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几点认识

2020-06-03 08:50汤超
记者摇篮 2020年5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真实性

汤超

【摘 要】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党和政府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工作,还能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关键词】舆论监督   时度效   真实性

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通过新闻报道进行揭露和曝光,以达到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论述过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他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违背民意的現象进行曝光,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政府做好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更好为群众服务。安徽日报社群众工作部主要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派记者去调查采访。由于新闻舆论监督是对不好的社会现象进行监督,势必会触碰一些人的利益,因此要把握好分寸和角度,要顾全大局、找好选题、注重监督效果,同时要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一、树立大局观念,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党性原则是做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前提,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守的准则。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

安徽日报社群众工作部注重民生类的舆论监督,积极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反映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如笔者采写了《“渣土山”堆到耕地上,该由谁管?》,反映城市建设过程中,渣土、建筑垃圾等向农村蔓延,向村头耕地倾倒,日积月累形成渣土山而无法耕种,侵害了群众利益。稿子见报后,有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禁止车辆倾倒并逐步恢复土地耕种,解决了困扰群众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找准选题,明确目的

其一,要提高新闻敏感度,选取带有普遍性意义的选题。有些人来报社反映问题,是个人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区别对待,如果说是个案就不好当作选题去报道;如果带有共性,时效性强,就可以作为选题去采访调查。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事情的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记者在选取选题时,要出于公心,不得夹杂个人因素,更不能做有偿新闻报道。选题目的是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所提出的建议应该具有建设性。因此,记者在选取舆论监督报道的选题时,必须提高新闻敏感度,不能为批评而批评,单纯追求爆炸性新闻,而是应从大局考虑。

其二,要加强新闻策划,选取的选题能够帮助政府有关部门改进工作,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舆论监督报道选题除了通过新闻热线获得,记者也可以主动寻找,加强新闻策划。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政府部门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四风”问题、民生问题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选题,可以预见此类问题舆论监督报道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当然在做策划报道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讲究策略方法,出发点是促进工作,如果不讲究效果,只知道蛮干,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激化矛盾,这样的监督报道就背离了舆论监督的初衷。

在采写舆论监督报道时,笔者自觉树立“精品意识”,寻找新的视角。如霍山县黑石渡镇柳树店村一位村民来信反映,当地一家农场在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在农田上挖鱼塘,在水库边建垂钓中心,破坏了当地环境。笔者获得此线索后,认为事件具有一定代表性,而且涉及耕地红线,于是第一时间去采访,撰写了《农用地性质岂能随意改变》稿件,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立刻叫停了该项目的施工,保护了耕地红线不被侵占,也保护了村民的利益。

三、把握分寸,注重效果

新闻舆论工作要善于抓住时机、把握分寸,有效引导受众,体现时度效要求。特别是舆论监督,更要注重时度效。这里的“度”指的是力度和分寸。

舆论监督要把握好时机。介入的时间过早,问题尚不清楚,不但不能促进事情的解决,反而容易引起纠纷,陷入两难的境地。反之,介入的时机过晚,公众关注的热情开始减退,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既要监督到位,又要把握大局,真正做到“解难不发难,补缺不拆台,帮忙不添乱”。一方面,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另一方面,让群众看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出路。

舆论监督的目标是要有结果或争取有好的结果,同时加强跟踪监督,抓准的问题就要跟踪到底,做到有始有终。如舒城县阙店乡神墩村一位村民来信反映,连接阙店乡和万佛湖镇的杭埠河杜九公路漫水桥被大水冲垮,杜九公路成了断头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希望有关部门在河上建一座桥,解决周边群众过河难问题。笔者实地探访,发表 《漫水桥被冲毁 两岸村民过河难》一稿。过了一段时间,本人对这一问题进行回访,了解事情进展,发表《跨河大桥正在建》一文。第一篇稿子见报后,当地乡政府一方面组织人员第一时间修复了水毁的漫水桥路面,另一方面筹措资金重新修建了一座大桥,彻底解决了村民过河难题,这是记者不懈跟踪采访取得的结果。

四、坚持真实性原则,实事求是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采写舆论监督稿件,更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呈现双方当事人的观点,做到客观、公正,不能偏听、误听。要做到事实准确,证据确凿,不以偏概全,不感情用事,不先入为主。应采访到多方面的意见,确保事实准确无漏洞。另外,舆论监督要就事论事,不含沙射影,不引申发挥,不激化事态,不扩大矛盾。记者在采访时要确保中立,不轻易下结论。

涡阳县一村民来信反映,涡楚河上游一家家禽公司任意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水,造成渔民损失。笔者接到此线索后进行了实地探访,采访了村民、家禽公司和涡阳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经了解,涡楚河污染问题并不是由这一家家禽公司造成的,沿河几十家企业都存在偷排问题,如果把问题归咎于这一家企业失之偏颇。

总之, 新闻记者要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舆论监督不能沦为个别记者宣泄私愤的工具,更不能搞有偿新闻。要在把握好时度效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舆论监督,要确保舆论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真实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大有可为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广告的真实性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舆论监督与被监督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