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2020-06-03 03:17龙海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微创

龙海成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河北 遵化 064200)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的血压增高是导致其发生脑出血的根本原因。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及呕吐等。对该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挽救其生命,避免其发生偏瘫等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主要是对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其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血肿量在25 ~60 ml 之间。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2)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3)其发生脑出血的原因为患有肿瘤及发生脑部创伤等。将这86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3 例/ 组)。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28 例,女15 例;其年龄为53 ~74 岁,平均年龄(63.54±1.87)岁;其中,有18 例发生基底节出血的患者,有14 例发生脑叶出血的患者,有11 例发生丘脑出血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29 例,女14 例;其年龄为52 ~76 岁,平均年龄(63.98±1.27)岁;其中,有19 例发生基底节出血的患者,有15 例发生脑叶出血的患者,有9 例发生丘脑出血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进行CT 检查,确定其发生出血的具体位置。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血肿中心的体表投影处做一个长约6 ~8 cm 的切口,充分暴露其颅骨,然后对颅骨进行穿孔。用咬骨钳将骨窗的面积扩大至3 cm×3 cm,切开大脑皮层,暴露血肿腔,用脑穿针进行穿刺。用吸引器清除血肿腔内的血肿,注意避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对血肿腔进行电凝止血后,清洗血肿腔,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进行CT 检查,确定其发生出血的具体位置。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及局部麻醉。用电钻驱动穿刺针穿透颅骨后,取下电钻,拔出针芯,插入配套的针芯,并将其推入血肿中心。再次拔出针芯,连接引流管,用注射器将血肿抽取干净。对血肿腔进行冲洗,并向其中注入由3 ~5 ml 的生理盐水和1 ~4 万U 的尿激酶组成的药液,然后夹闭引流管,待2 ~4 h 后再将其开放。术后根据对患者进行CT 检查的结果确定对其进行引流的次数和引流持续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CP)及术后并发症(包括再出血、器官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情况,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的总分为42 分。患者NIHSS 的评分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及接受治疗后其ICP 水平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相比,P >0.05。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均较低,P <0.0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 的评分较低,P <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ICP 的水平相比,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及接受治疗后其ICP 水平的对比(±s)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及接受治疗后其ICP 水平的对比(±s)

组名 例数 NIHSS 评分(分) 接受治疗后ICP(mmHg)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对照组 43 26.81±3.86 8.95±2.38 9.79±1.13观察组 43 27.16±3.24 6.62±1.87* 9.47±1.22 t 值 0.455 5.048 1.262 P 值 0.650 0.001 0.211

2.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6.28%)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7.21%),P <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若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水平,其发生局部脑血管出血、脑组织坏死及缺血的可能性可增加,其血管内还可出现由血管壁变薄弱、膨出及弹性下降所致的微小动脉瘤。当患者情绪激动或进行剧烈的运动时,其受损的脑血管可发生破裂,最终可引发脑出血[2]。发生脑出血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脑组织,破坏其血脑屏障,影响其神经功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在发病后的数个小时内死亡。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方式为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实施该手术时,可在直视下清除患者发生坏死的脑组织,抑制颅内出血的发生,降低其ICP,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3]。但开颅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可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加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性小、定位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用该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操作,可明显降低手术对患者脑组织造成的损伤[4]。2)术中可借助CT 检查技术进行操作,显著提高一次性血肿的清除率。3)术中仅需在患者血肿发生的部位做一个直径不足5 mm 的微小通道,创伤性小,可减少对其神经功能的损伤。术后患者恢复的速度较快,其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均可有效地降低其ICP。不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较轻,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