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简单”中的“精彩”

2020-06-03 17:49王凤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简单思维发展以生为本

王凤芳

【摘要】生本课堂以生为本,整个课堂尊重本然,和谐自然。学习过程中教师画龙点睛式的指导,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度、深广度和创新度。教师“不现自我”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真实学习,在主题交流中真实体验。

【关键词】以生为本 思维发展 小组合作 体验

2019年9月18日,观摩了广州特级教师何建芬《走月亮》一课,这是一堂生本理念下的学习型课堂教学。何老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善于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简单化。本堂课充分体现了何老师的生本课堂理念——以生为本,和谐简单。下面就这堂课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一、“尊重本然”的课堂学习结构,焕发生命的光彩

何老师将阅读课分为精读、讲读、略读三种课型,本堂课是精读课。课堂学习结构非常简单,一共三个环节:

一是抓住线索,概括内容。何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自读情况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说到哪里,就相机让学生板书,梳理出走月亮的线索:溪边——村道——果园——稻田。再让学生根据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这样说:“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了溪边,走过了村道,来到了果园,来到了稻田,看到了晚上奇妙的景色。”最后点出“奇妙”一词是文章的关键词。像这样找线索再概括的方法,不少教师也会用,但是何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自主地进行板书。一开始学生所回答的顺序并未按照课文顺序,概括时要么语言不够简练,要么概括不够全面,但在读读、写写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清了课文线索,简洁有序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这个过程,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是品读画面,说说感受。整个精读过程,就是让学生品读走月亮的四个场景,理解课文内容。何老师只用一句话指导:“抓住关键语句,读进去,想开来。”于是,课堂就完全成了学生交流、展示的地方了。因为长期在“生本课堂”上学习,学生们非常熟悉这样的环节,他们自主地分组,组长带着组员喊出了小组的口号,组员一位接着一位有序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期间还有组员的补充,思维的碰撞在这里展露无遗。令笔者深深感动的是每一个学生都热情高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都是“小脸通红,小手高举,小嘴不停”,学生真正地站在了课堂的中央。

三是关注头尾,读写延伸。在这个环节里,需要有写法的点拨,文章开篇何老师抓住了“淘洗”一词,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叫“淘洗”?正所谓疑在学生当疑之处,这就是难点。何老师这样处理:

【教学片段】

师:这里为什么叫“淘洗”?你怎么理解的?

生:月亮很明亮,就像是放在水里洗得很干净。

师:作者笔下是怎么写的?

生: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师:你读出了什么?每读一次,都要有所感受。(生交流)

师:这里有多少个“照亮”?

生:无数个,因为有个省略号。

师:是啊,多少个“照亮”就有多少个画面。你的脑海里还有什么样的画面?(生交流)

师:美好的画面,书中如此,生活中也如此。你和谁一起走月亮,在哪里走月亮,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本课堂以生为本,却也不是完全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何老师把握住了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在“品读画面,说说感受”的基础上,将学生从课内引到了课外,学生有了正确的引导,不仅能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而且能内化课文语言,联系生活情境迁移为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课堂上,学生的成长是可以看得到的。

二、“画龙点睛”的课堂学习过程,奏响教学的华彩

生本课堂以生为本,教师更多的是用心倾听、适时点拨。何老师在这堂课上非常完美地展示了生本课堂的教师角色,犹如一首乐曲中最动人的音符,在关键之处“画龙点睛”,让整个学习过程惊喜与精彩不断。

1.点在精彩处,激发思维的灵活度

【教学片段】

生:(分享第4自然段)这里用了一个“抱”字,就让语句变得生动起来了。“每一个小水塘”写出了不是一个月亮,这里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师:月亮就在水塘的怀抱里了,一个水塘一个月亮,谁看得最真切,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

师:想想,该怎么写板书?

生:板书“小水塘抱月亮”。

师:奇妙吗?迷人吗?还有没有这样奇妙的景象?

生:(分享第6自然段)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稻田比作月光镀亮的银毯。这也是拟人化的手法。

师:谁能读好,把画面读出来。

生:板书“月光镀亮银毯”。

这是学生在品画面,说感受,何老师让学生读进去,想开来。在这个片段中,何老师并没有止于“畫面”和“感受”的交流,而是通过点拨“抱”“镀”这些关键的字,引导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拟人化说法的生动性自然而然在学生的朗读中、脑海中变得灵动起来。当学生写下板书时,这些生动的语言就成了学生内化的语言了。

2.点在深刻处,激发思维的深广度

【教学片段】

师:文中的“我”和阿妈还走过了这些地方——村道、果园,继续交流未关注的地方。

生:(分享第6自然段)秋虫唱着,夜乌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这里用了“唱着、拍打、跃出”几个动词,让我想到了走过村道时奇妙的画面。

师:“一闪”,指什么在闪?

生:水面在闪;鱼跃出水面是一闪;鱼鳞在一闪。

师:关注别人没有关注的地方,读进去,想开来,又看到了奇妙的画面。

生:板书:“唱拍躍闪”。

师:这就是村道独有的画面。哪里是果园独有的画面?

生:从果园那边飘来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师:读进去,读出香味来。(生读)

师:果园是有香味的,这样写,语言更生动。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何老师在学生找到了动词后,引导学生关注“一闪”,让学生尽情地想象什么在闪,让单一的画面变得多样、丰富,而这样的画面正是村道独有的奇妙之处。果园的“香甜”是闻到,并非看到,但作者却写出“是雪梨,还是葡萄,都有”。这样的语言,何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读进去,仿佛闻到了香味,读出来,仿佛满眼的果子。这就引导学生调动了所有感官,深入感受果园的甜香,想象果园丰收的画面。

3.点在空白处,激发思维的创新度

【教学片段】

师:(第8自然段)这里四个“走过”后用上了省略号,纸短话长,作者写不完。你还走过哪些地方?请你补白。

生:走过放粮食的仓库……走过越秀公园……走过月光下著名的珠江大道…..

师:用一个词浓缩画面,完成你的板书。

生:板书“越秀公园水光倒影”“小蛮腰光彩夺目”。

师:你还读过哪些写月亮的文章?

生:朱自清《荷塘月色》,品读交流。

师:你可以这样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美丽”。

这是对文中省略号的教学,通过补白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了很多地方。何老师在让学生在补白的基础上用一个词浓缩画面,这是在之前“品画面”的基础上的提升,之前是“读语言,品画面”,现在是“说画面,炼语言”,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维的训练。《荷塘月色》的课外阅读补充,更是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或许此刻,学生的脑海里,就是那一片月色下的荷塘,或者荷塘里的月色。

三、“不现自我”的教学指导策略,绽放和谐的色彩

何老师的生本课堂采取“不现自我”的教学指导策略,主要体现在以学定教和自主合作,习得生成。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以读引说,以读引思,在何老师的课堂上听到最多的是“读进去,想开来”“交流讨论,说出所思所感”这样的话语,这就是课堂上最简单的指导。那么,“不现自我”指导策略下的教学,学生学得怎么样呢?

1.小组合作,让学习真实发生

何老师的课堂是简单的课堂,同时又是热闹的课堂。整堂课上,每一个学生都是跃跃欲试,能说会道。在《走月亮》的课堂交流中,学生们已经非常熟悉分组学习的规则与交流表达的规矩。只要教师一说“小组内交流”,每个小组就轻言轻语地进行交流,他们训练有素,学习真实有效。当第一小组上台交流时,组长带领组员们响亮地喊出小组的口号:“第一小组,一马当先。”于是,在组长的示意下,第一位组员开始进行交流,等第一位学生交流完,组长又示意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组员交流。每个学生交流的内容都不一样,在交流的过程中,组内的组员互相补充,其他学生也可以当堂提问,互相答疑解惑。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由组内交流一小组汇报交流一全班交流,慢慢推进,层层深入,学生的智慧、疑惑、辩论等,都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真实地表现出来。

2.主题交流,让学生真实体验

何老师的生本课堂最终指向是学语文、用语文。《走月亮》一课由课文里“我”和阿妈走月亮延伸到生活中。课前,何老师遵从了学生的意愿,结合当时的中秋佳节,先让学生走月亮。课上,就让学生围绕“你和谁一起走月亮,在哪里走月亮,看到了什么画面”作主题交流。学生有的制作了PPT,图文并茂地介绍;有的带来了自己的作品,一幅画、一首诗、一篇小文。这是前置性学习实践的结果。通过课堂上的精读,学生习得的是规范、准确、生动的表达。两者相结合,学生就能将自己的真实体验用最真切的语言表达出来。

《走月亮》一课是何老师生本课堂的有效实践,简单的设计、开放的过程、自主的习得,给人留下的是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大道至简”,语文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笔者想,何老师很好地给出了答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了学生的发展,最简单,亦最精彩。

猜你喜欢
简单思维发展以生为本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简单、扎实、清晰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