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比口服药物效果好吗?

2020-05-29 18:40辜小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效价防御机制血药浓度

辜小军

要明确的是,输液的效果与口服药物的效果根本不能够相比,没有相互比较的可行性。首先我们要界定,什么是效果?在临床医学治疗中,效果有非常多的概念,下面仅介绍几种:1、效价,指的是某种药物能够引起患者生理效应的功效单位,例如青霉素0.6微克就能够引起1单位的患者生理反应。2、效能:指的是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生理效应也会逐渐增加,但并非如同效价一样为等比,当药物达到最高点后产生的最大生理效应称为最大效能,超过最大效能之后,药物浓度继续增加,生理效应也不会增加。3、起效时间:指的是药物从最开始进入人体到血药浓度达到治疗窗从而开始起到治疗效果所需要的时间。4、药物浓度半衰期:即从药物进入人体后,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药物浓度半衰期。5、综合治疗效果:指的是患者痊愈后心理、身体层面所感觉到的治疗效果的综合。

对于输液与口服药物两种给药途径而言,输液的后果是药物直接入血,没有所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起效极快,生物利用度为100%,使药物可以快速达到病灶部位起效。而口服药物这种给药途径,首先药物要经过胃肠道黏膜的吸收、代谢,然后入血,进入循环,然后通过肝微粒酶分解、代谢后,剩余的药物才有可能达到病灶起效。对于口服这种途径而言,生物利用度通常不高,大概只有10%-40%,也就是说最多40%的药物最后是用来治病,而其他60%的药物都被人体所代谢排泄掉了,这也导致了口服药物这种给药途径的生物起效速度慢,治疗周期长,药物强度比输液缓慢得多[1]。

在我国,由于医疗资源对于人口而言相当缺乏,并且我国居民的基础医学知识比较匮乏的原因,有相当一大部分患者认为输液的效果比口服药物效果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在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输液是一种高危治疗措施,其风险仅仅次于手术。这是因为,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各项防御机制,从皮肤黏膜到免疫系统等等。而输液这种给药途径如前文所说,会直接使得药物跳过胃肠道黏膜、肝微粒酶等一系列人体本身防御,直接入血,提升血药浓度。这其实是风险极大的治疗方式,因为任何药物血药浓度一旦过高,就会从治病救人的毒药变为杀人的毒药,而由于每个人的血液总量有差别,所以同样的药物总量在不同的人体内血药浓度会有差别,又因为每个人对于特定药物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可能会发生同样的药物总量,经过输液的给药途径在一个人身上起效缓慢,而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威胁生命。而口服给药途径,则是利用了人体本身的防御机制,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人体本身的安全,即便药效强度小,药物起作用慢,但连续服用药物之后也能达到和输液一样的治疗窗,并维持相应的治疗血药浓度。

所以,一般人民群众所说的输液比口服药物效果好,最主要的是在说药物起效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在讨论效能、效价、药物半衰期等,因为输液跳过了很多人体本身应该有的吸收代谢步骤,能够瞬间拔高血药浓度,使血药浓度进入治疗窗口内,所以让人感觉到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2]。但由于跳过了人体本身的防御机制,输液这种治疗方式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死亡,这种例子其实每年在我国都会发生很多。而口服药物,虽然起效时间慢,会让病人在病痛中煎熬,但由于调动了人体本身的防御机制,更加安全可靠,并且经过一定时间的服药,血药浓度同样会达到治疗窗口之内,起到治疗病痛的效果[2]。

并且输液这种给药途径的出现完全不是为了更快更强的治疗效果,而是为了适应很多生物利用度低下的药物,例如很多生物制品,疫苗、抗体等,一旦经过人体吸收代谢,便会直接失去所有活性。在这种情况下,输液这种跳过人体防御机制的给药途径便应运而生。但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背景下,输液这种本身不应该被常常运用的治疗方式成为了首选,这值得我们深思。当然,在此笔者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在未来疾病的治疗中,如果能够不输液就尽量不要输液。

参考文献

黄秋菊,余凌云.预防性护理小儿输液依从性及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OL].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06):69-70

杨玲燕.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4):112.

猜你喜欢
效价防御机制血药浓度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烟草可降低血中药物浓度
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分析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情绪的确定性评价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帕罗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血药浓度与心理状态变化的比较研究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