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0-05-29 18:40林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院内感染护理效果

林洁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性ICU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综合性ICU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性ICU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综合性ICU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综合性ICU;护理效果

ICU,也就是重症监护室,其主要收治病情急、病情重的患者,据相关报道指出,在ICU治疗的医治过程中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在35%左右,不仅如此,患者出现二次感染以及多重耐药感染的几率也十分高[1]。而且由于重症监护室的特殊性,需进行诸多侵入性操作,患者的病情进展十分迅速,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因此,为了控制院内感染率,我院制定了综合性ICU护理干预,现将具体结果进行汇报,详情请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2例,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为(42±3.6)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为19--73岁,平均年龄为(41±2.5)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后显示p<0.05,表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继续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住ICU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保持病房内卫生清洁、空气流动性,做好病区消毒工作,同时向患者宣传相关健康教育,并做好心理護理及饮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综合性ICU护理干预,即:

(1)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操作,相关人员在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前应穿戴隔离衣物、佩戴手套,按照七步法清洁以及消毒手部,在对患者进行相关操作之前和之后要使用消毒液将手部彻底消毒。对于身患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将其隔离,先行处理无感染者,后治疗感染者,严格避免院内感染的可能[2]。

(2)对于有多重耐药菌的患者要在其手腕、床头卡以及病例牌上做好标识,严禁将其与有免疫功能抑制、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以及开放性伤口等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尽量为其安排单人间。患者需要使用的物品以及器械必须专人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以及器械在使用口要立即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医疗器械应有专门存放的位置,每天需进行一次消毒处理,医疗废弃物应放在封闭空间而且具有防渗漏功能的器皿内然后进行处理。

(3)对于体内放置导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其导管的留置时间,避免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感染。同时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每日液体的出入量,以保证液体输注量足够充分,提醒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来增加尿量,从而达到清洗尿道的目的。并按时更换患者的导尿管以及集尿袋,如果患者有尿液浑浊的情况应冲洗其膀胱,对于女性患者应做好其会阴部位的清洁护理,每日清洁两次。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以及衣物,避免刺激皮肤。

(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如果患者有咳嗽、痰鸣音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吸痰处理,特别注意在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雾化时,需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而且鼻腔和口腔要清洁干净,避免引发肺炎。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的结果,计数单位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结果采用率表示,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对比

研究组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为(2.38%),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为(19.05%),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78.57%),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请见下表。

3 讨论

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科室的患者,院内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其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压力。所以,临床中应该加强对ICU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尽量较少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本文通过综合性ICU护理干预控制院内感染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3]。这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以及导管管理工作等全面展开护理,为患者提供最安全的住院环境。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综合性ICU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院内感染发生率,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吕玉莲,罗连平.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16).

王美娜,李欢.综合护理干预控制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8,25(06):63-64+89.

陈莉芳.ICU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S1):205-207.

猜你喜欢
院内感染护理效果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