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菌液对窖泥转化的影响研究

2020-06-02 03:36刘多涛罗青春乔宗伟雷学俊
酿酒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浓香型乙酯梭菌

刘多涛 ,罗青春,乔宗伟,2,李 智,施 思,雷学俊,张 霞,郑 佳

(1.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宜宾 644007;2.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宜宾 644007)

中国白酒因其独特的口感与香气被誉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浓香型白酒作为传统白酒四大香型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从浓香型白酒的生产环节来看,酿酒微生物来源十分广泛,包括大曲、窖泥、车间空气、生产器械、生产用水及物料混配的场地等,其中大曲和窖泥是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在我国传统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窖池是基础,是多种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载体,是我国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关键设备。在长期的固态发酵、续糟工艺操作以及窖池周期闭合的影响下,窖池微生态环境不断发生菌群演替,形成复杂的微生物多样性。正是由于这些有益功能菌的大量生长、繁殖、代谢以及相互协调作用,才赋予了白酒的独特香型,造就了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的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2]。窖池微生物群落结构决定着窖池的质量,而窖池质量左右着传统白酒生产质量和风格的稳定性。

本试验在传统人工窖泥培养的基础上,通过以黄水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培养协调而全面的老窖泥功能微生物菌群并应用于小窖池发酵过程。以期为窖池的转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为浓香型白酒质量及产量的提升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窖池:车间正常生产窖池;黄水:车间生产用窖池黄水。

培养基:稀释10 倍黄水中,添加0.5%酵母膏、0.1%葡萄糖、6%酒样(按纯酒精计),1 mol/L 氢氧化钠调pH值调至5.0。

耗材:细菌宏基因组DNA 抽提试剂盒(上海生工);古菌宏基因组DNA 抽提试剂盒(上海生工);细 菌:341F 引 物:CCCTACACGACGCTCTTCCGATCTGCC TACGGGNGGCWGCAG;805R 引物:GACTGGAGTTCCTTGGCACCCGAGAATTCCAGACTACHVGGGTATCTAATCC;古菌:349F 引物:CCCTACACGACGCTCTTCCGATCTNGYGCASCAGKCGMGAAW;806R引物:GACTGGAGTTCCTTGGCACCCGAGAATTCCAGGACTACVSGGG -TATCTAAT。

1.2 实验方法

1.2.1 功能菌液培养

在1.1 培养基中接入老熟窖泥,接种量为10%,35 ℃静置培养5 d。

1.2.2 有机酸检测

对培养好的功能菌液的有机酸进行检测,运用衍生化法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见曹云刚[3]等。

1.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1.2.3.1 基因组DNA提取

采用差速离心法收集微生物细胞沉淀[4],采取反复冻融与试剂盒相结合的方法,收集DNA,置于-20 ℃保存;利用Qubit2.0 DNA 检测试剂盒对基因组DNA 精确定量,以确定PCR 反应加入的DNA量。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2 PCR扩增

利用引物341F 和805R 对菌液细菌基因组16S rDNA V3—V4 进行扩增,利用引物349F 和806R 对菌液古菌基因组16S rDNA V3—V4 进行扩增。扩增体系(50 μL):10×PCR buffer 5 μL,dNTP(10 mmol/L each)0.5 μ L,DNA 10 ng,引 物F(50 μmol/L)0.5 μL,引物R(50 μmol/L)0.5 μL,Plantium Taq(5 U/μL)0.5 μL。扩增程序:94 ℃3 min;94 ℃30 s,45 ℃20 s,65 ℃30 s,共5 个循环;94 ℃20 s,55 ℃20 s,72 ℃30 s,共20 个循环;72 ℃5 min。

1.2.3.3 DNA纯化及高通量测序

DNA 纯化及高通量测序由上海生工有限公司完成。利用Qubit2.0 DNA 检测试剂盒对回收的DNA 精确定量,以方便按照1∶1 的等量混合后测序。等量混合时,每个样品DNA 量取10 ng,最终上机测序浓度为20 pmol。高通量测序数据主要采用Mothur 和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将相关序列提交NCBI数据库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

1.2.4 试验新窖池应用

用喷壶把培养好的功能菌液均匀喷洒在试验的小窖池,喷洒位置为窖池底部和壁下层。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酸分析(表1)

表1 发酵液有机酸含量分析 (mg/100 mL)

将培养好的功能菌液进行有机酸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 可看出,空白样中己酸与乳酸含量分别为6.13 mg/100 mL 和373.4 mg/100 mL,发酵液己酸与乳酸含量分别为389.2 mg/100 mL 和20.73 mg/100 mL,该培养液能产生大量的己酸,并有显著降解乳酸的作用。而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被称为四大酯类。其中,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其重要前体物质就是己酸,它在白酒中具有重要的呈味作用。

2.2 功能菌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2.1 测序序列数目和多样性指数分析

为进一步清楚地了解菌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菌液细菌和古菌的16S rDNA V3—V4 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Coverage 指数即取样覆盖率均超过97%,样品稀释曲线见图1。从图1 可知,样品随着测序序列数的增加,当reads 数超过5000 后,多样性指数曲线趋于平坦,说明本次试验取样合理,结果能代表样本的真实情况。

图1 样品稀释曲线

2.2.2 功能菌液细菌多样性分析

对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类分析,可以知道样品中含有何种微生物及各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为了展示效果,一般只显示相对丰度前50 的微生物分类,剩余合并为other。

图2 功能菌液细菌群落结构

如图2 所示,发酵液细菌群落中,梭菌属(Clostridium)为绝对优势菌群,占比为51.36%,而梭状芽孢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和Garciella的比例分别为21.73%和8.48%。在窖泥微生物群落中,厌氧梭菌一直被认为是白酒风味物质形成的重要微生物,如Clostridium kluyveri、产丁酸梭菌(C.butyricum)和酪丁酸梭菌(C.tyrobutyricum)等,能产生特征香气物质己酸乙酯、丁酸乙酯的前体物质己酸、丁酸等[6]。刘博等[7]研究表明,浓香型白酒中主要窖泥臭味物质4-甲基苯酚的主要微生物来源是梭菌属。

2.2.3 功能菌液古菌多样性分析

如图3 所示,发酵液古菌群落中,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为绝对的优势菌,占比为76.01%,而热裸单胞菌属(Thermogymnomonas)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的比例则依次为16.43%和6.8%。

图3 功能菌液古菌群落结构

2.3 试验小窖池窖泥变化

对比了小窖池窖底泥试验前后的颜色,水分和pH 值差异,结果见表2。功能菌液应用于小窖池后,窖底泥从黄色变为了灰色,水分均有增加,pH值均有所升高,越接近于中性。说明能较好的改变小窖池的窖底泥。

3 讨论

本研究以黄水为主要原料设计了创新的培养基,用以富集老窖泥功能菌群,此菌液具有产生高浓度己酸的作用,并且在喷淋至窖泥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窖泥感官特征和pH 值的转化,这可能与其中含有大量的厌氧梭菌和甲烷菌群有关,金城[8]研究表明,梭菌对于泸型酒中己酸乙酯等典型风味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薛正楷等[9]筛选出了1 株具有高效产己酸特性的梭菌,栗连会[10]从窖泥中分离到了降解乳酸的梭菌属等菌株。发酵液中的优势菌群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是四川地区浓香型白酒窖泥的主要功能甲烷菌之一[11],属氢营养性甲烷菌,能够利用氢气和甲酸作为底物产生甲烷,常与梭菌属细菌共生生成乙酸,丙酸等。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能够利用乙酸产生己酸。另外,研究表明,甲烷囊菌属、甲烷杆菌属和甲烷八叠球菌属在10 年以上窖泥中丰度较高,尤其是甲烷八叠球菌属在25 年以上老窖泥中丰度会进一步提高[12],说明其在老窖泥中的重要作用。

表2 试验小窖池窖底泥物理特性变化

由于浓香型白酒窖泥质量随窖龄延长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方式培养的窖泥变化速度有差异;同时不同季节和不同入窖条件对产酒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该试验只是在功能菌液对窖泥老熟转化方面进行初步探索,进一步探索功能菌液对窖泥的长期影响将是重要的课题。

猜你喜欢
浓香型乙酯梭菌
《白酒质量要求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对浓香型大曲白酒蒸馏智能化技术的分析
不同树龄铁观音茶树的浓香型茶叶品质比较分析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螺虫乙酯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