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CT影像诊断研究

2020-05-29 08:15陈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研究

陈佳

【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CT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2019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CT影像检测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结果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诊断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患者对诊断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中,CT影像检测方式可靠性更高,诊断效果更显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的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CT影像诊断;效果;研究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显著症状就是患者的痰液量变大,伴随咳嗽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相对应的症状会更加明显。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炎症引起,支气管发生的病理性、炎性病变,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治疗难度大、易复发的特点,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困扰,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慢性支管炎的诊断方式常采用的是CT影像检查方式,相比于以往实验室检查方式,CT影像检查方式能够更有效的对病灶的部位进行确定,而且会准确的辨别患者的病情程度,因此CT影像检查方式是临床上应用的十分广泛的慢性支管炎检测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8—68周岁,平均年龄为(44±5.6)周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5±1.2)年。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3—66周岁,平均年龄为(43±4.8)周岁,病程为1.5—8年,平均病程为(3.3±2.8)年。兩组患者经过相关医疗检测均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例等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患有肺部其他疾病的患者、患有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和血液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对照组采取常规实验室检测方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CT影像检测方式,采用的CT仪器为西门子64排螺旋CT,设置扫描参数矩阵为512*512,管电流为250mA,层间距为1㎜,层厚为1—10㎜。设置完毕之后,对患者进行检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检测效果[1]。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记录疾病的种类,记录每一种疾病占总疾病的百分比。检测出的疾病种类越多,占比越高,说明检测结果准确性越高。

观察两组患者对诊断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三个级别,即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一般=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检测报告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针对检测结果每一种疾病的检出率,得出的检测结果为对照组支气管血管束异常有28例,占比70.00%,肺气肿水叶中央型和肺大疱有18例,占比45.00%,浸润性改变有22例,占比55.00%,线状影有15例,占比37.50%,蜂窝影5例,占比12.50%,支气管扩张有32例,占比80.00%,结节影有10例,占比25.00%。观察组支气管血管束异常有33例,占比82.50%,肺气肿水叶中央型和肺大疱有20例,占比50.00%,浸润性改变有26例,占比65.00%,线状影有18例,占比45.00%,蜂窝影8例,占比20.00%,支气管扩张有38例,占比95.00%,结节影有15例,占比37.50%。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检出率更高,检测结果更具临床诊断参考价值。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内容见表一。

2.2 两组患者诊断满意度对比

回收全部病例问卷,针对问卷的分数对诊断满意度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为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00%.由此看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内容见表二。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咳嗽、痰多,严重的还会伴有哮喘症状,是肺部疾病的一种,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对人的生命安全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因此很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不将此病重视起来,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也不科学,没有意识到慢性支气管炎的危害,其实,慢性支气管炎在患病初期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能还不是很大,但是随着疾病的逐渐蔓延,如果慢性支气管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其他肺部疾病,很多并发症都是由于长期的患病得不到根治演变而成[2]。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为支气管粘膜下的周围大量的炎性细胞亲润导致粘膜充血或水肿,同时伴有支气管粘液腺增生或肥大[3]。会导致肺部感染、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病变等疾病,后果比较严重。因此临床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将慢性支气管炎采取科学的措施诊断出来,才能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4]。当前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来临床诊断上应用的最广泛的方式是CT影像检测,CT影像检测可以更准确的发现病灶,并对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进行确定,从而提高诊疗效率,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临床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肺气肿水叶中央型和肺大疱、浸润性改变、线状影、支气管扩张、结节影的检测中,采用CT检测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明显比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测方式的对照组检出率更高,因此能够为临床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而且患者对诊断的满意度也更高,为95.00%,而对照组仅为80.00%。只有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检测依据,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的诊断效率,从而为治疗效率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总之,CT影像检测方式针对临床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临床诊疗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

参考文献

杨康.慢性支气管炎CT影像诊断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34-35.

耿荣蓉.慢性支气管炎CT影像诊断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4):108.

孟繁盛,王光丽.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作用探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4):112.

周海龙.探讨CT影像诊断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0):46-48.

马关华,欧剑扬,陈小宇,梁宇豪,梁洪生.CT影像诊断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0):50-51.

猜你喜欢
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灵动耳环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