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班幼儿学习行为观察及教师干预策略

2020-05-29 01:36王婳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错误事情

王婳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幼儿阶段的教育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其他的教育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教师是比较重要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应该对于幼儿的学习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及时的做出干预,尤其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幼儿的天性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然后在平时的学习观察中及时的对幼儿做出来反馈,并且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最后,教师也应该培养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幼儿能够全面的发展。

幼儿对于周围的环境认识是比较少的,大班的幼儿心智逐渐的开始发育,正处于一个探索学习的阶段,对于未知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这一个过程中,幼儿是在不断的学习的,但是因为幼儿没有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去做,什么事情不能去做。就很容易受到一個错误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干预,帮助幼儿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掌握更加专业的观察技能,并且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合理且有效的干预。当幼儿教师掌握了这一种观察的技能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有方向性,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

1 营造和谐平等的幼儿教学环境

很多幼儿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幼儿能够学到什么,在课堂上也只是一味的去引导幼儿跟着自己讲解的内容去学习。其实这一种幼儿的教学课堂是比较偏小学化的,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是压力比较大的,而幼儿又是很容易被情绪所掌控的,容易造成幼儿厌学的情况发生,更加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在幼儿阶段是要鼓励幼儿能够去发扬自己的天性的,让幼儿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和学习的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努力的去营造一个和谐和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幼儿愿意主动的参与进来,并且自发的进行探索和学习活动,教师就能够对于自己班级里面的幼儿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例如,区域活动是幼儿阶段的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放手让幼儿去自由活动,只有当幼儿发生了矛盾之后才会进行干预。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种活动的方式是很难让幼儿得到锻炼的。比如,有些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沟通中是比较不友好的,经常用命令和强调的语气去跟其他的幼儿沟通,很容易发生矛盾。但是幼儿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所以,当出现了这一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的告诉幼儿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让幼儿知道正确的交流方式。另外,在教师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说话的方式,尽量让幼儿能够感觉到自己对于他们的关爱,让幼儿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语气带给自己的不同体验。当幼儿做出改变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及时的鼓励,并且充分的记录下来幼儿对于鼓励或者是表扬的不同反应,知道那一种奖励的方式对幼儿更有效果。

2 及时的反馈

很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的时候一般只是会记录下来,在特定的时间段一起去告诉幼儿,认为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反思自己的行为。其实,因为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可能对于发生过的事情记忆不是很清楚,教师若是等到事情发生了之后再去提醒幼儿的话,幼儿很可能已经忘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或者是曲解教师的意思。对于幼儿反而会产生一个比较负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教学评价,让幼儿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学习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教师在当场指出来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幼儿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让幼儿能够知道自己到底是错在了哪里。

例如,在教师教给幼儿画画的集体学习的课堂上,很多幼儿可能会随着自己的想法去画画,甚至有时候会直接画在桌子上面。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在发现了之后就应该及时的去提醒幼儿,告诉幼儿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要爱护公物。而不是等到下课的时候让幼儿做出反省。教师在提醒幼儿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方法,不能让幼儿觉得自己是在被批评教育,而是让幼儿能够认识到自己为什么犯错误,自己若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教师应该让幼儿学会去往长远的地方去思考,而不仅仅是被眼前的现象和感觉所迷惑。若是经过了教师的多次提醒之后,幼儿仍然犯同样的错误的话,教师就应该对幼儿进行单独的谈话,让幼儿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是及时的联系幼儿的家长反应情况,在更加了解幼儿的情况下解决幼儿的问题。

3 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同时也是可以锻炼幼儿表达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生活必备的技巧之一。但是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这一点。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幼儿能够尽量的去多接触和认识自己的同学,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促进幼儿之间更好的交流,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对于幼儿的了解,将幼儿分成合作活动的小组,确保每一个活动小组里面都有一个比较活泼的幼儿能够将氛围带动取来,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

例如,情境扮演是幼儿阶段的教育中经常开展的游戏之一,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一起组队去进行情境扮演。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的参与进来,教师可以制定一些比较简单且有故事情节的小短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剧本跟自己的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表演。但是有些幼儿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是比较强势的,就想要让其他的幼儿来服从自己的意见,而有些幼儿是比较没有主见的,只要是别人说出来的话,不管对错都去听从。这两种交流的方式对于幼儿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当教师发现了之后首先就可以让幼儿去观看一个正常的交流状态,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犯了哪些错误,另外,教师也可以告诉幼儿正确的交流方式,让幼儿能够学会去尊重他人以及拥有自己的主见。

4 培养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

幼儿因为经历的事情很少,所以在遇到了事情之后就容易产生慌乱的情绪,可能导致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也容易让幼儿养成容易急躁和暴怒的性格。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将培养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重视起来。当幼儿有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之后,就可以轻松的应对自己在生活中,或者是课堂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教师也可以使用讲故事的形式来给幼儿更多的启示,当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询问幼儿的想法,然后再提供正确的解决的方式。教师也可以指出幼儿说的错误的解决方法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幼儿能够引以为戒,帮助幼儿能够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因为幼儿都比较的天真烂漫,对于规则的理解很少,就很容易发生矛盾。比如,在幼儿园中幼儿去吃饭或者是上厕所可能都有需要排队的时候,但是有些幼儿就比较心急,经常会有插队的事情发生,造成争执。所以,当发生了这一种事情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与幼儿进行谈话,知道幼儿之所以插队的原因,并且引导幼儿去换位思考,让幼儿在比较冷静的情况下说出来自己的看法,并且引导着幼儿往正确的方向想,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的做出反应,才能够让幼儿更好且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下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就可以自己去处理,而不是每一次都去寻求教师的帮助。

5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幼儿阶段教育中的指导者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知道自己对于幼儿的影响有多重要。教师对待所有的幼儿都要能够一视同仁,不能带有自己的私人情绪,让幼儿感觉到不公平的存在。另外,教师也应该能够给与幼儿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在幼儿犯了错误的时候应该比较温和的去教导,而不是对幼儿进行责备,应该尽量的避免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才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教学干预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错误事情
在错误中成长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把事情写具体
“怒”与“努”
“浮”字等
一级浪漫
可爱的错误等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