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观察

2020-05-29 18:40王华忠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输血应用价值

王华忠

【摘 要】目的观察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24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检验后观察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以及抗体类型。结果男性患者1230例中,有5例患者抗体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0.41%,女性患者1230例中,有14例患者抗体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1.14%,女性患者抗体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抗体检验阳性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19例抗体检验阳性患者中,抗-C占比为36.84%,抗-D占比为15.79%,抗-E占比为31.58%,抗-Ce占比为10.53%,抗-Ec占比为5.26%,抗-C与抗-D占比最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以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保障的作用,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输血;不规则抗体;应用价值

临床治疗中,很多种疾病都需要输血治疗,主要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方式,但是输血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例如发生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紫癜反应以及溶血反等[1],其中溶血反应可以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提检验来降低溶血反应的发生几率,溶血反应主属于输血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引起溶血反应最主要的原因是将不匹配的血型输入给病人,造成患者头疼、恶心、胸痛、呼吸窘迫等不良反应,一般在输入10ml左右即可发生溶血反应[2],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死亡,如出现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因此,我院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246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24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检验后观察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以及抗体类型。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1230例,女性患者1230例,年龄为1岁-81岁,平均年龄为(41±16.4)岁。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晰,无沟通障碍。(2)患者没有精神性疾病。(3)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输血适应症。(4)所有患者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抽血前保持空腹状态,采用静脉抽血方式,对患者抽取3ml静脉血,用10分钟的时间,将血液标本放在37℃温水中进行处理,然后对血液标本机进行离心处理,在微柱凝胶卡标注好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及抗体筛选细胞编号[3]。将10μl抗体筛查细胞悬液、40μl需检测血清、50μl缓冲液混合加入微柱凝胶卡中,放入37℃孵育器,10分鐘后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5分钟后观察血液情况。

1.3 判定标准

阴性:红细胞液均匀沉淀在试管底部。阳性:悬浮在凝胶表面或中段[4]。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记录鉴定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对研究患者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构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男女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对比

男性患者1230例中,有5例患者抗体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0.41%,女性患者1230例中,有14例患者抗体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1.14%,女性患者抗体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抗体检验阳性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19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不同抗体分类对比

19例抗体检验阳性患者中,抗-C占比为36.84%,抗-D占比为15.79%,抗-E占比为31.58%,抗-Ce占比为10.53%,抗-Ec占比为5.26%,抗-C与抗-D占比最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输血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溶血反应,有两大方面可造成溶血反应的发生,第一方面是由于血液存储保存时间太长,血液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确定因素[5],另一方面是输入的血液血型与被输血患者的血型不相同,溶血反应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尤为重要,对输血患者的生命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溶血反应发生的几率。

本研究显示,男性患者1230例中,有5例患者抗体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0.41%,女性患者1230例中,有14例患者抗体检验呈阳性,阳性率为1.14%,女性患者抗体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抗体检验阳性率;19例抗体检验阳性患者中,抗-C占比为36.84%,抗-D占比为15.79%,抗-E占比为31.58%,抗-Ce占比为10.53%,抗-Ec占比为5.26%,抗-C与抗-D占比最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以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保障的作用,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李丽红,张筠,林小兰,陈洋洋.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4980-4981.

马召友.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20):144-146.

刘亚军,周君.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2):98-99.

杨竞.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86-87.

余明超,严莉.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165-166.

猜你喜欢
输血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双创需要金融创新“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