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2020-05-29 01:36钮方慧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辅助多媒体信息技术

钮方慧

信息化环境所表现出的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卓越效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此围绕幼儿园阶段的信息化阅读能力教学展开探讨,分析幼儿在信息化环境下形成的早期阅读能力。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信息技术在培养早期阅读能力上表现出的优势、阅读材料的选择、幼儿早期阅读特征等的相互联系,为幼儿教学中如何借助信息化环境有效的培育早期阅读能力找到最佳路径。

1 信息技术对培养早期阅读能力的影响

在教育幼儿早期阅读上导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获得了授课教师的普遍认可,直言幼儿教学中信息技术表现出强大的作用,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滞后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未能使信息技术在大范围内发挥优势。

在观摩阅读课上信息技术辅助时,获悉问题的存在并非局限于信息技术辅助,还存在于其它参与主体中。具体反映在:首先,教师认识不清。对于早期阅读的核心内容、概念、目标以及具体的含义,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明白。其次,幼儿缺乏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导入信息技术辅助时,教师却还是手持书本讲故事给孩子听,甚至连书都没有,完全忽略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通常故事主題往往非常抽象,与现实中的幼儿生活经验有很大差距,离开了信息技术多样化的介入,很难激发幼儿产生阅读兴趣。其三,没有做好读物管理,读物摆放没有得到及时的整理,因此无法调动幼儿的读书欲望。其四,与幼儿缺乏足够的互动。阅读课上一直以老师讲为主,幼儿无法同步翻看书上的内容,仅仅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翻动书页。没有信息技术辅助,加之互动不足,自然影响了授课效果。其五,思维拓展性不足。由于缺乏阅读资源,幼儿无法真正的实现阅读,失去了阅读课的意义变成了故事课,加之缺少质疑、反思以及脱离了生活,也不能发挥训练思维拓展的价值。

在教学观摩中还获悉到,部分导入信息技术辅助的阅读课程,同样不能避免问题。具体反映在:首先,不具备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从笔者目前的工作环境来看,虽然会自行制作课件的教师较多,一般都能够做到简单的超链接、或者基本的动画效果,但是如FLASH、互动视频等这些技术运用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在一些教学后者备课上,如果能运用上这些技术,再适当加工润色,效果就会更加明显。此外,有时候课堂上缺少互动,而且在播放设置和思维及推理的培养上完全缺失,造成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未能真正实现 “辅助性”。其次,缺乏信息技术阅读的优良环境。大量的多媒体投影仪被长期闲置。基于师资队伍低下的信息素养与应用水平,无法展现信息技术特色及优势,在教师及家长引导缺位的情况下,仅靠反复循环的动画片,并不能起到引导孩子阅读的作用。

2 信息技术在培养早期阅读能力上的突出效果

开展早期阅读培养,一定要围绕幼儿形象思维来设置阅读课程,建设与其积极性和热情相契合的课程,因此在选择阅读素材时,要强调投其所好,从幼儿的好奇心上着手。应当选择一些生动的,与生活密切相贴的素材,并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性的素材内容,转换成能够让幼儿形象性思维可以接受的内容。基于此,部分教师作了探索。借助信息技术,将直观生动、充满童趣、新颖特别的画面展现在孩子眼前,构设出趣味感十足的阅读空间来吸引孩子投入其中。概括来讲,应满足如下几点:首先,生动、直观的内容能够更好的刺激孩子的阅读细胞。以图文结合、声像同步的二维形式展示,同时产生多种感官刺激,更容易唤醒幼儿的阅读潜质,从而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以实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其次,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通过动画、放大、点读、暂停等功能的操作,加深师生间的互动反馈,更加轻松的完成阅读理解。其三,通过虚拟情境的构建,带着孩子的思维向深处和远处延伸。如部分课件加入了匹配的阅读情境,从而与生活构成了交集与互动,丰富和扩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其四,促进了幼儿的阅读扩展能力。通过教师有意识的阅读引导,为孩子们打开新的知识领域,极大地促进了阅读扩展性。故而,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阅读教学,能够促进教师回顾和审视以往固化的思维和教育策略,通过持续的反思与改进,形成与幼儿身心健康相适应的早期阅读能力培育方案和路径。

3 幼儿早期阅读特点及对应素材的选择

针对幼儿阶段进行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应基于该阶段幼儿的阅读特点,广泛地借助信息技术,搜索与其阅读特点相符合的素材,并培育和引导其自主阅读习惯及能力。

从语言能力的角度来讲,幼儿所掌握的词汇量很少,很难表达复杂的语言及句式。故而,在选择阅读素材时要尽可能的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幼儿通过阅读提高语言能力。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讲,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形象化的阶段,并不具备抽象的逻辑思维。故而,在选择阅读素材时要尽可能的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形式化,促进幼儿在阅读中发挥更多的感官作用。

从理解能力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分析水平,还是综合概括水平,幼儿均处于较低水平。故而,在选择阅读素材时应当强调形象性、互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创造性,使幼儿能够在阅读中,提高综合能力。

从记忆能力的角度来讲,由于幼儿的记忆大多依靠感官刺激与参与。故而,在选择阅读素材时要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对幼儿形成多感官刺激,从而使其萌发阅读兴趣。

4 幼儿阶段如何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在幼儿阶段,养成阅读兴趣是促进和提升阅读能力的心理驱动因毒素。基于信息环境,怎样培养幼儿持久的阅读兴趣?简单来讲要从如下方面抓起,首先,阅读环境。自从多媒体教学诞生以来,授课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构设了一个内容丰富、趣味十足、直观形象的阅读环境,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创造了空间条件。以图书选择来讲,涉及的兴趣面和可供选择的种类更为丰富。

以课堂教学来讲,由于Flash 、PPT等软件的课堂介入,实现了学习内容的生动化、立体化,各种电子书、课件、光盘、视频等阅读辅助工具,共同构建设了动态的阅读空间,不仅迎合了孩子的特性,并且符合其该阶段的阅读能力特点。例如,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声效技术,让幼儿实现用心去倾听。对于大自然来说,是用一个丰富多彩声音的世界,充满奇幻,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容易吸引到他们注意的。利用多媒体软件向他们播放雷声、雨声、鸟叫声、风声、水声等等,他们就会自觉地用心去倾听,去模仿,这时候可以鼓励幼儿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感受。

其次,阅读材料多样化。减少和杜绝情节繁琐、篇幅过长、文字比例较多、直观性不强的阅读素材。考虑到幼儿的生理与身心接受能力,如果阅读此类材料,不仅容易走神,而且不利于师生交互。故而,科学适宜的素材选择,应结合幼儿年龄,强调阅读内容的生动性、连贯性和形象性。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艺术性充足的阅读内容,从而增强幼儿的兴趣。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适宜幼儿的生活化、多样化、形象化的阅读空间,同时选择与其年龄相符的阅读素材,并结合多媒体信息化辅助手段,必然能够多感官的刺激幼儿阅读兴趣,以实现增强阅读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菊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辅助多媒体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