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为载体 用问题引导思维生长

2020-05-29 08:18洪芳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问题引导实验思维

洪芳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由于学生的能力不足,不能理解物理规律,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为改善教学效果,可以以实验为载体,用问题引导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引导中生长、发散、创新,从而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实验;问题引导;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57-02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有了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才能完成科学探究,才能承担起科学责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思维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引导中生长、发散,从而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培养核心素养。

1   为什么以问题引导

问题不仅指课堂提问、学生疑问,问题是教学内容,它贯穿于教学始终。问题引导是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循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中掌握课程内容,理解得出物理规律和结论,再应用规律和结论解决新的问题,问题引导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引导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引导思维形成的过程,解决问题是课堂目的,思维形成才是教学目的,问题引导的本质是引导思考,问题引导是辅助杆,思维是周边的藤蔓,绕杆生长发散,直至创新[1]。

2   为什么以实验为载体

物理学科的基础是实验,物理教学的核心是实验,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实验为物理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材料,加深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实验是载体,承载问题,承载思维。实验是物理学习兴趣的起点,具有科学思维是物理兴趣的最高点。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的必要过程,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中时刻伴随思考。物理课堂中的实验可以体现问题引导过程和思维的形成与应用。

3   如何以实验为载体用问题引导思维生长

以苏科版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为例,阐述如何以实验为载体用问题引导思维法发展。

在液体压强之前刚学习了固体压强,通过气球的形变、手的感觉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所以上液体压强可以从固体压强着手,主要环节如下:

3.1  温故知新

提问:钩码对桌面有压强吗?如何展现钩码产生的压强?

实验:将钩码放在橡皮膜容器中,观察橡皮膜形变;将钩码放在手中感受。得结论:钩码能产生压强。

思维:对之前压强的内容适当回忆,从两方面展现压强:其他物体的形变与人的感受。类似问题模仿解决,模仿是思维的生长点。

提问:液体能产生压强吗?如何展示液体产生的压强?

实验:将水倒入底部和侧壁贴有橡皮膜的矿泉水瓶,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把保鲜袋套在手上,浸入水中,观察、感受;将底部是橡皮膜的矿泉水瓶放入水里,观察橡皮膜的形变。得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思维:知识迁移,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结论的迁移,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思考、解决问题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也可以从已有知识出发,在对比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中,掌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以获得新的知识。知识迁移是思維的生长点。从固体压强到液体压强的思维过程如图:

3.2  探索新知

提问:刚才的实验与体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你觉得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矿泉水瓶放得越深,橡皮膜形变越大;手入水面越往下,受压的感受也越明显;矿泉水瓶放法不同时,橡皮膜往不同方向凹陷;桌上除了水还有盐水可以做相同的实验,可能出现不同的现象。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方向、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思维:在科学探究中猜想是根据经验、体验而来的,并不是凭空产生,并不是不着边际,所以猜想需要实验体验、需要问题引导。实验、体验是思维的生长点。

提问:用什么方法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用已有的器材——橡皮膜底的矿泉水瓶,如何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对此问题进行交流、尝试,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实验:控制变量法,将橡皮底的矿泉水瓶放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控制深度不变,改变方向,观察橡皮膜的形变变化。困难:①瓶子太大,不方便改变方向;②橡皮膜形变不明显。交流、思考后改进:①橡皮膜改小,方便改变方向了,但形变更不明显了。②再用转化的方式将形变放大。最终解决方法:使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深度、密度的关系,得结论。

思维:实验不是老师说需要做才做的,也不是老师说该怎么做就按部就班地去做,而是需要思考为什么做?做什么?可以用怎样的器材完成实验?需要怎样的器材才能完成实验?选择器材的理由和作用是什么?思考随问题引导逐渐深入,让思维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使用了控制变量、转化的研究方法,包含了缩小放大的创新思维。创新是思维的生长方向。

3.3  应用新知

提问:1648年帕斯卡通过细管子往装满水的木桶里倒了几杯水,桶就裂开了,为什么?为什么深海是禁区?如何突破?

实验: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

思维:从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可以看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学生对深度这个因素有了更好的理解,将此概念区别于质量、重力等因素,更好的理解应用物理规律。对“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介绍有助于提升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为思维生长保驾护航,提升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应用新知的具体内容为:帕斯卡实验;深海是禁区的原因;蛟龙号潜艇介绍,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

4   结语

“听”与“做题”的物理课堂太单一,侧重于“思”与“实验”的物理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愿物理课堂能带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华永平.物理实验型探究教学:发展核心素养的有力推手[J].中学物理,2019(10).

猜你喜欢
问题引导实验思维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