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固定对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预后情况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探讨

2020-05-29 08:15董建忠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膝关节功能并发症

董建忠

【摘 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固定应用在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选取68例,起止时间是2015年1月~2019年4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2个小组:对照组34例,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试验组34例,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评定手术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引流量更少、愈合时间更短(P<0.05)。术后,2组的HS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增高,试验组增高幅度更显著(P<0.05)。在术后并發症上,试验组发生2例(5.9%),少于对照组的7例(20.6%),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带锁髓内钉固定的疗效确切,能加快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带锁髓内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在所有骨折患者中,占比约为6%[1]。由于股骨干的解剖结构复杂,周围血运丰富,受到营养、血供、外力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容易出现骨不连现象,不仅疼痛加重,而且会影响肢体功能。在治疗方面,有学者研究称[2],利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有利于骨折断端相互融合,防止短缩、畸形、旋转发生。基于此,文中选取68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病例中选取68例,起止时间是2015年1月~2019年4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分成2个小组:34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20例(58.8%),女性14例(41.2%);年龄位于27-65岁,平均(40.3±6.7)岁;病程6-11个月,平均(8.7±1.2)个月。34例试验组中,包括男性19例(55.9%),女性15例(44.1%);年龄位于24-64岁,平均(39.5±6.2)岁;病程5-12个月,平均(8.9±1.4)个月。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以下比较研究。

1.2 纳排标准  (1)纳入患者要求[3]:年龄18-65岁,经CT检查确认;符合再次手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2)排除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因感染所致骨不连;心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精神疾病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予全麻,切口选择在大腿外侧,长度控制在10-15cm。逐层剥离皮下组织,暴露出骨不连部位,选择合适的加压钢板,置于病变张力一侧。然后放置皮质骨螺钉,拧紧固定并植骨处理,术毕留下引流管,常规关闭切口。

1.3.2 试验组  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予全麻,切口选择在大腿外侧,长度控制在10-15cm。逐层剥离皮下组织,暴露出骨不连部位,首先从横断面、梯形断面进行修复,凿除硬化骨质,进行扩髓操作。然后在大转子顶点处进针,向骨不连端植入骨块,获得满意复位效果,使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术毕留下引流管,常规关闭切口。

1.3.3 术后处理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实施负压引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3天。同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从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引流量,随访6个月时间,观察骨折愈合用时。(2)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HSS量表评定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功能等6个项目,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关节功能越强。采用ADL量表评估日常活动能力,包括进食、转移等10个项目,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活动能力越强[4]。(3)观察记录并发症情况,例如感染、固定松动、短缩畸形等。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类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恢复情况比较  2组手术用时差异不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引流量更少、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膝关节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比较  术后,2组的HS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增高,试验组增高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上,试验组发生2例(5.9%),少于对照组的7例(20.6%),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针对股骨干骨折的研究显示,患者在手术后,骨不连是一种常见并发症,骨折断端无法正常愈合。结合相关报道,骨不连的原因主要有[5]:①手术实施会破坏骨膜,损伤皮下组织,可能影响血液供应;②骨折复位时,复位不当、复位不及时,也会造成骨不连;③治疗恢复期间,牵拉过度会导致骨端距离增大,引起分离、移位;④感染造成愈合延迟。该类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骨不连部位可能形成假关节,出现髓腔闭锁,如何处理成为医生的研究重点。

考虑到患者术后长期固定,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再次手术治疗时,如何选择固定物是关键,直接影响长期疗效。文中以68例患者为对象,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选用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结果显示,试验组引流量更少、愈合时间更短;术后HSS评分、ADL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苏自清的研究结果相近[6]。分析可知,加压钢板属于硬性固定,固定强度不足,且容易出现固定松动、断裂的风险。带锁髓内钉属于弹性固定,一方面能保护骨骼和血运,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另一方面弯曲应力小,能防止骨折端旋转、移位,有利于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在术后并发症上,感染的发生率高,提示医护人员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7]。文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20.6%,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大。综上,针对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带锁髓内钉固定的疗效确切,能加快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龚健,吴月坚,唐钊,等.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3):66.

冯健.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8,21(6):716-718.

卢育南,汪文涛,潘源城,等.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对股骨近端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27):4322-4326.

乔添柱,沙宪辉,刁振斌,等.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9):7621,7623.

Wang T, Wang L, Tang P, et al. Automatic Bone Segmentation and Ultrasound—CT Registration for Robotic Assisted Femoral Shaft Fracture Reduction[J]. 2018,8(1):151-156.

苏自清.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骨折疗效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139.

许永权,张金山,郑勇强.对比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与空心螺钉联合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J].中外医疗,2018,37(3):49-51.

猜你喜欢
膝关节功能并发症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关节镜清理术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比较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