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历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程的价值和原则

2020-06-03 04:42高欣欣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原则资源

高欣欣

【摘 要】地域历史文化是“沃土”,在特定地域逐渐积淀起来的地域文化,是特色课程得以培育的水分与营养。学习地域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历史文化的传递和价值的提升。将地域历史文化融入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满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程开发的开放性原则。

【关键词】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资源价值;开发原则

课程资源既是课程实施的支撑环境,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还是教学活动的展开条件。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时刻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因此,将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作为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课程资源,已成为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一、地域历史文化融入课程的价值

(一)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地域历史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素材,通过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地域历史文化的专题式探究与亲身体验,例如“地方历史名人录”、“近海镇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寻找启东历史名镇”、“吕四方言及其特点”、“启东特色节日传统”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地域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背后的人文特质和优秀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民族精神等,进而树立传承和发扬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地域历史文化的信念和责任。

(二)欣赏多样文化特色,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与人文的不同搭配与组合,产生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又产生了孕育人类的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一系列行为。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地域历史文化产生了阶段性的特征。例如先秦到西晋灭亡前,杭州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特征;从西晋中期到南宋末,随着经济重心的难移和人口大迁移,杭州吸收了更多的北方文化特征,且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在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中,应利用信息技术搜寻多阶段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料,欣赏多样的文明特色,从而理解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拓宽历史思维。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需求。在活动课程中体验丰富多彩的地域历史文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研究“吕四通东方言”的专题中,发现习以为常的方言竟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溯源,在此基础上感知自己的本土文化,汲取地域文化的营养,结合自己的兴趣、经验和感受,形成对问地域历史文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和個性发展。

(四)提升历史兴趣,辅助课堂教学

地域历史文化在活动课程的推动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地域文化历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课堂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源容易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人教版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南通海门人清代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甲午战争后,面对民族危亡,亦然举起“实业救国”的大旗,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当在笔者在课堂上引入张謇的史料后,学生们很是兴奋,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通过这样一个地域文化名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的距离,感受他的爱国精神和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所以,将地域历史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亦能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形象认识。

二、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原则

以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为基石,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应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反映地域文化的特色,突出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应该体现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在课程的资源的开发中,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唤醒学生文化自觉的责任意识,在探究和感受地域历史文化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二)兴趣性原则

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应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在学校和学生的周围比比皆是,但要有选择性的挑选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资源。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动机置于核心地位,这不仅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有原则,也是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

(三)因地制宜原则

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的选择最具有典型教育价值的材料和内容融入课程活动中,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充分体现课程和资源的有效融合。

(四)整体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注意与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协调,还需考虑学科课程的认知需要、德育价值以及与学校的教育哲学和课程理念相符。只有这样,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融入课程中才会“多而不杂”、“错落有致”。

(五)开放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以及活动设计、评价等方面,给开发者提供选择的余地和创新的空间,引导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利用身边课程资源,扩展对地域历史文化的认同。并能够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多样的文化现象,有针对性地拓展课程资源与活动内容。

历史学科中蕴涵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内容,将地域历史文化内容与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挖掘和发扬课程内容中的地域文化素材,渗透和开展地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08).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原则资源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资源回收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