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皖河农场废弃坑塘复垦项目工程建设的思考

2020-06-01 07:29陈琨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土地复垦

陈琨

【摘   要】 为缓解经济建设造成的耕地用地紧张的压力,实现区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安徽省皖河农场结合自身实际,近年来积极组织并实施了废弃坑塘复垦项目。然而,在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皖河农场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工程建设中所发现问题以及对策展开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 皖河农场;土地复垦;群众诉求

[Abstrac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land shortage caused by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realize the dynamic balance of total cultivated land in the region, Anhui Wanhe farm has actively organized and implemented the abandoned pit and pond reclamation project in recent years in combination with its own reality.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u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development 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in Wanhe farm.

[Key words] wanhe farm; land reclamation; people's demands

安徽省皖河農场地处长江中游凹带东段破碎带,地形呈“人”字形,主要地貌为冲积平原。农场东临长江、北倚皖河,南部为金潭河,幸福河由南至北穿农场而过,是由4条河流所围成的两个独立圩区,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产水量达10224万m3。因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地处圩区,农场将部分废弃坑塘水面复垦为水田是因地制宜之举:不仅有效增加了农场耕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耕地的占补平衡,缓和了经济建设与占用耕地的矛盾,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1  项目建设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安徽省皖河农场中联分场废弃坑塘复垦项目是皖河农场2018年实施的新增耕地项目。项目区位于皖河农场中联分场,现状主要为废弃坑塘,其建设规模为9.7498hm2,全部为坑塘水面。复垦前项目区内杂草丛生,淤积严重,没有调节区域内灌溉、蓄水能力。项目区并非历史形成的坑塘水面,其历史上原为废弃老河道,是农场职工建房,挑土增高宅基地而形成的。项目区周边耕地灌溉水源主要为引项目区周边渠道水,再通过区内沟渠提水至田间灌溉。灌区灌溉水源有保证,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需要。将现有的坑塘复垦为耕地,一方面能够提高皖河农场的经济收益,改善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盘活了农场的闲置土地,增加了农场的耕地面积,提高了农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  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立足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的综合整治,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土地平整工程,填平低洼地、平整土地;二是灌溉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区规划新建了农渠、斗沟,配以涵、闸等农水配套设施,从而实现自排自灌;三是田间道路工程,结合项目区原有道路体系及周边路网布局,规划新建了生产路,与周边田间道路相通,方便农场职工生产生活。

2  存在的问题

项目开工以后,工程建设进度十分缓慢,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农户对项目实施诉求纷杂

项目区所在的皖河农场中联分场职工人数不多,其周边田块大部分由当地百姓承包耕种。农户对于项目实施的诉求纷杂:有的强烈要求优化项目区周边的田间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的工程建设,也有的认为废弃坑塘复垦破坏了当地水土平衡,还有的不愿意自家承包的农田作为项目取土区,种种诉求都阻碍了项目实施进度。

2.2  规划设计方案存在不足

项目区春温易变雨量多,夏季炎热雨集中,年际降水量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匀,易形成洪涝灾害,项目区的灌排水工程则显得尤为重要。原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农沟排水设计与项目区外实际结合不到位,部分地块无固定灌溉水源,原设计斗沟、农渠布局及尺寸无法满足项目区灌排需要;项目区属沙壤土,保水能力差,原设计部分生产路为土路,因地势低矮,雨季易被水淹,将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2.3  取土区耕地质量受损

本项目为坑塘复垦项目,复垦时将参照项目区周边田块高程进行复垦,需土量较大,根据项目区内地势特点,项目所需土方来源一是来自项目区内部塘埂削减以及周边农田高地平整土方;二是来自项目区北面及南面的高埂土坡取土;三是来自项目区附近居民点复垦弃土。在项目区周边农田取土一方面可能导致取土区田块土壤养分缺失,另一方面田块高程下降,可能导致排水不畅,形成内涝。

2.4  实施现场组织管理不到位

除了按照方案进行工程建设以外,项目还涉及到开工前项目区地面附着物征迁、青苗补偿以及开工后取土填塘、复垦田块维护等诸多工作,这些工作均与分场职工及群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项目自开工以来,群众对项目实施的诉求不断,而监理单位仅对项目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负责,难以化解农户、群众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时常遭受群众阻碍,项目实施现场的组织管理薄弱,施工进度因此十分缓慢。

3  对策与建议

3.1  做好可行性研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程施工等后续工作的参照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决定了项目能否落地实施,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项目后续实施的顺利与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一是要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项目立项前必须深入项目区现场,做到合理选址、充分规划,综合考虑项目区及周边的道路、沟渠布局,使项目区所在区域田、水、路形成统一整体,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二是要广泛征求项目区周边农户对项目实施的意愿及建议,对于项目实施的利弊应悉心、全面地向农户及群众做出分析与指导,对于群众合理诉求的工程内容应尽量纳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与投资预算。

3.2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项目区内外工程衔接

真正建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不仅要做好土地平整,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电力安装等配套工程也是重要的环节。只有让复垦后的田块农业配套工程健全,才能达到项目增加有效种植耕地的目的。本项目的建设资金为单位自筹,在资金来源有保障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项目投资计划:一是要做好沟渠道路等配套工程的衔接,一方面道路工程的建设和项目区排灌设施完善是合理复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另一方面也尽量满足了农场职工及农户的合理化建议,加强了项目区与周边地块的联系,在分场区域内形成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工程体系;二是增加取土区耕地平整及维护投入,复垦所需的取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取土区耕作层,在保障项目区取土的同时,取土区的平整工程及土壤改良费用也应纳入项目预算,维护取土区耕地耕作条件,确保不影响取土区的后续耕种,不降低取土区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3.3  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优化设计变更方案

第一,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设立驻点项目领导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现场施工管理事宜,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沟通联系,协助监理单位做好项目管理事宜,协调好农户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配合施工单位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第二,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结合规划设计方案做好符合实际需要的施工组织设计,加强项目现场的控制与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工程进度;第三,如在项目实施后发生规划设计方案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驻点项目领导工作小组应理性应对,组织设计单位应梳理有关问题,结合项目区农业生产需要以及农户诉求对工程变更增减情况加以统计,现场核实变更工程内容及数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优化设计变更方案及预算。

3.4  适时导入跟踪审计,确保项目依法合规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矛盾和问题较为复杂的情况下,适时导入跟踪审计有利于项目依法合规开展工程建设:一是提高了项目投资效益,协助建设单位强化项目建设投资管理,确保资金投入合理,保障建设资金合法、规范使用;二是与工程建设同步,全过程跟踪可及时掌握工程实施进度和质量,进一步规范了工程建设行为;三是发挥其全程性控制作用,对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前后所包括的征迁补偿、隐蔽性、零散性工程以及工程變更等进行监督与评审,其审查结果为驻点项目领导工作小组的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有利于工程管理环节的防弊与纠错,项目实施更加真实、客观。

参考文献:

[1] 赵海波.土地开发复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

[2] 杨延君.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3] 王 霞.土地复垦项目管理跟踪审计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

[4] 明乐乐.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及政策建议研究[D].江浙江财经大学,2016.

(编辑:赫亮)

猜你喜欢
土地复垦
井工煤矿边采边复垦技术分析
浅析矿区开采损毁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问题研究
广西岩溶塌陷区生态恢复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