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类专业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0-05-29 01:36陈江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学模式

陈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熟,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模式可以在基于互联网+模式下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教学,在课堂上引进现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课上交流互动,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与社会发展相连接。本篇文章通过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实行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并且为其他院校提供发展思路和一体化模式的发展理念,从而整体上提升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是依赖于信息技术发展而发展的,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资料、整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将教学视频、学习任务或者课后巩固的练习题上传到教学端,随后学生就可以通过登录学校网站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在教师端对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情况实时了解。有条件的以及“三通两平台”建设不错的可以如上这样处理,但有些条件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可以借助微信、QQ等平台进行,这都是线上教学的内容;线下教学就是传统上的课堂教学,艺术设计类课程一般通过项目式教学,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本着够用为度原则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点,通过讲练结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或者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得知识点或具体操作作重点讲解示范,本文通过研究浙江省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实行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对整个高职艺术类专业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做出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1 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高职院校生源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构成较为复杂,学生之间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教育差距比较大,包含了对口职高学生、中专中职学生、普通高中生三大类群。高职院校的学生较之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所以他们的逻辑思维比较活跃、更注重个性化发展、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水平方面比较差,他们的文化基础差,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控能力较低,课上更容易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等。由此可见,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态度还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自我意识更强,更注重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更大,所以艺术专业课程更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发展,保证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1.2 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传统教育模式,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老师讲解和老师主导,学生在课上只是在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为学生布置或多或少的课后作业加强对本次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却没有有效的交流途径,长此以往学生不会的问题越堆越多,就会对于学习产生厌倦,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部明确要求进行教育改革的环境背景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行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仍然无法完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还是处于被动状态,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没有得到充足的体现。另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由于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学生和教师的教学信息不能做到一致化,这就会对学生的学习进度等产生阻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这种模式下学生就会片面的追求分数和成绩,忽略了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通过以上对于高职院校生源以及教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当前已经提出了教育创新性改革,但是当前阶段任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师还没有将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引进课堂,没有及时改变教学策略、转变自己的课堂地位,学生也没有在改革的潮流中尋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没有完成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接受知识的转变。将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引入高职院校是深化教育创新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意义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改革,导致社会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微课堂、翻转课堂、“弹幕教学”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知识的对等性,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课堂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身份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参与课堂教学进展;教师从以前的课堂主导者逐步变为课堂和学生的指引者,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通过研究发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实践意义:

2.1 一体化教育模式下教学资源更具开放性

传统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中教学资源和教学渠道相对狭窄,但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了国界、语言、学校、专业等限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更加方便快捷的教学服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严格筛选后进行重新分类组合后实现的资源共享,把纸质的教学资源转变为在线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象,为促进教学公平作出贡献。

2.2 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查阅资料、观看课程视频等,也可以通过观看回放补回自己漏掉的课程或者对自己不了解的知识进行反复观看,另外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讨论找到答案。一体化教学不受时间与地点的约束,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性。

2.3 一体化教育模式下更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学习效率

一体化教育模式是依赖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增加了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课本和纸质资料不再是唯一途径,网络上海量的教学资料、教学视频以及专业课程培训实践等资源逐渐替代了纸质资料,既可以节省空间也能实现永久保存查阅。在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在高职艺术专业的创新实践

3.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对课堂上要讲的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较简单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速度。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布置下节课的课堂内容,为学生课前预习界定一个大概地范围,帮助学生能够高效的预习课堂内容。以广告专业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在教学端或微信、QQ等平台布置预习作业,包括收集近几年的专业水平较高或者自己认为创意较好的本课程设计案例,通过对这些视频或者图文型案例的学习,让同学写一些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或者自己的一些创意。另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端布置一些该课程的基本概念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和设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专业人员或老师进行在线交流或在网络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找答案。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备课,减轻自己的压力,条件成熟的也可以在教学端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展,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在课上对一些易错点和重难点进行专项讲解。

3.2 课堂深度学习

一体化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育的中心和主体是学生,学生要更加主动地接受知识,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和服务者。一体化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育方式主要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该堂课的大概教学内容,给出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或任务,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任务的大小选择个人或者小组等形式完成任务。在学生得到答案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对这些答案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讨论找出其中观点不同的结论,对观点进行分析之后得出最合理的结论以及其他结论中的不足和原因。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或者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重点分析,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印象,归纳总结该单元课程的重点知识。例如,在学习广告专业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对某些项目案例进行专项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课上自由组合,以3-4人为一组,小组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设计作品也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一些经典案例作品。在课堂开始后,学生要对自己组设计作品的背景以及作者想表达的内涵进行资料的查阅,在了解这些基本的设计背景之后,学生就要对设计作品中作者所使用的设计思路、设计手法或者一些颜色的搭配、各板块内容的排版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写一篇报告,报告中要包括分析设计作品所得的一些结论还有自己在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创意。在整个课堂学习中,教师只要在学生思路卡顿时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在课堂结束前整理总结学生的思路,为学生讲解一些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自己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

3.3 课后拓展与提升

课后的拓展与提升有条件的也可在教学端完成的。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学习完成后,为学生布置一些巩固性的练习,布置的内容最好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或者选择一些形式、题材比较新颖的设计主题,这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课程为例,在布置课后拓展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使用的水杯或者家里的体验感比较好的家具等设计一个创意图形,并在交流平台上提交自己的作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之后可以开展一次小型的评选比赛,邀请一些行业人员、优秀教师和学生参与评比,最后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并进行讨论,同时在过程中再抛出相应的知识理论,深化学生的理解。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帮助学上在课后也能巩固知识,随时随地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

3.4 課程考核

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考核可以采用课堂表现和课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的视频、线上作业、线上测试等完成度以及完成水平,课上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态度,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以及讨论结果;课后考核是指在本次课程结束之前学生提交的关于自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的观点和理解,可以是整体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看法,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布置一次线上或线下的考核,考核内容是对本课程全部重难点的概括总结,课后考核是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总结,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考核中,课堂表现的比例更大。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的课程考核标准基本上是:学生期末总成绩=课堂表现+课后考核=(课后作业30%+课堂讨论20%+学习态度10%)+(学生出勤5%+报告水平20%+期末测试15%)。这种不以最后一次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的自由化、个性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实行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更加肯定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可操作性以及实践意义。线上教学可以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沟通,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线下教学是对线上教学的补充和辅助,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线下课堂中,学生能够拨开线上学习中的谜团,通过教师讲解和小组交流讨论解决自己理解不了的知识。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课堂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可能。

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课题《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艺术类广告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80754。

(作者单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