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2020-05-31 02:56陈夏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2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

摘要: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育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是“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主要在于它是“学科专业知能”(学术性)与“教育专业知能”(师范性)的统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帮助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更新已有知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作为个体逐步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又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争取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达到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在所从事的职业生涯中所获得的发展,是教师从幼稚到成熟,以及水平能力、知识建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人的一般发展和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其目标。教育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是“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在于它是“学科专业知能”(学术性)与“教育专业知能”(师范性)的统一。学科专业知能强调学科教师对特定学科的知识掌握情况,解决的是教师传授知识中“教什么”的问题;而教育专业知能则强调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

一、現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

(一)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部分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技术一旦与教育相结合、相交叉,其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物化技术的特点,也包括了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策略、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智能化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技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作为指导,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以优化教与学。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得以体现的中介工具,所要解决的是教师专业化中“如何教”的问题。

作为教育技术核心的教学设计能力更是体现出促进教师“师范性”发展的特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它可用来指导实际的教学过程,为“如何教”及“如何学”提供规定性的处方。 “素养”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心智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具有稳定性与基础性的特点。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教学实践者,教育技术素养是其必须具备的。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技术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必然组成部分。这一提法其实也明确了教育技术素质是教师专业化所必不可少的。信息社会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良好信息能力的人才,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表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就是要求实现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而这种结合所表现来的正是教育技术素养,其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化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具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支持学习理论与传播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教师专业化具有深远影响。学习理论是涉及到人的学习发展的理论,教师专业化正是教师不断学习发展的过程;传播理论则是涉及信息社会中知识的传递、接受的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以媒体为中介,以传播理论为支持。学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强调人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认为每个人对知识的建构都是互不相同的,必然形成自己的思想与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更加符合作为独立个体实现发展的理论,在强调教师专业化的个体价值实现与主动发展的今天,教师发展模式也必然由行为主义所支持的被动培训向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主动建构转变。信息社会的传播学研究更加注重将传播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而这种从信源至信宿整个系统过程的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是必要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在网络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信源的知识呈现出“无限性”的特点,作为传播通道的媒体技术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积极的反馈与主动的接受成为传播学发展中新的要义,它逐渐摆脱了原有传播中接受者被动的反应,代之以传者与受者的双向互动,而作为专业化主体的教师所体现出的正是主动发展的趋势。传播学角度下教师专业化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现代信息技术下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信息化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认为以下三种方式对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更为有效,更加切实可行:

(一)远程培训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山东省教育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齐鲁师范学院开通了“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有效地解决了广大教师的工学矛盾,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是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但由于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

二是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或者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

(二)案例研究

以某一个具体课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格教室的即时摄录和播放功能,将其记录下来,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播放,大家一起观看本节课的课堂实录,尤其请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与大家一起探讨,重在对课例不断“改进、优化和提高”,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三人同上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师培训模式,教授同一学科的三位教师共同执教某一节课。第一位教师上完课后集体评议,大家肯定优点,找出问题和不足,指出具体改正措施。第二位教师通过观摩第一位教师的授课体会和专家评议,对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调整,然后上课并录像,再进行评议。第三位教师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优缺点和专家评议情况,再对自己的设计重新调整,最后上课、评课。这样,同一内容三位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每位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教育博客

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协作平台,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而开设的网站,通常都是由该领域造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主。教育博客是教师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上传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优秀课件,推荐精美博文,让所有的教师有发言的场所。在博客里,所有教师都可以随时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他人的经验,升华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共享、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平台,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要不断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结语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要不断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既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成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专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冯英伟、肖瑞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一种技术角度的解决方案[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6):77-81

[2]史漫莉,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39-42

[3]王月婵,“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0):230-232

[4]贾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反思性教学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20(05):91-92

[5]许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03):213

[6]肖飞,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20(03):36

[7]班月妹、陆灵明、蒙燕梅,STEAM教育视域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策略[J],教育观察,20200.9(03):23-25

[8]沈小碚、樊晓燕,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教师教育学报,2020.7(01):33-39

金华九峰职业学校 陈夏艳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