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泥在手指间的绽放

2020-05-29 01:36王卓英
知识文库 2020年7期
关键词:纸盘彩泥粘土

王卓英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和才干来自他们的指尖...孩子们的手越巧,就越聪明。”三年中,我尝试以彩泥为媒介,辅以“团、搓、揉、捏”等精细动作,让孩子在与彩泥的亲密接触中,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艺术的表现力,稚嫩充满童趣的一件件作品,流露出孩子们对生活的感悟。在指导幼儿玩泥的过程中,我们都彼此收获满满。

1 坚持探索在前,教师指导在后

1.1 玩中体验,感受彩泥的特点

学前期儿童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玩中学”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所以,彩泥活动,就从了解认识“超轻粘土”入手,辅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动手感知的积极性,如“彩泥团会变……捏捏看,感觉一下。”在揉、搓、抓、团、捏的充分体验下,各种形状应运而生,从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超轻粘土的特点:柔软性和可塑性。随着体验加深,幼儿随意的搓捏,各种形状造型的呈现,教师再适时的进行引导观察,想象及表达,我欣喜的看到幼儿们相互交流们着:“我的变成了大饼!",“我的泥变成了小萝卜!”,“我的变成了小球球!”...就这样,老师再抓住机会进一步引导,幼儿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高,并对泥塑活动有了初步的概念。在玩中学习,玩中收获,渐进提升了对泥塑活动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探索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2 玩中创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享受玩泥的乐趣

当对泥塑活动有了兴趣之后,就要给他们的兴趣助力,训练基本的技巧,发展锻炼手部动作,为学习、创作打好基础。团、搓的动作,从单手在桌子上团搓,到双手配合离开桌子进行团搓动作。造型塑造我们从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简单的物体入手,遵循从简单的单个形象到复杂的组合造型学习及创作。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先后开展了“团汤圆、皮球、鸡蛋”等活动,让幼儿熟悉球体的制作方法和练习揉圆的技能。对于揉圆的技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又开展了制作“饼干、太阳、月饼”的活动,让幼儿学习在团圆的基础上加入按、压的动作,使幼儿学会了揉圆后再压扁的方法。在熟练掌握了团、压的技能之后,就开始让幼儿了解“条状物体”的制作方法和练习,学习把彩泥搓成条状的技能。开展了搓“毛毛虫、小蛇、面条”的活动,在熟悉了搓的技巧后,让幼儿制作“棒棒糖”先将超轻粘土搓成细的“面条”,再拿起“面条”的一头,将“面条”放在桌子上盘成圆形,下面再插上一根塑科棒,棒棒糖就做出来了,然后可以再团些细小的圆点粘在棒棒糖上做装饰。当幼儿能够独立制作些简单的造型后,可以增加些辅助材料如:塑料小棒、塑料叉子、小纸杯等物,增加难度让幼儿完成复杂点的造型。就这样,层层推进中,棒棒糖、叉子娃娃、玫瑰花等造型创作也应运而生,孩子们也在小手与彩泥的亲密接触中,获得了自信与能力的双丰收。

2 巧用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借形创作

2.1 从平面造型到立体造型过渡

升入中班后,玩泥的基本技能:团、揉、搓、压、卷动作娴熟,简单的造型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制作需求,为此,我又借助辅助材料“干树枝”让幼儿学习用超轻黏土把树枝裹起来,引导动儿从平面造型到立体造型过度。在帮树枝穿外衣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但锻炼了小手,也激发了幼儿积极动脑想办法的热情。有的幼儿把粘土先搓成条状,再绕到树枝上,最后抓住树枝再用手使劲捏一下,使粘土能与树枝紧密的贴合;有的幼儿把粘土压成片,像包饺子一样把树枝包起来, 当幼儿看到自己小组的干枯树枝大变样了之后,都很兴奋、有满足感。有了漂亮的树枝,自然而然,就开始学习做花朵。幼儿们已经有了基础的团、搓,按、压的技能,学习制作花朵就很简单了。花的造型从花心、花瓣都是圆形的,到花瓣的形状有了各种不同的变化:椭圆形、一头尖的瓜子形、两头尖的枣核形,再到借助小工具做分叉的花瓣等等,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也随之提高。

随着幼儿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又添加了辅助材料:纸盘。就从幼儿们最熟悉的花朵做起。在纸盘的中央做一朵大花,纸盘周围用线条装饰。重点放在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来做装饰。通过让幼儿观察粗细不同的线条装饰的纸盘,幼儿们自己就会发现细些的线条装饰出来的纸盘会更好看。随着幼儿手部动作的精细,又开始学习用各种不同形态的线条装饰纸盘的边框:波浪线、弧线、折线、锯齿线、蜗牛线。当幼儿熟悉这些线条的形状之后,就鼓励幼儿自己创造一些线条进行装饰,幼儿们在制作的過程中相互交谈、相互模仿、又是一个相互学习过程。

由于有了前面的平面造型的基础,幼儿在捏立体造型时会容易许多。到了大班之后就要提高对幼儿的制作要求,造型上不仅要形似,还要细节精细。比如,捏的小猫要有胡须,还要搓的细,眼睛不只用黑色粘土捏成圆形的还可以是黑白两色,也可以是其他形状,表现出小动物的情绪。蝴蝶不仅要捏出翅膀,上面还要装饰花纹。大班的幼儿不仅只是使用手捏,还会借助彩泥里面配的工具进行细节方面的雕琢。

2.2 及时添加不同的辅助材料保持幼儿对捏泥活动的兴趣

在玩粘土的过程中每当幼儿们学会一种新的方法或添加了新的辅助材料后,幼儿的兴趣就会高涨,但当他们学会、熟悉了这些玩法或者材料之后,兴趣度又会下降。想要幼儿对此活动保持一定的兴趣,就要不断地添加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操作材料。我们从幼儿小班开始陆续添加了,塑料叉子、塑料小棒、纸盘、鸡蛋壳、相片、酒瓶、罐头瓶等材料。不断增加制作难度,保持幼儿玩粘土的兴趣。

2.3 从独立造型装饰过渡到线条装饰、组合装饰

经过这样有计划地培养,幼儿们升到大班后,花、鸟,各种小动物的造型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基本上都能随手捏来。活动中,不断添加新的刺激和挑战,以保证孩子活动中适度的兴奋感,激发泥工活动的持久兴趣,我们又更换了材料,把“超轻枯土”换成了“珍珠泥”,因为我们发现珍珠泥这种材料能够更好地附着在玻璃、纸盘、塑料制品上。开始我们添加了红酒瓶这种辅助材料。先把酒瓶的表面覆盖上珍珠泥,晾干之后采用了线条装饰和随意装饰相结合。在酒瓶上部和下半部分用线条装饰,中间部分留下来幼儿们可以随意在上面进行装饰,既有统一的装饰要求又给幼儿留下了自由创作的余地。在线条装饰部分,结合数学活动中的有规律的排序,提醒幼儿的线条可以与点相结合。这样的要求又增加了难度,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制作兴趣。幼儿们在装饰中,点也由最初的圆点变化出三角形的点、正方形的点、花朵与线条的结合、用粘土模具压膜成型后的小动物造型、水果造型、几何图形等与线条结合,制作出连续的,有规律的纹样。

3 组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迁移创造

3.1 从由老师示范、比照着图案、模型捏泥到脱离固定的范本,自由发挥想象捏泥。

在幼儿玩泥的三年里,幼儿由最初的老师教一种学种,到学会了一种制步骤就能比照着图片、模型看着捏出来,举一反三,再到后来的自由发挥,想怎样捏就怎样捏。如:在带领幼儿制作珍珠泥相框时,幼儿们制作的相框造型也由最初的长方形扩展到圆形、心形、水果形、动画造型等五花八门的形状,上面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有用花的、有用模具的、有用动物的,也有用线条的各种方法组合在一起,最后作品呈现出来,非常漂亮。

3.2 总结经验,推陈出新

在带领幼儿们玩泥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还是以制作相框为例,我们就在一次次的制作过程中和幼儿不断总结经验,由最初的一次完成作品,我们发现由于相框太软,照片贴上风干之后相纸会由于受潮而变形,就把制作相框的步骤改成三次,第一次先制作相框和支架,第二次粘贴相片,第三次等相片固定好后再对相框做装饰。幼儿们看到成型后的作品,会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自信心。

幼儿们就这样的在玩捏中,手部动作不断精细,在模仿中想象力、创造力不断提升,在交谈中语言表达、交往能力不断增强。一团团彩泥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化着游戏着,幼儿们用泥这种媒介,记录对周围生活经验的感受,我们欣喜地看到,彩泥在孩子们手中的绚丽展现,灵动智趣的作品向我们徐徐述说着孩子们的成长快乐。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纸盘彩泥粘土
彩泥大变身
纸盘小蜜蜂
数字拼盘
一起玩彩泥
粘土玫瑰DIY
纸盘画
可爱的雪人
粘土仙人掌
粘土机器猫
彩泥小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