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活动的小妙法

2020-05-29 01:36邹敏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椅子佩奇小班

邹敏

本人一直在农村一线教学并且担任教导分班、分课任务,在幼儿园常常存在这种现象:大班幼儿的课争着要带,小班幼儿的课分不下去。由于本人带农村小班的时间较长,对农村小班的孩子比较熟悉、了解,也有一些小小的经验,在这里很愿意和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获益。

1 提前布置好班级的环境及区角,让幼儿有活动的空间

要想让小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小班的老师可要注意了。因为小班的幼儿刚入园,没离开过家人,对幼儿园的生活还不习惯,有一定的恐惧感,这就要求我们小班的教师要精心布置好班级的环境,让幼儿入园后找到家的感觉,消除恐惧感。

1.1 首先,班级的整体环境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布置得有趣、温馨

小班的幼儿大部分没离开过家人,对新的环境有恐惧心理,所以小班的班级环境要布置的温馨,让幼儿有家的感觉。如:现在的幼儿对动画片《小猪佩奇》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布置小猪佩奇的一家及动画片中相关的故事情节,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次,我们的小班我就和配班的老师根据小猪佩奇中的《看牙医》用旧纸袋和一次性塑料杯子设计了佩奇和弟弟乔治共同看牙医的情境过程。等小班的幼儿由家长一带入班级,有的就高兴的大叫:“看,小猪佩奇!”还有的跳过去说:“还有乔治、猪爸爸!”更有的让家长抱着响摸一摸并说:“大象医生!”有两个口语表达稍强的幼儿还争论说:“检查的时候佩奇佩奇先来的,她怕弟弟乔治害怕。”“不过,乔治也很勇敢,他也坚持检查完了。”……孩子们围绕着墙饰自然而然的聚在一起探讨起来,不一会儿,相互之间就熟悉起来。这时,我趁机介入进去,指着发言最积极的一个小男孩说,你说得真好,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可以,我叫xx。”这名小男孩被我一夸,高兴的抬起头对我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姓名。“我呢,叫xx老师”我也作了自我介绍。“我叫xx”、“我叫xx”“我叫xx”……其他的孩子一见争先恐后的自我介绍起来。这样一来,孩子们对幼儿园就不会害怕,对班级充满了好奇感、新鲜感、熟悉感。

1.2 其次,班级的区角也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布置得易操作、易配合

小班的区角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布置得易操作、易配合。因为小班的幼儿刚入园都是在家人的陪同下进入班级的。他们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蠢蠢欲动。总想这儿摸摸、那儿动动,但又不想离开家人的陪同。怎么办?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好玩的天性!把区角布置得易操作、易相互配合,这样他们就能很快和同伴熟悉起来,也就能喜欢幼儿园、喜欢班级、喜欢老师。如在一个大的区角放几个双人骑的木马,让刚入班的幼儿刚开始,在家人的陪同下单骑木马,渐渐地和喜欢的幼儿配合骑,然后老师适时的介入再互换。这样,他们在愉快的玩耍中认识了新同伴、熟悉了老师。还有多人组合的建构区,让幼儿几个人相互配合搭一搭自己喜欢的图形,都是小班幼儿的最佳选择。

2 其次利用家长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学名

小班的幼儿没入园时,在家大概每个幼儿都会有一个小名。如:丫丫、毛毛、蛋蛋等。但在入园报名时,往往又是一个新名字(也就是学名),这个名字对幼儿来说是陌生的,农村的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大多数是爷爷、奶奶,他们不知在幼儿入学前应反复和孩子沟通,让他(她)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名字。老师想熟悉孩子,只能点报名表中孩子所报的学名,往往,点了五个,能有一个孩子有回应就不错了,这时,新老师会很着急,有的需要两个星期、更有的需要一个月下来才能把班级中孩子的名字熟悉完。这样,势必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怎么办?有经验教师会这样做:在家长在园的第一天,就会利用家长,告诉幼儿你们有两个名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家会喊你一个名字,在幼儿园老师又会喊你另外一个名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做一个小游戏:先让家长告诉你,老师会喊你什么名字,等会当老师喊你另外一个名字时谁能大声的答应,就给予谁进行点赞奖励。这样最多三到四遍幼儿就能记住自己的学名,老师也能很快就熟悉幼儿的名字了。另外,还要请家长回家后多多喊孩子的学名,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两个名字都同样熟悉。

3 接着利用家长配合游戏情境,让幼儿快速找准自己的座椅

刚入班的前几天,小班的家长都会在班级中陪伴自己的孩子。幼儿的座位是临时的,有时有的幼儿上午在这儿坐,下午又会在那儿坐,这常常令没有经验的教师很头疼,她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让幼儿尽快找准自己的座椅。怎么办?可以利用家长的有利资源呀!教师先把每个小班的孩子安排好座椅,让幼儿先记住自己的座位。然后请家长配合,也记住自己孩子的位置,接着,告诉孩子:老师说跑,幼儿就跑到自己喜欢的区角中,听到铃鼓声就跑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并请家长监督,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找准自己的小椅子,错了,就换过来,对的幼儿给予精神上的奖励。这样,最多三次,幼儿很快就能又快又准的找到自己的座椅了。

4 然后利用家长教会幼儿正确如厕,学会自理

农村的小班幼儿,因为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们在孩子们想如厕时,不是教幼儿进入卫生间正确的如厕,而是随便找个地方帮孩子退裤子,大、小便后,再帮其把裤子提起来。这样以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就会不习惯幼儿园的卫生间,也就不会正确的如厕。怎么办?有经验的教师会充分利用家长在班的有限时间,教会幼儿正确的如厕,学会自理。如:教师可以把家长分两至三批带自己的孩子们入厕,教师请家长和孩子们看着教师先帮一名幼儿如何正确的蹲便池、如何退、提裤子。然后,再请一名自理能力强的幼儿正确的示范,最后请剩余的幼儿自己练习蹲便池、退、提裤子。这样,反复练习,相信,一个上午的时间孩子们都会自己正确的如厕,学会自理(当然,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教师可以帮忙)。

5 再次,利用幼儿喜欢的图饰、找准自己的小茶杯、小毛巾

农村的留守幼儿在家,大多数不会单独一个人一个杯子喝茶、一条毛巾洗脸。老人们会随便拿家人的一个杯子、一条毛巾给孩子们喝水、洗脸。但,入园后,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小茶杯、小毛巾,认领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多花一些心思,让幼儿尽快的正确认领自己的小茶杯、小毛巾。怎么办?好办!让孩子们每人说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图饰,如(佩奇、乔治、猪爸爸、猪妈妈、大象、小兔子、花儿、树木、家具等等),贴在小茶杯和小毛巾上,这样,幼儿很快就能正确的认领出自己的小茶杯和小毛巾了。

6 充分利用幼儿的“童话”心理,摆椅子、上椅子

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刚开学,幼儿还不知道在游戏时把小椅子随手摆放在桌子下面,以利自己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还有每天放学后,打扫班级卫生,光是把幼儿的小椅子摆放在桌子上就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如何引导幼儿让其“帮忙”又能练其自理呢?这里,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充分利用幼儿的“童话”心理,摆椅子、上椅子。可以以“童话故事”的口吻告诉孩子:“我们的小椅子工作了很长的时间,它也要藏起来休息了(让幼儿随手把小椅子摆放在桌子的下面)”、“放学了,小朋友们要回家休息了,我们的小椅子也要上床休息了(让幼儿随手把小椅子摆放在桌子的上面)”。这样,每当教师提醒“藏起来休息”时,幼儿就会自动把小椅子摆放在桌子的下面,而当教师提醒“上床休息”时,幼儿就会自动把小椅子摆放在桌子的上面。这一难题,是不是也解决了。

7 利用游戏引导幼儿正确的排隊

幼儿刚入园,要想尽早排成理想的队形,还是需要教师一定的经验及心思的。如:可以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先找两名能力特别强的幼儿当火车头。接着按幼儿座位的前后(或自己喜欢的玩伴)依次拉着衣服成“火车”状。让幼儿记住自己前、后幼儿是谁,然后松开手,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听到铃鼓响,再排“《开火车》的游戏,刚开始,“火车”开着、开着就“歪了”这时,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强调“火车不要歪,否则会出轨道的,很危险”。反复两至三次,就会尽如人意,排成理想的队形了。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遇到难题静下心来多动动脑筋,时间一长,班级的管理经验就会更丰富,那么,再分你小班的教学任务,你就会欣然接受并且觉得乐趣多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碾盘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椅子佩奇小班
我家有一只佩奇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爱思考的小椅子
佩奇换零钱
我看见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在熊的家里
神奇的小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