量的上市公司虽然IPO上市后利润直线下滑,但仍不忘了继续吹嘘企业的前景如何光明,吹嘘的同时更不会忘了继续通过定增再捞上一把。

《红周刊》:本周发布与定增相关公告的公司仍在20家以上,其中如乐心医疗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97亿元,用于投资健康智能手表生产线建设项目、基于传感器应用的智能货架生产线建设项目、TWS耳机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表面上看起来投资的方向均是市场的热点,如何分析呢?

邱诤:2016年11月7日乐心医疗通过IPO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31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2.09亿元。2020年5月20日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IPO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存款余额为7526.79万元。也就是说,历经3年半的时间,上次的募集资金项目还没用完,公司又要募集资金了,且募集资金额约为IPO时的2.50倍还多。

《红周刊》:募集资金项目建设是需要时间的,是否募投项目仍在建设期呢?

邱诤:乐心医疗招股说明书显示,3个募投项目的建设期均为2年,再有不到半年时间公司上市就已满4年,公司还没有兑现上市时承诺建设的项目,这样的公司再次定增,还能够让人再相信一次吗?

《红周刊》:雖然募投项目仍没有竣工,但是否已经产生收益了呢?

邱诤:乐心医疗2020年5月20日公告显示,上述3个IPO募集资金建设项目均因无法直接产生收入,故无法单独核算效益。如果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渠道网络建设项目不单独产生营业收入,故无法单独核算效益是合情合理的。但公司招股说明书明确表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工后,合计增加产能871万台,为何这样有明确产能的项目也无法直接产生收入,无法单独核算效益呢?公司的说法完全无法令人信服。

《红周刊》:既然无法单独核算效益,那么上市至今公司业绩的变化总能够说明问题吧?

邱诤:乐心医疗2016年年底上市,201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052.07万元,上市后第一年即2017年大幅下滑至1784.07万元,而上市之初公司还称产能紧张,产品供不应求。2018年和2019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401.59万元和3106.41万元,即上市后3年净利润总和还不如上市前的2016年多,公司的募集资金究竟被用到了哪里?公司再次定增募集资金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红周刊》:乐心医疗IPO募投项目中有8404.33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此次定增再次投资10911.77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是一家重研发的公司呢?

邱诤:这只是表面现象,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IPO募资投入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建建筑占地面积为2742.72平方米,新建各研发实验室共计6000平方米,并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该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广东省中山市环保局于2014年6月11日进行了审批,同意本项目建设。2014年就已经通过了环保核查,目前已经过去了6年的时间,总投资为8404.33万元的研发中心项目截至2020年3月31日实际投资金额仅4057.63万元,完工不到50%。

6年前就已经立项的研发中心项目至今完工不到50%,公司就迫不及待的再次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且投资额达到了10911.77万元,公司究竟是急着搞研发,还是急着圈钱?

《红周刊》:公司此次定增除建设研发中心,大部分资金投向智能穿戴项目,会有前景吗?

邱诤:2016年乐心医疗智能可穿戴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毛利率39.15%。2017年该项业务收入增长至3.33亿元,毛利率下滑至32.30%。2018年公司智能可穿戴产品收入大幅下滑至1.95亿元,2019年该项收入不仅大幅下滑至1.16亿元,同时毛利率大幅下滑至24.09%。数据最能够真实反映问题,是前景还是圈钱,投资者自有明断。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大师上市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5月上市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