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在小儿腹泻中的护理效果

2020-05-29 18:40张兰云安晶钟晶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推拿护理效果

张兰云 安晶 钟晶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在小儿腹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痊愈39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推拿;小儿腹泻;护理效果

儿科临床上,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儿发育[1]。本研究现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整理形成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出120例,所选患儿入院时均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小儿腹泻疾病诊断标准相符[2]以确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儿进行分组,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患儿年龄在半岁~3岁之间,平均年龄(2.1±0.3)岁,病程在2d~13d之间,平均病程(6.2±1.1)d。对照组患儿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在半岁~4岁之间,平均为(2.3±0.4)岁,病程在2d~11d之间,平均为(6.0±1.0)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结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其中蒙脱石散每次一袋,分三次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1袋,每日两次。此外为患儿提供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推拿:以上肢再到后腹背的方法进行推拿,医疗人员清洗双手后涂抹润滑油,掌心以逆时针方向进行摩腹5min,再用掌心轻柔肚脐300次,利用大拇指的指腹轻按龟尾穴,进行柔和回旋转动,持续100次。此外推上七节,在患儿腰骶部2腰椎到尾椎位置采用指、中指从下往上推,持续进行200次,再捏脊,用拇指顶住患儿脊柱两侧的皮肤,将中指向前按压,三指用力提拿皮肤,两只手交替向前推,再由脊柱两侧从长强穴往上推到大椎穴,重复进行5次。中药穴位贴敷:取患儿神阙穴,在进行贴敷前先处理皮肤进行消毒,加入白芍、吴茱萸和黄连药物研制为粉末,取2g用白醋调糊,在患儿肚脐内敷贴,再用敷料贴固定,持续6h,完成推拿后再进行,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4d为一疗程。穴位敷贴护理:(1)进行中药敷贴以前让患儿平卧在病床上,为其清洁肚脐部,将神阙穴露出,并仔细观察周围皮肤是否有破损情况,如果存在则不能进行敷贴;(2)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药糊在神阙穴位置揉擦,再用胶布进行敷贴;(3)持续敷贴6h后将中药贴敷揭去,采用温水揉擦敷贴部位,观察皮肤位置是否发红,如果敷贴过程中患儿有哭闹的情况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避免因药物刺激导致,针对有明显灼热情况的患儿要立即将贴敷药物取下,待患儿症状好转后再使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3]:(1)痊愈:治疗护理后患儿临床症状、大便次数和性状等均恢复正常;(2)有效:患儿治疗护理后大便次数减少,性状基本症状;(3)无效:患儿治疗护理前后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让患儿家属进行填写,总分为100分,根据分值高低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单位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护理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非常满意51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对应例数分别是28例、22例和10例,满意度为83.3%,低于观察组,P<0.05。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小儿腹泻属于“泄泻”的范畴,中医将起源归结为脾胃[4]。应用小儿推拿治疗,结合患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应用规范化的手法在相应穴位做推拿操作,达到调节与增强患儿脏腑功能的功效,还能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全身症状,增强体质。而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要以患儿脐下丰富动静脉网为基础,确保药物分子得以分散在血脉中并发挥作用,直接进入患病之处,减少药物的直接损害,发挥吴茱萸温经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达到运脾止泻的效果。本研究中,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配合相应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儿比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更好,P<0.05。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腹泻患儿应积极提高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吴冬梅.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156-157.

馬庆华.中药穴位贴敷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1(4):25.

郑小红,陈凤媚,谢璐.中药敷贴神阙穴配合辩证推拿及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1(17):109-110.

魏娟.中药贴敷神阙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观察[J].光明中医,2015,11(9):1952-1953.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推拿护理效果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