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开展

2020-05-29 01:36李佳霖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气息声乐教学质量

李佳霖

所谓的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一种音乐的形式,简单地说就是以声带为主,配合着人的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来发出悦耳的、持续的、有节奏的声音,也是声乐教学中的一项难点教学内容。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从当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多角度入手来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做出贡献。

声乐课程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学科,但是,从当前的声乐教学现状来看,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该课程的作用也没有得到最大化发挥。所以,为了改变当前的现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声乐课堂的学习积极性,更为了确保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从以下三个大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的声乐技术、情感得到锻炼和培养。

1 当前声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学前专业的音乐教师,要想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当前影响这门课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因素,这样才能对阵下药,才能真正为高质量课堂的实现做好前提性工作。那么,当前声乐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教学方式上的问题。众所周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是要步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的,学以致用是我们要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我们常常采取的还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状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也缺少参与和体验,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记住了一些乐理知识,演唱技巧并没有得到培养,渐渐地就形成了当前的现状,即:学习兴趣差,参与度低。

其次,教授内容上的问题。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的声乐教学内容过于“成人化”,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所教授的内容过于注重一些名曲的学习,比如:《月之故乡》《思乡曲》等,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将来所要教授的对象是幼儿,这些名曲是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听和学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要“儿童化”一些,以为将来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最后,情感上的问题。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在我国教育中贯彻落实多年,但我们还是注重声乐教育内容和技巧上的教学,并不注重情感的体验,但是,对于声乐教学来说,情感的体验和感受是必不可少的,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声乐的基本知识。

以上几点是当前学前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为了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我们可以结合当前声乐教学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以确保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2 多角度提高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明确了当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具体的改进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即:

2.1 从技术入手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声乐教学中的演唱技巧的学习是基础,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但是,该如何让学生掌握声乐的演唱技巧呢?在笔者看来,我们要改变当前的讲和练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体验中提高声乐的学习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气息的训练是学生进行声乐练习的基础。这一点的明确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训练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过于注重技巧的掌握,忽略了基础的训练,导致很多教学方法都无法正常开展,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气息的训练入手,以逐步实现提高声乐教学的目的。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快速数数的方法来练习一些气息,所谓的数数法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气息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快速数数,以达到快速呼吸换气训练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音量不宜太大,但要有节奏,不要刻意进行呼气和换气,保持正常的节奏,这样才能确保气息得到锻炼。当然,除了这一方法之外,还有闻花法、打哈欠法等对学生进行气息的训练。总之,在培养学生声乐教学的技能时,气息的训练是基础,也是影响作品表演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二,字正腔圆。除了气息练习之外,还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咬字发音的问题,而且,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字和声是声乐表演中的内在要求,也是直接关系着演唱的成败。所以,在培养学生声乐技能的过程中,我们的练习要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比如:在字尾发音的训练中,我们要注意咬字、吐字的练习,因为字尾的发音不准直接会导致表演中出现混乱词义、错误表达内容的现象。如:在教学《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时候,如果学生发音不准就会出现押韵的问题。当然,除了这一训练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字的声调训练等,这些也直接影响着声乐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要注重声乐技术的教学,要改变简单讲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声乐课堂中的主体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质量,才能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好保障。

2.2 从情感入手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随着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教学的融合,一线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声乐技能之外,还要从情感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情感,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所表演的作品能够感染到观众。简单地说,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是不能从专业角度给出音乐技巧方面的评价的,大多数还是从情感入手,通过表演过程中的感情来进行评价的。所以,我们不能做没有感情的演唱机器,而应该从欣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入手,在懂欣赏,会表达的过程中感染他人,这样也能为我们将来的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做好保障。那么,我们在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该如何注重情感的教学呢?

第一,读歌词,明确所表达的意思。歌词是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学生对歌词大意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声乐表演中情感的展示。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并尝试在“阅读理解”中明确歌词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比如:《我爱你中国》这一作品,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首先就要从歌词入手,引导学生去感受歌词中所表达的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反之,如果学生理解不了歌词中所表达的那份情感,则不能在演唱的过程中表达出来。不过幼儿阶段的音乐作品歌词要相对简单一些,我们主要是分析其表达的节奏。比如:《我爱我的小动物》这是幼儿园学习的一首作品,歌词很简单,除了要让学生懂得爱护动物之外,就是要演唱出声音的放松,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情感鉴赏能力。

第二,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在很多音乐作品中,他的背后故事会让演唱者更加能够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这对作品的呈现,对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形成打好基础。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除了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之外,我们还要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策略,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声乐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为我们的学生将来是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将所学知识传递给他的学生的,只有他们真正懂得声乐教学的意义,真正掌握了声乐教学的技巧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气息声乐教学质量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