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020-05-29 18:40翟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

翟蕊

【摘 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存在的关系。方法: 资料来自于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行甲状腺切除的甲状腺癌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中CT影像与临床病例进行对比。结果:CT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有48例患者为原发病灶、36例患者肿瘤密度不均匀、33例患者肿瘤密度不均匀、30例患者肿瘤形态不规则、31例患者肿瘤出现侵犯器官状况结论:CT影像与临病理检查均可作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CT影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临床病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 imaging feature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existence of thyroid cancer. Methods: The data were from 50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rom November 2018 to May 20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8 patients had uneven tumor density and 33 patients had uneven tumor density.  The diagnostic method of adenocarcinoma, CT imaging has high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前言:甲状腺癌属于肿瘤科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该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在临床诊断时比较容易造成误诊状况,延误患者治疗,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肿瘤科甲状腺患者的病例,研究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总共有50例,主要是回顾分析的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的行甲狀腺切除的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影像检查。患者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2岁,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35例。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必须具备完整的病例资料,并与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甲状腺亢进、甲状腺炎症、其他重大器官类疾病的患者[1]。

1.2 方法

甲状腺癌患者运用CT影像学的检查方法为: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借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CT扫描机,型号为SIEMENSSOMATOMDefinitionFlash。再检查前检测医生需要嘱咐患者取仰卧位,颈部过伸位,并将CT扫描机层厚、管电压以及管电流的值调整至正常氛围。普遍进行甲状腺肿瘤检查的患者层厚为5~10mm,管电压值为130KV,管电流值为50mA。其次对患者进行甲状腺部位的扫描检查,患者体外无需改变。临床医生在实施检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造影剂注射,其注射剂量为80~100毫升,注射速度为3ml/s,注射后需要注意观察造影剂弥散现象。在检查时需要重点观察患者肿瘤形态、密度、边缘、钙化、大小以及有无侵犯器官等。此外,需要对乳头状癌、未分化癌、滤泡状癌以及髓样癌CT检查结果详细分析[2]。

甲状腺癌患者运用手术病理检查的具体方法为:临床医生在取下患者病理组织后需要将其放入无菌标本袋中,详细填写患者姓名、年龄以及标本名称等,并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结束后将标本送至检验科。检验人员在对标本进行固定处理时,需要借助10%的甲醛溶液,包埋运用石蜡,将其切片运用HE染色。病理检查时需要重点观察标本密度、形态、大小以及钙化等,并与患者CT检查结果详细对比分析,如果出现结果异常状况,需要组织科内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共同讨论研究[3]。

1.3 疗效判断标准

CT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病理检查数据评价主要以检测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为主要评判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CT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需要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计数资料,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评分使用(%)来表示,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3 讨论

甲状腺癌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遗传、缺碘、放射线照射过久、体内激素失调等。此外,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癌前有甲状腺增生、甲状腺炎症、甲状腺亢进以及甲状腺结节等,与此些疾病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早起发病时没有异常状况,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时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没有取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将会持续恶化进而出现耳朵、肩部、淋巴以及其他脏器疼痛。现阶段,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方式为CT检查、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主治医生会对患者肿块性质、淋巴肿大程度等进行测定,然后行CT形象检查。本次研究对甲状腺癌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能够清晰检测出肿瘤大小、范围、钙化等状况。通过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发现其对病灶部位检查、器官转移侵犯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从而说明CT影像检查与临床病理检查有一定关系,CT影像检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陈江,王均干,杨东杰.观察甲状腺癌患者TGSF检测与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的关系[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6):69-70.

李柏冬,张峥.甲状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的关系[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02):165-168.

姚强,陈孙斌,符传刚,陈春妃.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及CT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6):22-24.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在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熬夜玩手机 小心这种癌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关于甲状腺癌知识的探讨
甲状腺癌为何越来越多?
睡眠质量差的女性甲状腺癌风险高四成
甲状腺癌早期4个信号千万别忽视!
“懒癌"并不“懒”
阻击甲状腺癌,我们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