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分类规范

2020-06-03 09:37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代码分类检验

检验检测作为一种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其他产业发挥强大的支撑、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还具有成长性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领域的新增长点。检验检测服务业持续性高速增长态势,对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和产业提质升级的作用日益显现。

但中国检验检测市场发展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检验检测机构综合实力亟待提高,距离世界检验检测强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聚集效应差,检验检测机构体量小、布局分散、竞争力弱。全国小型化的检验检测机构占比96.33%,76.94%以上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提供服务,缺乏全国性和国际化服务机构;二是缺乏行业总体上的规划引导,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急需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整合、质量控制、能力比对、行业自律等,加快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测数据评价体系;三是国内检验检测市场竞争态势加剧,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增幅相较检验检测业务增幅更为突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快速进入我国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也给国内检验检测市场带来激烈竞争。

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继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力求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市场运作、创新驱动等方式,大力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加快促进产业化发展”任务内容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引导国有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向关系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聚焦,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在“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任务内容中指出要“建立完善标准体系”等内容。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与代码标准研究符合目前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检验检测机构分类编码,不仅可以为检验检测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关键依据,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指导意见,同时也将为检测行业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化服务奠定基础。

检验检测机构分类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分类现状按检验检测机构主管部门对检验检测行业和检验检测项目的关注点不同,可以区分为CNAS(实验室认可)、CMA(计量认证)、CML(审查认可)等不同实验室资质主管部门的分类方法。

CNAS检测实验室认可领域的分类按照检测行业、检测产品、检测参数/项目的分级划分方法对实验室进行编码,采用三级代码形式,每级代码用两位数字表示。其中,一级代码共覆盖了生物、化学、机械、电气、日用消费品、植物检疫、卫生检疫、医疗器械、兽医、建设工程与建材、无损检测、电磁兼容、特种设备及相关设备以及软件产品与信息安全产品等14个行业领域。

CMA检验检测机构分类按照发证机关、专业领域、行业主管部门的分级划分方法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编码,除机构获证年份和机构流水号,同样采用三级分类代码形式,每级代码用两位数字表示。其中,一级代码为国家认监委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发证机关代码;二级代码为专业领域代码,覆盖了食品、建筑工程、建材、卫生计生、农林牧渔、机动车安检、公安刑事技术、司法鉴定等21个专业领域;三级代码为行业主管部门代码,覆盖了教育、工业和信息、公安、司法、环保、交通等34个行业主管部门。

CML实验室的分类和评审依据基本和CMA实验室相同,主要是对承担产品标准符合检验任务和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检测能力的审查。

目前,我国仍然缺乏由政府主导的通用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体系和相关标准,现行体制下政府决策的不一致、非科学等原因可能造成检验检测机构在规划中的无序、同个检验检测机构在不同分类体系下的体系偏差。这些正是造成目前国内检验检测行业集聚效应差、竞争态势加剧但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针对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分类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别从科学性原则、唯一性原则以及完整性原则阐述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体系的构建依据。

科学性原则

在充分继承目前国内已有的CNAS、CMA在用实验室分类方法基础上,充分结合国外实验室分类优点,同时借鉴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 4754)等先进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打造检验检测机构专属的分类体系。

同质性原则

基于同质性原则划分检验检测机构,可以参考现有经济类型代码、行业管理分类的代码(如组织机构代码)、行政区域代码等可借鉴之处,形成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体系的特色内容。

完整性原则

结合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体系的基础内容和特色内容,确保代码的完整性,并在检验检测机构分类的每一层级代码中增设扩展代码,可以持续增加新出现的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代码,以确保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代码的完整性。

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与代码体系的构建

分类体系的组成结构

根据分类原则,将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体系划分为组织机构代码和机构属性代码两大部分。组织机构代码采用《GB/T 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机构属性代码则由行政区域代码、经济类型代码、检验检测机构类别代码和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四类属性代码组成,其具体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见下页)。

图1 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体系组成结构

组织机构代码由8位本体代码、连字符和1位校验码共9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

机构属性代码共14位,由4部分组成,包含6位行政区域代码、2位经济类型代码、5位机构类别代码和1位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其中,行政区域代码完全引用《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经济类型代码由2位数字组成,引用《GB/T 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中的大、中类两位代码;检验检测机构类别代码由5位代表数字组成,是表明机构分类的主要代码;机构分类管理代码由1位数字组成,表示已取得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的相应管理部门。

机构类别代码

检验检测机构类别代码由5位数字组成,采用线性分类和层次编码法,将检验检测机构按其服务专业领域、检测产品类别和检测产品/项目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大类代码由2位数字组成;中类代码由3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大类代码,第三位为中类分类码;小类代码由5位数字组成,前三位为中类代码,第四、五位为小类分类码。在分类编码过程中,如果小类不再细分,则保留前三位中类代码,第四、五位代码补“0”。

检验检测机构分类体系共包含9大类,具体分类代码,如表1所示(见下页)。

表1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由1位数字组成,其具体代码表征情况,如表2所示(见下页)。

表2

在分析我国检验检测分类现状和国内、国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炼了构建检验检测分类体系和代码标准的三大原则,并依此提出检验检测分类体系结构和代码基础规范。

猜你喜欢
代码分类检验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