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2020-05-28 09:35郭宏满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生态建设面临耕地整体质量恶化、环境严重污染、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等重大危机。新时期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指导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思想,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当代启示

习总书记曾指出,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初有成效,但物质上的充裕,不能改变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只有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让人民生活在绿水青山之中才能满足人民幸福的基本需求。新时代,人民在物质上的空前充裕导致其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环境的优劣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关键一环。面对新矛盾、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应积极构建生态文明,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找到人与自然全面和解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全面实现持续可循环发展。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虽然马克思本人未明确提出系统的生态哲学思想,但是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生态哲学,值得我们认真研习。经过马克思主义各学派的分析总结,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主要包含如下内容:生态环境是人类载体,人的存在基础以及前进的道路是依托于生态系统;人类想象力来自于生态系统中万事万物以及生态本身,没有生态系统的存在,人类就没有存在和前进的物质基础,更不用说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人与生态是能够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全球气候产生了巨大变化,土壤和水体都受到了严重污染,地球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制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和自然环境的自我完善。在人类尚未出现前, 自然便已经历漫长的岁月,从本质上讲,自然人类的母亲,是承载人类生存的载体,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人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不管是从起源上还是从发展历程上, 人类都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产物。认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任务,随着人们对不断对自然改造的加深,这一行为逐渐成为人类与自然界的一种互动,两者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托。同时,人类社会结构的创立也和生态环境也有着紧密联系,即在团结协作的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完成了社会阶级分工的初次确立。社会的进步不仅是科技的推动,更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包容和关爱,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是社会稳步前进的保障;反之,我们对于生态更应如此,与自然和谐共生更是人类文明得以永续传承的关键。

二、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一)耕地质量整体恶化

当前,我国耕地的养分含量持续降低,土壤污染急剧增加,耕地质量严重恶化。首先,质量较差、产量不高的中低产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八成左右。其次,我国的60%的耕地存在着开发利用的限制因素,例如自然侵蚀、干旱缺水、土壤贫瘠等。再次,我国的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农药过度使用等都严重损害到了耕地的质量,加之部分地区过度施肥、农作物地膜长期残留等,耕地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在一些重工业发达的地区、城市周边以及交通干线附近,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都已严重的超标。又次,沉重的人口压力带来了耕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客观增加了水土流失速度,土壤治的理和保护赶不上破坏与冲蚀,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加大。最后,土地沙漠化也有扩大的趋势,即便数据显示局部地区的沙漠化面积在减少,但从整体上,荒漠化面积一直都在增加。

2018年开始的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约20%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以当前国家18亿亩耕地面积为基数来计算,约3.49亿亩耕地不符合国家检测规定。出现这种情况,既有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存在污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也有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没有生态理念,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还有农民农业知识不足等。具体污染来源有以下几点:第一,工业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灌溉农田造成土壤污染。第二,化工、矿山等行业排放的污水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同时部分矿山在开采中将废石和尾矿随意堆放,致使尾矿中难降解的重金属侵入土壤或沟渠,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第三,农民生产观念和技术的落后,致使土壤重金属元素沉积。部分含有汞、砷、铜、铅等元素的农药长期使用,引发重金属污染。第四,汽车的广泛普及,使车俩行驶所产生的各种污染快速加重,并产生了铅、锌、镉等元素的污染带,增加了耕地的重金属污染面积。

(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环境问题异常严,虽然党和政府加大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力度,开始控制全国环境恶化总趋势,很多地区的环境质量也有明显改善,但环境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依然很大,污染程度较高。部分地区环境质量一直在恶化,水、空气、垃圾、声音的污染触目惊心,环境总体质量一直下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以大气污染为例,大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粉尘和二氧化硫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的,最近几年,我国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年煤炭消费量在40億吨到41亿吨之间,煤炭消费依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力。随着煤炭消耗量的不断增加,给大气带来严重污染的二氧化硫含量也在逐年递增,现各地区酸雨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趋势。

(三)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我们党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但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资金投入存在缺口,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制度,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保证,而我国环保资金投入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没有充分激发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活力,存在着融资渠道不完善和资金来源狭窄等问题,环境保护资金基础不牢固。其次环境保护高端人才匮乏,习近平同志强调,千年基业,人才为本。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环境保护不断涌现新问题,而我国环保团队的整体科技水平较低,难以应对和解决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问题。最后,我国环境投资结构不合理。环境保护的投入主要用于治理工业污染、改善城市环保设施,对整体生态环境、农业水体污染和区域流域综合治理的投入较少。以污水处理为例,污水处理建设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长江中下游区域等,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投入明显不足。因此,环保投入的不合理性,更是降低了原本不足的环保资本利用率。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启示

(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明确表示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所表达的人、自然、社会和环境再生产思想,是经过实践得来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三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和谐共生关系。人类依托生态系统存在,人类的发展依赖于着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元素。根据我国当前生态环境治理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内生态建设的长期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出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内容,即自然恢复、人工治理。

第一,以自然为主角,注重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强调自然恢复。所谓自然恢复,是指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自然都有一定的自净和自我恢复能力,比如地表林草资源,被破坏以后,如果破坏不连续,经过一年或者几年的时间,地表植被可以自我修复,这就是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还未被破坏的自然生态进行保护,要注重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如划定自然保护区,在环境承载范围内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该保护区从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调整畜牧结构、提高区域内居民综合素质等方面着手,人类协助环境发挥其自我修复功能,积极进行生态保护。

第二,以人类为主角,综合运用科技、政策等力量,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地区开展靶向治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自然难以通过自我努力修复生态,必须借助人类的力量。人类通过运用行政手段、科学技术、经济杠杆等多重力量,修复自然环境,帮助自然恢复自我修复能力。以黄土高原为例,在历史和地理等多种破坏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地区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被打破。这时需要人类的介入,促进生态系统恢复。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通过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建梯田、护坡固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开展以人类主导,全面改进该地区自然环境。经过十多年的整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再现山川秀美、大好河山的目标基本达成。

(二)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人的本质的基础是实践,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必然表现在社会关系上,但这种社会关系也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现行的生态指导思想指出,生态系统的建立有其必然性和先天性,存在的规则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生态系统的存在规则同样要受影响,同时生态系统的规则必然影响人的行为,人类的行动必须遵守生态系统的法则。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调“先在自然”对社会前进的道路表现出一定的限制,人类和生态间所存在联系是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才能证实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和谐共处,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需要在这三者间寻求一个平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不可能停止,但在前进时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一观点早在中国古代就得到认可,蜀郡太守李冰尊重河水流动规律,运用自然力量、变害为利,建造了千年生态工程都江堰,解决了岷江水患,滋润了万亩良田。第二,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阻止人类追求进步,而是以保护促发展,走一条生态经济之路。袁隆平教授在尊重水稻生长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运用技术手段研制出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确保中国用占世界6%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

(三)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大力保护生态资源

马克思指出,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现实生活的物质基础,在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去改变现有的生态系统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系统存在一定规则性,我们也受限于它。马克思生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资源。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指引下,明确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性。首先,加强领导、科学施策,保护生态。采取强硬措施,坚决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猎杀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消除我国生态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其次,加强整顿力度,严格监督查处,构建便捷高效的防治体系,重点打击开矿采石挖沙等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非法收购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再次,创新管理机制和保护手段。通过生态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建设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资本循环和生态循环的统一中践行美丽中国战略。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满足新时代人民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开展卓有成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忠誠,是我国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重要一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引导人们科学的认识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推动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并给予人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引,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注重人和自然的内在统一和协调中发展,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为我们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对我国现行的生态建设指导思想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

[2] 蒋洪强. 加快推进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地,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J].中国环境管理,2016(06):1-2.

[3] 薛守琼.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99-100.

[4]冯婷婷.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6:5-6,17-18.

作者简介:郭宏满(1988.08- ),女,山东济宁人,喀什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