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分作文需要哪些“颜值担当”

2020-06-01 07:33程立海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演讲词点题论据

程立海

第一,赏心悦目的文题。

“题好一半文”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切题、新颖、不俗的文题,对于一篇文章,尤其是材料作文来说,无疑能够给阅卷人以良好的印象。如2019年全国卷1满分作文的拟题:《忆五四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天津的《让青春在逐梦路上燃烧》以及2017年一篇题为《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的作文,题目都堪称“亮眼”、“吸睛”,自然能够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第二,标新立异的形式。

俗话说得好:“人是衣裳马是鞍”,意思是,人要好看,主要是靠衣服给撑起来;马要看起来威风,主要还是靠马背上的漂亮鞍子。概括起来的主要意思就是:门面功夫很重要。对于作文而言,也需要合适的形式来包装。因此,考生可以根据具体的文题和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来展现才艺。比如,演讲词、倡议书、慰问信、家书、寓言体、日记体、小标题、访谈体、实验报告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在2019年全国卷1有关劳动的材料作文中,就要求考生采用演讲词写作,出现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之作。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演讲词、慰问信、家书等形式写作,格式要正确,否则会失分的。对此,考生应予以关注。

第三,超凡脱俗的素材。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占据主导地位,也因此,写成议论文是不少考生的优先选择。鉴于此,在选用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时,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大众化”与“千人一面”的素材入文,从而在素材的选用上占据优势。

如《我自任逍遙》一文引用的理论论据:

尼采曾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是的,不为他人言语而左右,做真实、洒脱的自己,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

动漫大师宫崎骏说:“自从立志成为动漫师起,我就决心不为任何人而改变自己。”他人的赞誉或指责,不必过于在意。不妨学莠草: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

上文所引用的名言,贴切而别致,起到了应有的功效。

第四,恰到好处的论证。

主要是指,考生能够熟练、精准地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更主要的是,在论证过程中,对事理阐释得清楚、明白,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思想认同、观点共鸣,具有以理服人的效果和作用。

请看题为《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的上海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段: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闻名,被称为“板桥体”,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例如现在经营餐饮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性。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专门以白领女性为顾客的餐厅,考虑到白领女性的烦恼,特地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并提供一次性拖鞋,除去她们穿高跟鞋的不适。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是因为他们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

又如英国十六七世纪的著名画家乔治·摩兰,他的油画作品起初被当做贡品运往中国的时候,人们以为远看还行,可近看一无是处,只看得见一片片的颜料。正是因为这种特色,他的油画作品还是渐渐被国人所接受,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为荣。

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就在第二和第三段分别以国内的餐饮业和英国十六七世纪的著名画家乔治·摩兰的油画作品为例,展开论证、说理,中外论据结合起来,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论证充分有力。

第五,意蕴丰赡的语言。

通畅、优美,具有思辨色彩、哲理深度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一篇高考作文必备的特质。要达成这样的要求,方式方法很多,如确当地引用古诗文和名家名言;使用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长短句;选取得当的动词、形容词和叠词等。

请看201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中国味》的片段:

中国味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

中国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淡定;

中国味是“曳尾涂中”于濮水临竿而钓,夜梦蝴蝶的逸出尘世;

中国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思情怀;

中国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人志向;

中国味是……

该文运用排比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将“中国味”的不同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言简意赅。

第六,严谨缜密的结构。

主要是指文章的结构自然严谨,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可以采用递进、并列、总分、分总等任何一种结构方式行文。

第七,深刻蕴藉的立意。

立意的高下,直接决定了文章有无价值,对于高考作文来说,就是能否获得高分的关键点。但凡高考优秀作文,其立意都具有深刻、高远,充满正向、励志的特点。

第八,不失时机的点题。

点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紧扣文题写作的显著标志,是行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导向和路标。纵观一些满分、高分作文,无不在点题上下足了功夫。

如2019年全国卷1高考优秀作文《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的片段:

劳动究竟是什么?也许你我都难以精准概括。但请大家环视四周:那堆砌整齐的一砖一瓦,是工人们的劳动;那干净整洁的一道一路,是清洁工的劳动;那骄傲成长的一草一木,是园丁们的劳动……甚至连我们写下的一笔一画,也是各自的劳动。你我都在以劳动丈量时间,用劳动编织生活,无需刻意找寻,在校园里随手定格,你都可目见汗水,劳动的汗水在熠熠发光。劳动,它就在你我身边。

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字的一段话中,“劳动”一词就出现了九次。这样不失时机的点题,就非常显豁地契合了文题,确保了行文是在题意的“轨道”上“穿行”的。

第九,有机关联的呼应。

包括首尾呼应、结尾与文题呼应、上下文的呼应等。

请看高考满分作文《做最好的自己》的呼应: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李开复先生告诉我们的,可真正能坚持自我却并非易事。(开头)

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应学会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第二段)

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要始终坚守自我。……(第三段)

做最好的自己,要懂得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完善它。……(第四段)

做最好的自己,在属于自己的生命天空抒写幸福;做最好的自己,在生命的航路上把握属于自己的船舵;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手中的钥匙打开自己的门。(第五段)

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还是做现在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结尾)

这篇文章,很好地做到了首尾呼应、文题与开头与结尾的呼应、文中的呼应,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演讲词点题论据
“活动·探究”:实现演讲词的教学价值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文末点题太直接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从图式理论角度分析演讲词的翻译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论据选择“四要”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