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背景下幼儿的主动学习

2020-05-29 01:36徐豪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节事物创设

徐豪

STEM教育即通过有效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四门学科有机整合,以培养幼儿探究精神为目标,以科学技术为辅助手段帮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来自于生活,通过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人群直接接触而获取相关经验,获取相关知识。此外,幼儿在这一时期虽然对周围事物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思维能力及认知水平有限,也就导致了无法有效地通过探究,自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答困惑。而在STEM教育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旨在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引导幼儿主动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及现象,并在STEM背景下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究及解决,这不仅可以弥补的幼儿在动手实践能力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促进幼儿更主动有效地进行问题的探索、知识的学习。

1 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的是较为直观的知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乐于去模仿大人的模样去使用某一些物品,并以此来获取生活经验,如在学习某项技能时,幼儿往往先使用眼睛观察,再进行多次模仿实践,最终掌握技巧。而幼儿对于STEM模式并不熟知,教师在教学中若只是向幼儿灌输STEM的相关概念,幼儿也只是觉得有效新奇,并不知道这一概念下对学习及创新的启发意义是什么,就比如幼儿在学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若是只是一昧地讲述两力学这一方法原理,幼儿不仅会对具体的操作方法产生困惑,同时降低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因而在STEM教育中,教师要有效运用相关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有意识的、自主的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索,通过自觉参与实验设计自主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同时,教师在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总结得出最终结果的一系列过程中教师都要加强引导,帮助幼儿解答困惑,以此来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及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探究豆芽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豆芽从何而来”这一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再引导幼儿通过实践观察,发现豆子从发芽到变成豆芽的全过程。

2 创设有利的探究环境

有利的外部环境是保障STEM教育模式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开展STEM教育活动时,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更加宽松、更加自由的环境中更有效地激发幼儿求知欲,在更加丰富的活动情境中开拓幼儿的思维,因而教师在开展STEM教育时不仅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同时还要创设与幼儿实际生活衔接更加紧密的外部环境,提供有利于幼儿展示自己的平台、有利于幼儿发挥其创造性的外部支持空间。

首先,创设有利的探究环境,教师应更多地从幼儿的立场及认知水平出发,提供便于操作、种类丰富多样的外部拓展空间,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户外拓展活动时,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乐于跑跳运动等,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活动的“自由屋”,幼儿在这一区域内可以沿着地上的标志指令做跑、跳等动作,进行创造性游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形状辨认的由多边形构成的外部活动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精神,在幼儿进行相关活动时事先对事物的用法及操作步骤不做过多地透露,而是让他们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及主观意愿自由开展探索活动,适时适宜地给予指导。

其次,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要依赖于外部环境中的物质条件,他们对周围存在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丰富的材料供给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易于吸引幼儿注意力,在更新奇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并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专注而又深入的学习,为他们的探索欲提供物质保障,帮助其有效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例如在教学中,为了提供更加全面的材料供给,根据幼儿的心理及年龄特点为他们准备相应的工具箱,工具箱中涉及测量的工具如卷尺、量角器、三角板,观察类的工具包括放大镜等。准备充足的的工具材料为幼儿进行有效探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这也是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 优化活动环节

优化活动环节是保障STEM教育有效进行的基础,而优化活动环节,教师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出发。其一是有效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及分析,幼儿只有自主参与问题的提出才能积极地参与实践环节,根据所提问题展开探讨及分析。例如针对于小鸟觅食这一现象,为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以观察小鸟进食这一过程为切入点,进行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小朋友们,我们都是用嘴巴吃饭,那么鸟儿吃東西的时候使用的也是嘴巴吗?”幼儿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便会生发出新的问题,如:“鸟儿的嘴巴在哪儿?”“鸟儿是如何进食的?”等等,这样即达到了活动目的,又为活动环节的开设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更有效地优化活动环节,教师要注重思维的启发而非知识的授予。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经验学习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往往会延伸到幼儿日后的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幼儿逐渐学会独立自主地探究生活中的事物或某一现象。在活动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幼儿,引导其自主探寻事物的本质,并有效结合身边的现有资源及工具主动探究,通过活动环节的设计来有效解决问题。

最后,要保证STEM活动的完整性,除了发现问题、设计活动过程外,其中更为重要的还有实际操作环节。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幼儿在实践之中可以有效观察事物的现象,并且在兴趣的驱动下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收获更多的知识,例如同样在“鸟儿进食”活动中,通过给小鸟喂食及观察,幼儿就会发现原来鸟儿啄食主要依赖于它们与生俱来的喙,以此产生后续的研究。

4 扩展STEM教学领域

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学校作为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只能作为某一方面的知识来源。学校的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幼儿很多知识还要借助在生活中实践获得相应的经验,因而要想有效提高STEM教育的有效性,加强STEM教育的渗透,还要有机结合家庭及社会等多个领域,创设有利于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环境条件,通过将各个领域有效结合,统筹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支持。例如在开展STEM活动时为了更好的加强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与交流,可以创设相关的亲子活动,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情感支持,以此促进幼儿更主动、更积极、更自信的参与实践环节,并通过这一平台让STEM能更好地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之中,让幼儿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中不断创新、勇于探索、解决问题。

5 结语

基于STEM背景下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自觉地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质量,引导幼儿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幼儿的兴趣点,创造更有效的外部环境,优化活动环节,建立和谐合作的家园生态圈,为幼儿能充分展示自己,增强其学习能力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文章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TEM背景下幼儿园小牛顿探究活动游戏化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8/02/340)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

猜你喜欢
环节事物创设
创设未来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单独中的洞见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