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携手同行

2020-05-29 01:36杨静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上学

杨静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而言是个跨越。他们需要使学着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孩子们会遇到不少困惑。作为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入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是必须要共建家校合作体系。

当前在影响孩子成长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不是完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升华和延续,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家校合作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从而共同创造孩子的美好未来。

作为家长要充分意识到上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这时孩子既憧憬着对未来学习的渴望,又伴随着对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不安而产生的焦虑。因而有些幼儿会产生这种害怕上小学的心理。做家长的应该积极帮助孩子消除这种焦虑心情。还要格外重视孩子克服困难、意志坚强、团结协作、活泼开朗、自我控制、善始善终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同时家长还应该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期望不可过高或过低。

1 心理上的准备

家长应首先在心理上让孩子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已经习惯了幼儿园轻松随便生活方式的孩子,学习压力增大困难增多,在心理上很难马上时应。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到腻烦,害怕上学。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入学前把好“心理关”。可以从正面引导孩子,让他们了解在学校能够学到很多以前不会的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上学充满希望。

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注意到了孩子的心理方面的成长问题。但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首先是让孩子爱上学、盼上学,知道为什么上学而不是总这样说:“再不听话上学,让老师好好收拾收拾你”。增强孩子对学校的反感。把去学校当成了一种惩罚。没有愉悦心情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肯定也是没有好的效果,具体可以这样做:

1.1 可以和孩子聊天,回忆自己上学的情况给孩子讲一讲。家长应设法增强其上学欲望,解决他们的疑虑,激发孩子对小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愿望。可以和孩子探讨喜欢上学吗?可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读更多的书,学电脑还能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你。

1.2 告诉孩子学校生活好,知道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让孩子明白上小学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小学的老师个个都知识很渊博,个个都很了不起。而且和幼儿园老师一样非常爱孩子。只要肯认真学习,还有机会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就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在小学将体验到和幼儿园种种不同的乐趣。

1.3 可以找邻居的小朋友让孩子看看他的积分册,评价手册,奖状等等是一种激励。

1.4 如果担心孩子到了新环境会害怕和陌生。家长可以提前带着孩子去新学校转转。让他们熟悉一下即将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1.5 家长应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努力培养孩子在听、说、看、记、做、思等方面的能力,为孩子上一年级后在智力、知识方面的发展做好准备,以免孩子刚上学就落后于其他孩子,而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一、二年级家长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的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为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生活上的准备

2.1 生活能力上的培养和逐步过渡也是很重要的。平时每天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吃饭、穿衣,收拾书包,一定要让他自己来,也就是说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家长一定不要代替。

2.2 要有一点规矩意识。集体生活带来的规则和意识(小学生守则),纪律是大问题,给孩子讲讲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规则不是限制学生,而是保证自己生活的更好、更安全、更方便,让孩子管理自己学会遵守规则。

2.3 生活自理能力也要慢慢锻炼。如:地面有脏纸,桌子上有水等等,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坚持一个原则-----绝不能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做。

2.4 在生活习惯上也要改变一下。让孩子按照学校作息制度起床、睡觉、吃饭。让学生不至于进校后突然变得消瘦和疲惫不堪。早上起的早,早餐要吃耐饥的食物,让孩子一顿吃饱。午餐前不吃零食和甜品,中午准时开饭。晚上早睡一会儿,少看电视。还可以教孩子认识钟点,使他们养成时间观念,以至于以后上学起不来。

3 习惯上的准备

3.1 上学以后孩子要独立去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业和第二天要带的东西。学生可以专门准备一个记事本,家长能够每天抽出点儿时间,对孩子是否完成老师交代的事情进行指导。

3.2 教会孩子每天按照课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文具。最初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有可能孩子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再让孩子自己学着做。从而让学生孩子养成有规矩的意识。

通过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座谈会。及时掌握我校家校共育现状,找出我校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展开分析研究。做出符合新时代我校家校共育的工作的新策略,为我校更好的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开放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家长从旁观者变参与者。传统的教学,学校教育,家长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但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开放学校管理课堂教学,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参与者。

(2)制定家校共育活动指导手册,让家校共育有本可参。由于学校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式、方法和思想水平的差距,所以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教育手段上与学校的教育模式是有差距的。为了达到一致的教育目的,从而制定教育指导手册,就是为了缩短家长的对孩子教育的误区,达到家长与学校的教育原则一致性。

(3)创造家校共育环境,開展家校共读活动,形成家校共读方法。作为家校共读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应是阅读学习主体,家长和老师是配角。教师需要发挥更多引导作用。在家校共育共读,操作时要在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情景创设,阅读活动设计等方面做出创意探索,已成功激活学生参与家校共读的积极性。

(4)培养亲子共玩“益智器具”活动模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益智器具”为桥梁,连接学校益智课堂,第二课堂和家庭亲子游戏活动,训练学生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力,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和谐的亲子关系。

(5)借助家校各自的便利条件,开展科学制作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起点,通过老师自己编订活动手册,指导家长在家里共同完成科学小实验。借助家庭的力量帮助孩子课外探索小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实验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领悟能力、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最终达到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6)探索小学体育家校共育创新有效策略,实现家校体育一体化。实现体育家教合作的新模式。定期组织体育亲子活动,增强家长与学生合作机会。使得学生家长转变对小学体育的思想认识,并让家长清晰了解家庭体育的功能。并制定家长指导孩子亲子体育锻炼的活动手册,积极促进家校共育工作。

(7)把音乐带入生活中。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我们将利用奥尔夫节奏音乐制作简单、易学的节奏音乐,让家长与孩子在家里练习,把音乐中产生的信心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融合音乐、舞蹈、诗歌、美术,以达到健全的人格。

在追求科学规范、求真务实的育人途径中,稳步推进家校共建的育人模式,是所有学校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校在家校共建和活动中矢志不渝的追求。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新时代小学家校共育创新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GS[2019]GHB0276。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上学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上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