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通过D-二聚体检测对治疗的价值研究

2020-05-29 18:40吴琳乾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临床价值

吴琳乾

【摘 要】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应用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D-二聚体检测,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肺癌、胃癌及肝癌患者增高最明显,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正常群体高,检测该指标利于诊断并治疗疾病,具可行性。

【关键词】恶性肿瘤;D-二聚体检测;临床价值

临床常见疾病类型是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高,逐渐呈年轻化方向发展,早期诊断疾病利于患者患者预后效果,常见检测指标是D-二聚体,是指纤维蛋白单体及活性因子发生互相作用,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物,在脑梗塞、肝脏及肺栓塞等疾病诊断中被广泛应用。部分研究结果表明,D-二聚体指标应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中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便于改善预后,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本研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应用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2017.6-2019.5,选择我院接收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男女比例42:38,年龄32-75岁,均值是(53.29±5.84)岁;体质量18-25kg/m2,均值是(23.22±5.17)kg/m2;疾病类型:肺癌15例,肝癌10例,乳腺癌17例,肠癌19例,食管癌11例,胃癌8例;另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年齡33-76岁,均值(53.38±5.74)岁。两组比较(P>0.05)。

①观察组纳入: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2];临床分期参考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标准;具备自主沟通能力;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②观察组排除:长期行抗凝药物治疗者;外周血管疾病者;认知、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涉及本研究仪器是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厂家:日本Sysmex公司,CS5100型),选择原厂的D-二聚体试剂,取研究对象晨间空腹状态时的肘部静脉血1.8ml放置于试管内,向其中加入0.2ml枸橼酸钠,充分混合均匀,按照3000转/min的速率行离心处理10min,取上层血清液体,放置于冰箱内冷藏保存,等待检测,≤2h内利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对D-二聚体测定[3]。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数据,计量资料(D-二聚体水平)()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最明显增高的是肺癌、胃癌及肝癌患者,P<0.05(具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 讨论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属于临床常见病症,生物学特征是快速分裂、易转移及浸润性生长等,患病后患者易发生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凝血,危及生命。[4]学者认为,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是凝血功能恶化,其中评估弥散性血管内是否发生凝血、新鲜血栓的指标是D-二聚体,其具有较高敏感性,分析原因如下:

一般情况下,机体内肿瘤不断生长扩散时,凝血-纤溶异常发挥重要的作用,作用机制具有复杂性,涉及释放促凝物质、细胞因子释放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多种条件导致机体发生血液凝固的倾向,同时机体内肿瘤细胞不断增加,将患者凝血系统激活,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严重损伤,使得血小板活性降低,进而引起纤溶蛋白溶解时发生异常。其次,若机体凝血功能发生异常,激活纤溶酶原活化剂后最终有纤溶酶形成,对组织细胞外间质起到降解作用,使得肿瘤细胞将其余正常细胞侵蚀,同时该物质将间质溶酶、胶原酶激活,导致癌细胞经血管壁季末到达血管内部,进而引起肿瘤发生转移现象,随后发生外源性凝血亢进情况,因此早期行D-二聚体检测对诊断及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便于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安全可靠。

本研究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最明显增高的是肺癌、胃癌及肝癌患者,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与彭雨卫等[5]文献报道结果基本接近,由此可见早期行D-二聚体检测利于为后期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与正常群体比较,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其能作为诊断疾病的关键,便于早期行对症治疗改善预后,具临床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雷平.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FIB、FDP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处方药,2017,15(12):142-143.

秦治林,石筱春.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血浆D-二聚体和鳞状细胞癌抗原变化及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8):2630-2631.

郭艳丽.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疗效、预后相关性的检测分析[J].西藏医药,2017,38(03):17-19.

宋文炜.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06):138-140.

彭雨卫.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6,35(31):35-36+39.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临床价值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