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分析

2020-05-29 18:40汪海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价值

汪海霞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MRI检查与采用CT扫描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01月至2019-10月间收治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RI检查与CT扫描,以最终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效果。结果:MRI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相比CT扫描准确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RI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相比CT扫描更高,该检查手段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医师在基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全方位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基础上,可结合进行MRI检查诊断。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MRI检查;CT扫描;临床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前临床相对常见腰椎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由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向外突出从而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造成刺激的综合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等,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均受到不良影响[2]。临床针对此类疾病进行及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病临床主要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研究以探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MRI检查与采用CT扫描诊断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2019-01月至2019-10月间收治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范围35~78岁,平均(57.3±11.2)岁,患者病程时间4个月~4年,平均(1.7±0.8)年。研究收集患者存在有腰痛、坐骨神经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且患者伴有腰部活动受限。伴腰侧弯患者14例、伴腰神经压迫试验结果阳性患者16例、伴直腿抬高试验结果阳性患者53例。患者入组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腰部MRI检查与CT扫描。(1)MRI检查。采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SIGNA Creator(美国,GE公司)对患者腰部进行检查,依次实施T1WI矢状面SE序列扫描、T2WI横断面扫描以及T2WI SE序列快速扫描成像。(2)CT扫描。采用Optima64排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进行扫描,设置扫描层厚为3毫米、层间距为1毫米,矩阵256*512。扫描仪机架保持倾斜±30°,保持设备的扫描层面与患者的椎间隙中线平行。常规扫描L3/4~L5/S1椎间隙,连续扫描4次,扫描过程观察患者软组织窗以及骨窗状况。

1.3 观察指标

检查结果由影像科高年资医师进行讨论并确定最终结果,研究以最终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版本软件分析数据,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采用x2值检验;患者年龄、病程等数据采用(X-±S)描述数据,比较采用t值检验;并以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上的差异。

2 结果

以最终手术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研究结果提示MRI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相比CT扫描准确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椎体连接通过椎间盘与其周围韧带,其中,腰椎的弧度向前而骶椎的弧度向后,腰骶-腰椎交界处受力及劳损的程度最大。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患者腰椎间盘发生退变或遭受损伤,而导致其脊柱的内外力学失衡,进而致使椎间盘髓核突出,对腰脊神经根造成压迫而引发腰腿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多发于青壮年群体,由于青壮年群体的活动强度相对较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此类人群的椎间盘己开始变性。从此类患者发病位置看,左侧腰椎间盘突出相比右侧较多,这与多数人们习惯右侧用力,右侧的腰背肌更发达,致使椎间盘所受压力向左侧传达相关[3]。针对于此类疾病,及早进行诊断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中,除了需进行常规病史询问、症状检查及相关体征检查,还应结合利用影像学手段检查。常用影像学手段多样,包括X线片、CT扫描、MRI检查以及脊髓碘水造影等。通过X线片检查可见椎间隙出现异常,可用于排除脊椎滑脱、脊椎不稳、结核以及肿瘤疾病;通过CT扫描则能够直接显示出突出物,硬膜囊与神经根压迫征象以及其他伴发征象。临床研究发现,CT扫描的检查速度快,但该检查手段具有放射性,易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注意CT扫描的使用方法与方式。而MRI检查所需扫描时间较长,但该检查方法不具放射性,是相对安全的一种检查手段。MRI检查可清晰显示髓核突出状态、纤维环破裂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位置关系,MRI检查可确定腰椎管的狭窄程度,此外,通过MRI的多序列以及全方位成像检查可直观显示椎间盘的真空象、游离以及椎管内部结构。研究对比椎间盘突出患者CT扫描与MRI检查结果发现,MRI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相比CT扫描准确率更高,通过MRI检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可取得较高诊断结果。但对于本病的明确诊断,还需基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全方位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基础上,结合进行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RI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相比CT扫描更高,该检查手段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李杰.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临床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159-160.

王強.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20):30-31.

张艳凤.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88-89.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价值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