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器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2020-05-29 18:40刘艳芳徐玉芬孙凤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刘艳芳 徐玉芬 孙凤娥

【摘 要】:目的:探究密闭式吸痰器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呼吸机治疗患者作为调查研究样本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一次性吸痰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开始即刻痰培养阴阳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治疗3d、治疗6d后的观察组患者痰培养阴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感染率为6.82%、SPO2变化率为9.09%、气管出血率为4.55%、耗材费用为89.41±9.2元,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器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更加,并可降低治疗费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密闭式吸痰器;呼吸机治疗;应用护理

呼吸机是现代临床中,帮助患者维持呼吸通气的重要仪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呼吸衰竭、手术麻醉、呼吸性支持治疗及急救复苏中,但长期的机械代替机体自主呼气,会积聚大量的痰液,而这是会对通气效果产生影响的,并容易出现感染、SPO2变化、气管出血等不良问题,为更好的保障呼吸机治疗患者的生命健康,我院将密闭式吸痰器应用到呼吸机治疗患者中,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具体临床研究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44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2~77岁,平均年龄为66±3.2岁。对照组患者44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3~78岁,平均年龄67±3.3岁。

1.2 护理方法

本次临床调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实施呼吸机治疗,其中4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一次次吸痰管,插入过程中,由两名医护人员相互配合,一名医护人员打开呼吸机的螺栓接头盖,另一名医护人员手带一次性薄膜手套,将一次性吸痰管送入到人工气道2~3cm下端,并打开负压,缓慢回抽,将患者的痰从一次性吸痰管吸出[2]。而44例观察组患者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应用密闭式吸痰器,将密闭式吸痰器的三通连接管与呼吸机相连,吸痰过程中打开负压吸引器,并将压力调节至7~14kpa,按下控制按钮进行吸痰,吸痰结束后,缓缓抽回吸管,甚至看到导管上的黑色指示线。两组患者吸痰时间均在15s以内,在吸痰前和吸痰间给予患者吸入纯氧180s。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①痰培养阴阳率,在治疗即刻、治疗3d、治疗6d分别对患者的痰培养阴阳率进行统计,主要统计菌类包括鲍曼氏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表面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假单等。②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耗材费用,即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例、SPO2变化例、气管出血率及治疗所需的耗材费用(包括生理盐水、一次性薄膜手套、吸痰管费用)[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开始即刻痰培养阴阳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治疗3d、治疗6d后的痰培养阴阳率发生显著差异,具体数据详见表1。

应用密闭式吸痰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耗材费用低,为89.41±9.2元,具体统计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呼吸机作为一种机械代替人工呼吸的机械,现下在临床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长期的机械通气会造成大量的痰聚集,因此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必须要及时排痰,不然很容易出现危害问题,本次临床调查研究中,我院将密闭式吸痰器应用在呼吸机治疗护理中,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4]。首先,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过往有文献报道指出,呼吸机治疗中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在18%~60%之间,这与医源性气管切开和呼吸道防御机制丧失有关,也与吸入混有细菌的气凝胶有关,而本次临床调查研究发现,应用密闭式吸痰器更好的保证了气道的密闭性,可以减少细菌吸入,因此避免了呼吸道感染问题发生。其次,可减少SPO2变化率、气管出血率,呼气末正压(PEEP)可减少肺部深处,降低对肺的损伤,而显然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有效的维持了呼气末正压,因此可减少减少SPO2变化率,同时相较于一次性吸痰管,密闭式吸痰器可避免痰堵塞抽吸管,可降低对气管粘膜的损害,因此有效的降低了气管出血率[5]。最后,密闭式吸痰器应用费用更低,可减少耗材费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现下呼吸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危重症急救中,以此帮助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机械通气,但在这个治疗过程中,也极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问题,而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证实发现,密闭式吸痰器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可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率、SPO2变化率、气管出血率,并可以减少耗材费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夏桂英,毛精英,黄少兵.密闭式吸痰法联合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7):72-74+78.

赵九梅.氧气雾化器结合密闭式吸痰管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8):116.

刘虎,赵丽敏.不同吸痰深度密闭式吸痰法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2):248-251.

胡畔.呼吸机治疗中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及护理[J].医疗装备,2018,31(13):174-175.

杨霞,范学朋.密闭式吸痰器在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