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探讨

2020-05-29 01:36陈夏楠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热点思政

陈夏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当代中国在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都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在时刻的调整中,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冲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普及,新媒体平台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播速度和程度较历史上任何一时期都更为迅速和广泛,正是在此社会背景下矛盾碰撞形成的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各类人群的重点关注,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青年群体,对社会变化最为敏感,这让他们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高于一般人群。社会热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现状,涉及社会上多个层次和领域人群,矛盾复杂,影响广泛。高校大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去看待这些社会热点就很可能会带来学生成长过程中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这就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把社会热点加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显得十分紧要。

1 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1.1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素材,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可以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特点,收集当前跟其思想特点有关的社会热点评议,通过整理、分析,按照类型分别融入到不同专业层次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为思政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思政课教师针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可采取课堂解读、问卷调查、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想,在通过前期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兴趣,激发学生自觉关注国家社会发展,去利用思政课上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加深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解。

1.2有利于教师全面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較高,思想活跃,加之现在大学生多以“95后、00后”为主,崇尚个性,思想独立,仅靠高校思政课、辅导员谈心谈话等传统思政教育方式难以准确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利用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以及在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上的留言评论及时捕获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出问题学生,并适时利用学校新媒体平台转发一些权威部门对社会热点的时评、热评正确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热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1.3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热情

社会热点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在解读社会热点问题时除了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还需要考虑该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代性、民族性等方面问题,真正准确有效的解读好社会热点不仅能够体现社会公众利益和价值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将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加入高校思政教育中,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找出其内涵价值观念,激发广大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热情,帮助学生从社会热点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

2 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

上文我们谈到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时代背景,社会热点经过媒体的宣传过滤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有巨大的影响,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要规避社会热点当中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大学生从社会热点中找寻正确的价值观念。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就为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提供了思路。

2.1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针对社会热点由点到面的快速传播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坚定政治立场端正思政教育主体行为,发挥思政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导向作用,除了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和进展,还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转变教育方式。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对负面消息加以遏制和引导,对正面消息加大宣传,第一时间做好校园舆论控制和思想引导工作。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思政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分析环节,转变传统思政课堂中说教形式,采取“引发式”教学,解决之前思政教育中理论枯燥乏味的问题,此外思政教师还可以结合个别社会热点开展思政教育实践,例如利用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真正走到社会中,深入接触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责任感,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2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主题,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任何的思想理论都有带有属于它的时代烙印,每个时代也都有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社会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关系等变革而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时刻注意时代变化,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行”,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分析解读应考虑对应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综合因素,分阶段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任务。从另一层面上来讲新时代的媒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纸、收音机、电话等传统传播媒介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然成为大学生青年了解世界、获取资讯的重要工具,这些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速且广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重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力,积极利用学校微信、微博、论坛发送官方对社会热点的推送、评议,分享有关社会热点的思想政治原理,同时可以开设社会热点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在此交流互动,也有利于控制校园网络舆情舆论,对于学生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深挖细挖其中贴近大学生思想诉求的信息,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

2.3优化学生考核机制,引入社会热点评议模块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评优评先及党员发展过程中,还是以文化课成绩作为根本标准,长远看来并不利用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其综合素质却不高的学生并不少见。因此摒弃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优方式显得十分必要,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表现,除了思政课的分数体现,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分析、评议是最能直观体现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所以,高校教师应把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结合平时表现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督促学生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发挥思政教育应有的效应。

3 总结

当高校思政教育面临转变困境时,有着鲜明时代性、普遍性、可引导性质的社会热点成了解决这一困境的良药。社会热点的加入是高校思政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思政教育形式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日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结合社会热点既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保障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热点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4月高考热点关注
探究集合中的热点问题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策略探究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