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离子导入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IL-1β、TNF-α、COX-2水平的影响*

2020-05-29 11:04戴丽莉余淑娇陈丽明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疗程

戴丽莉 余淑娇 陈丽明

(1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单纳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组织,刺激机体发生的炎性反应,该病多因高嘌呤饮食与饮酒诱发[1]。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上通常选取口服秋水仙碱以及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这些药物口服往往可能带来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的副作用[2]。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安全有效方案。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可以靶位治疗的一种新型经皮给药技术。它可以使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病灶,通过特定的生物和物理方法,使药物聚集和浸润在病灶部位,从而达到治疗作用[3]。该研究采用超声中频导药仪进行离子导入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探讨其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以期优化AGA的临床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该研究已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者中有男54例,女6例;年龄25~65岁,(47.13±4.13)岁;病程3d-8年,平均病程(1.36±1.61)年。对照组中男56例,女4例;年龄24~63岁,平均(45.71±6.28)岁;病程4 d~7年,平均病程(1.42±1.38)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有关痛风关节炎诊断标准[4]。(具体内容见参考文献),符合诊断标准中的6项就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首先需要患者同意配合治疗,并得到患者的知情。发作时间在48h之内的病程;性别不限制,年龄限制在18~70岁范围内。

1.4 排除标准

排除对治疗方案依从性差者;病情资料不全而会影响判断安全性者;对治疗方案中所需要使用的药物以及仪器存在明显的过敏反应者;近1个月有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者;非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患者;并发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病变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秋水仙碱(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842,规格:0.5mg),急性发作时首次口服1mg,每2h服1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随症状和病情斟酌加减用量,连续治疗7d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治疗组:首先将秋水仙碱1mg溶于3mL冷水中,再将含药溶液分别加入超声电导仪的2个贴片中,并应用超声导药仪贴片贴敷于关节肿胀疼痛处,电流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自行调节,每日3次,每次30min,7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1.6 使用设备

超声中频导药仪,仪器为沈阳市美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型号:MC-TD-01型;超声导药仪贴片:超声耦合剂贴片MC-TD-40型;

1.7 治疗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戒烟酒清,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动物内脏、海鱼海虾类海鲜、菇类等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多吃碱性食品碱化尿液;患者根据关节红肿热痛情况进行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关节受压和剧烈活动;要求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 000mL以上。

1.8 疗效评价

依据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该次研究中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以及无效,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经临床检测血尿酸值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血尿酸值下降程度明显。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为缓解或加重。患者的血尿酸值仍较高。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100%。

1.8 血液观察指标与检测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9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显示,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表2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相比较明显改善(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较,**p<0.01。

2.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而对照组中出现15例患者存在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烧心感、纳差等;服用丽珠得乐、康复新液等护胃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目前,痛风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以及生活的水平提高而明显呈现上升的趋势[5]。痛风最基本特征是血尿酸水平增高,长期食用动物内脏和海鲜、豆类等高嘌呤饮食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重要原因[9]。痛风性关节炎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炎发作,在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约12h达到高峰,呈进行性加重,患处关节以及周围皮肤红肿灼热,有明显的触痛感,严重的会引起关节的活动障碍和关节畸形,令患者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病变,其治疗的关键是抗炎。临床上,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通常使用秋水仙碱以及非甾体类对症抗炎止痛以及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虽能起效,最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临床上往往存在极大毒副作用,如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困扰患者,所以临床耐受性以及依从性极差,患者往往因为无法坚持用药而达不到相应的治疗效果[7]。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的应用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生物和物理方法,在患者病灶部位形成药物聚集和浸润,使药物经过患者皮肤直达患者病灶,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经皮给药技术,最终可以达到靶位治疗[8]。超声中频导药仪是综合叠加了将治疗药物通过电致孔、超声波、离子导入等多项技术的,最终实现程序化的定向、定速的靶位精确给药[9-10]。它可以促进药物分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的转运,皮肤和组织膜结构的脂质颗粒由无序向有序重新排列,产生潜在的可逆性的水性生物孔道,通透性增加,最终使药物粒子获得沿着声波传播方向运动的动能[11-12]。超声电导靶位透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给药方式,相对于传统给药方式有很多显著的优势,如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少等,是对传统药物给药方式的改进和补充。超声离子综合药物的作用,促使药物分子由胞外向胞内运转,使得部分胞内作用药物(如一些抗生素及抗肿瘤药等)的疗效得到大大的提高,并且不会破坏药物原有的性能,药物表达率得到明显提高。研究结果显示,超声离子导入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相比较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有1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以上结果均提示了运用超声离子导入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炎症活动,与药物口服组疗效相当,但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且安全,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为临床运用超声离子导入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提供进一步的循证医学依据。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疗程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
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