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馆主客互动过程研究

2020-05-28 09:37何勰刘坤梅
山西农经 2020年9期

何勰 刘坤梅

摘 要: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以拉萨光明茶馆的东道主和游客为研究主体,分析藏茶馆主客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东道主和游客有着不同的互动行为方式,造成了不同的互动结果。

关键词:藏茶馆;主客互动;主客关系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9-001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F719.2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西部旅游开发的重点。《西藏自治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 000万人次,增长19%,收入56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西藏旅游业发展势头大好,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收入占据西藏经济收入越来越大的比重,带动了西藏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愿意在放松身心的事情上消费,越来越多人选择外出旅游。西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的拉萨市,拥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在内的诸多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旅游景点道路交通较为便利,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

藏茶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聚落,其轻松舒适的环境为当地人和游客提供了交流场所。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下,茶馆等场所深受西藏当地人青睐。在茶馆中,游客可以感受当地人生活氛围,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特别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着游客。

在藏茶馆空间允许多种文化存在,不同类型文化碰撞融合,产生许多互动现象,有可能造成主客互动、高度和谐,也有可能使双方产生摩擦。长期以来,拉萨市光明茶馆客人络绎不绝。选择这样一个聚集众多类型顾客的茶馆作为研究地,以茶馆内的外地游客和当地顾客为研究主体,具有典型性。

2  相关研究理论

以当地顾客为主,界定其为东道主,以外来游客为客。基于社会互动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主客之间的互动过程,探知茶馆内主客互动行为,挖掘拉萨光明茶馆主客互动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光明茶馆的主客互动方式,营造最适合主客互动的环境,使藏茶馆主客关系更为融洽,有利于藏茶馆长久经营。同时,本研究有助于找出促进西藏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从而推进西藏旅游业和总体经济发展,使西藏更加繁荣。

2.1  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个体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人们不断意识到自身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也影响着人们的大多数行为[1]。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成为越来越多社会成员的选择。旅游社会可以定义为通过旅游将一个空间内不同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旅游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东道主、旅游企业和游客。其中:东道主是指旅游未进入该地域空间前,原有社会中存在的一般社会主体及其构成的关系,包括政府人员、城乡居民、当地旅游企业等;旅游企业是指来自于目的地之外的旅游开发及运营公司。旅游企业和游客是相对原有社会存在的外来主体。原有社会主体和外来主体的互动,产生了经济、文化、环境等一系列影响,构成了旅游社会基本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2]。

2.2  主客关系

主客互动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关于游客和东道主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很广的涵盖面和较大的挑战性,这个学术领域会越来越有价值[3]。主客互动概念最早源于“互动仪式”,被解释为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4]。主客互动也称主客交互或者主客交往,一直是旅游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5]。主客关系有丰富的研究视角,以凝视理论、愤怒指数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为主要理论。

3  藏茶館主客互动过程

研究旨在发现藏茶馆内主客互动过程中出现哪些行为方式和互动结果,以及在互动时受到什么因素影响和制约。将研究内容大致分为3个版块,分别是主客互动方式、主客互动行为以及主客互动环境。

在本次研究中,将当地顾客定义为东道主。在接下来的描述中,直接使用东道主替代当地顾客。根据访谈结果发现,茶馆内主客互动一般有3种情况:第一种是东道主主动与游客交流互动,第二种是游客主动与东道主交流互动,第三种是在他人交流时主动参与进去的交流互动。

3.1  主客互动方式

根据在茶馆中观察以及与茶馆内的外来游客和东道主交流后发现,外来游客与东道主的互动方式主要以口头交流为主。大多数游客以及当地顾客在茶馆内就餐时,与邻座顾客进行交流,双方结合自身需求自发开始聊天,直到满足各自需要或一方中断聊天,从而完成互动过程。

结合访谈结果分析发现,茶馆内开启聊天的多数是东道主。在就餐过程中遇到游客时,东道主会主动与游客进行交流,热心指出茶杯置放点、茶馆特色美食等。部分东道主会很有耐心地为游客介绍讲解当地风俗习惯和旅游景点。游客很乐意与东道主聊天,并对东道主讲述当地生活或景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外来游客1:“不会有太陌生、太尴尬的相处氛围,并且我刚来时也不清楚茶馆点茶方式,也是他们很热情的说,没有位置呀什么的也会腾出位置,总而言之,就是很自然的相处方式。”)

3.2  主客互动行为

本次研究中,在茶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与式观察,从客观角度深入观察了许多主客互动过程,并设身处地体验了作为东道主和作为外来游客两个不同身份在茶馆内的互动行为。

一方面,起初大多数互动起源于游客不清楚茶馆内部布局或习惯,而东道主会友好地告知游客。之后在短时间内,双方很快会热络地聊天。很多东道主会为游客热情介绍当地有名的游览景点,提及一些引以为傲的景点时甚至会“手舞足蹈”,并给游客普及当地民俗文化。观察发现,许多时候东道主会对刚进来的游客致以真诚微笑。而微笑通常能使游客快速放松并融入茶馆环境,这也是大多数时候双方互动的契机。

另一方面,很多游客们有兴趣聆听东道主介绍。部分游客会积极主动地和东道主交流,询问当地旅游的注意事项,或者去哪个景点有什么便利或划算的旅游方式。

3.3  主客互动环境

经过与东道主和游客访谈后发现,在茶馆改进方面,游客和东道主提到最多的都是茶馆环境及基础设施。据东道主反映,虽然许多游客已经开始有环境卫生意识,但仍有部分游客不注意,随意丢弃垃圾。(东道主1:“不管那个垃圾是否应该丢在那里,而且不避开打扫卫生的员工,一点也不在乎别人的劳动成果。”)游客也反映茶馆环境卫生状况有待改善。(外来游客2:“也许是茶馆工作人员不多,卫生状况顾不过来……如果卫生状况能再好些,可能会吸引更多游客。”)

由此可知,茶馆环境卫生是影响主客互动的因素之一。大力改善茶馆卫生环境,为东道主和外来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能吸引一些以往顾忌卫生状况的游客。

4  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主客互动

4.1  主客互动的具体内容

茶馆轻松的氛围为外来游客及当地顾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互动空间。许多当地人集聚在茶馆内,点一杯甜茶,和身边人聊些生活琐事,在慢节奏的空间互动一上午甚至一天。正是这种轻松却富有当地生活气息的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结合参与式观察发现,游客在进入茶馆找座位过程中,就会与当地人产生互动。在宾客满座的情况下,当地人会主动指引游客寻找座位或者直接起身让座。

当发现游客对茶馆特别陌生时,当地人会热情介绍茶馆习惯、茶杯摆放地等。这也表明,在一般情况下,茶馆内主客互动是东道主占据主导地位。这个主导地位是由于当地人的热情和对茶馆的了解逐渐形成的。外来游客在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会首先进入一个阈限的状态,而当地人的主动与热情可以减少游客的陌生感,引导他们走出阈限空间。游客与当地人交流互动,直到游客或当地人其中一方先行离开茶馆,互动过程才结束。但也不排除有二次甚至多次进藏游客,他们有明确的目的与需求,会主动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而当地人也会友好地与游客互动。

4.2  “自我”与“他者”

在茶馆内的主客互动过程中,对“自我”与“他者”的体现更加清晰。站在不同身份时,有两对不同关系。

一是作为外来游客时,以游客本身为“自我”,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可称为“他者”。在茶馆内,与游客互动最多、最频繁的是当地顾客,也就是此前界定的东道主,因此,游客相对的“他者”以东道主为主。二是作为东道主时,以当地人为“自我”,以外来游客为“他者”。

西方哲学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思辨形成了3种倾向:以“自我”为中心、以“他者”为中心、“自我”与“他者”互为中心。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将茶馆内的游客分为3类。

4.2.1  游客角度

结合实地调查发现,在茶馆空间内,以“自我”为中心的游客远远低于以“他者”为中心的游客。形成此现象主要是游客对当地情况不了解,他们会很愿意遵循当地人意见,对于当地人表达的内容深信不疑。因此,在这段互动过程中,东道主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以“自我”为中心的区外游客,基本上是重游游客,他们都是对西藏很了解的“西藏通”。他们对西藏历史很了解,了解程度甚至不亚于当地人。这些人在与当地人互动过程中展现出很自信的态度,将互动时的话语权抓在手里,成为互动关系的主导者。

以“自我”与“他者”互为中心的互动,是在互动过程中最为和谐的一段关系。在此种思想主导下,游客在互动时既维护自己地位,也尊重对方意愿,形成一段质量很高的互动过程,这也是本研究最为重视的一种关系。

4.2.2  东道主角度

站在东道主角度的互动关系,最少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类别。这一类东道主在“自我”思想影响下,外化为绝对“自我”的行动,比如不想与游客聊天等。调查发现,这类人少之又少。

在主客互动中,占据多数的是以“他者”为中心的东道主。他们会满足外来游客的好奇心,详细耐心告知游客西藏旅游景点、风俗习惯,甚至为游客普及西藏歷史。这类东道主本着热情好客的原则,使游客逐渐引导互动走向并取得互动主导。

以“自我”与“他者”互为中心的东道主,虽然会告知游客各种旅游相关信息,但他们在互动时对话语权很敏感。只要感受到游客话语中有一点不尊重,就可能结束这段互动。

5  结束语

在长达几周的实地调查后,结合互动理论观察光明茶馆主客互动,结合理论和实际,深入剖析光明茶馆的主客互动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1)主客互动之间存在博弈过程。

(2)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及身份的主客互动可以使互动主导权产生转移。

(3)特殊情境内的主客互动,通常由当地人率先引导外来游客走出阈限。

(4)调查显示,以“自我”为中心的游客远远低于以“他者”为中心的游客,而东道主多数以“他者”为中心。不乏“自我”与“他者”互为中心的游客与东道主,但数量较少。“自我”与“他者”互为中心的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互动,是最为推崇的互动模式。

(5)茶馆内,东道主承担着文化中介的身份,在没有利益交集时,双方互动较为公平。

参考文献:

[1](美)布劳(Blau, P. M.)著.孙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郑宝山.浅谈旅游社会内涵的界定[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405,408.

[3](美)瑟厄波德著.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63-80.

[4]陈璐,李勇泉.海岛旅游社区居民的主客互动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4):143-150.

[5]王建芹.主客互动的维度厘定与实证检验——以中国民宿行业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11):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