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念好“自身”资源这本经

2020-06-03 10:53颜林忠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资源语言课堂教学

颜林忠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因素。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前行,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过程中,不少教师或忙于校外收集资料,或困于网上选择资料,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放任与浮躁。笔者认为:“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无须舍近求远,追求‘大而全,首先就是要念好教师‘自身资源这本经。教师的人格形象、情感态度、知识与能力、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等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着影响。”那么,如何挖掘和利用教师这种以“自身”为载体的课程资源,来保证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呢?

一、用好情感资源

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活。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最先注意的是教师的形象。为了让孩子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就要保持强有力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地位,创设友爱、和谐、合作、温馨的课堂氛围,全方位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参与学习过程,引领孩子感悟学习的趣味、生活的美好。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空气‘阳光与‘水。”好教师要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注视每个学生的眼睛,穿梭于孩子之间,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觉得课堂“总是充满生机”的。只有师生在感情上彼此信赖,思想上水乳交融,才能使学生敢思、敢想、敢问、勇于创新,打开数学思维的大门,对数学充满兴趣,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角。

教师要创建一个洋溢着生命温情的课堂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快乐主宰课堂,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开阔的思想平台,让他们独立思考,在无拘无束地与教师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中,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也只有当学习是孩子全身心投入的方式,学习也才能促进整个人的成长。

二、妙用语言资源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师尤其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简约、缜密、激趣、启思和逻辑性,规范地使用教学用语。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能让学生感到温暖如春风,自然而然地“信其师、从其行”。因此,教师应该用好课堂教学语言这门艺术。

1.课堂用语要严谨简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教师要正确掌握学科的特点,理解知识的本质属性,掌握其知识内部联系和相关的联系。教师的教学语言的叙述就应合乎逻辑,正确讲解书本中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应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不犯科学性的错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逐步理解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教学语言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合乎逻辑,因果关系不能颠倒;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要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提高课堂信息交流的效率。

2.课堂用语要新颖幽默。

要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就必须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语言它不是书面用语,也非口头用语。要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就需要教师学会运用新颖幽默的语言打动他们的思维情感。让深奥的知识明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位名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能令人接受。”幽默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精妙的幽默语言能让人精神欢乐,可让学生保持一种愉悅的心境,对学生的学习探索起到催化的作用。

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有趣的教学语言,寓教学于趣味之中。如,当教师要进行操作示范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就来一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堂上学生面对挫折时,教师说道:“勇敢点!别怕,老师个儿高,天塌下来,有我顶着!”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是在和老师并肩作战,不惧怕任何困难了。幽默的语言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使学生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数学课上,教师在保证课堂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发人深思的典故、成语等,让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课堂充满幽默感和笑声,课堂上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的神经就能得以松弛,从而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欢声笑语中到达知识的彼岸。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语言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最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语言修养,上课时注意音高适宜、快慢适中、语意清楚、抑扬顿挫、情真意切,让学生有一种独有的听觉享受。

三、智用肢体资源

小学数学课教学大都运用讲述、多媒体展示、操作、讨论等形式来开展。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研究结果显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肢体语言(姿态、表情和动作等)占表达的55%,这足见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它有时能表达语言所难以表达的内容,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成为交往的唯一形式,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果。

1.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用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孩子的视线,让慈祥的目光洒向教室的每个角落。教师要借助眼神进行传情达意,用严肃的目光告诉他“不可以说话了”“不能做小动作了”,遏制学生不规范的课堂行为;教师用期待的眼神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的眼神传递的是赏识、是宽容、是提醒……实践证明,亲切的眼神能打开学生心扉,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聪明的眼睛会说话。教师要时时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嘴可少动但眼不能不动,要发挥眼神“润物无声”的引导、教育作用。

2.手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便是人类行为语言的嘴巴。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西塞罗说过:“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最野蛮的人都能理解。”可见,教师的手势是课堂中最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教学技巧之一。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常交头接耳,教师用双手向他们做出一个暂停动作,示意部分学生终止违纪行为。当学生遵守纪律时,给予鼓励的手势。课堂上可以用手势对一些事物的形状、长度、体积等进行描摹,化抽象为形象,引起学生联想。在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教学增添亮色和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与学生的交往,因为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眼神,甚至你的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支持与信任。运用恰当肢体语言进行小学教学,能很好地表达教师的情感,让学生觉得教师平易近人,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肢体语言是小学教师的重要语言,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肢体资源,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

四、享用风格资源

时下,各种思想、观点相互撞击,不少教师盲目跟风,迷失在众多名师的课堂光环之中,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比较表象性,什么东西时髦就用什么,依葫芦画瓢地照着做,没掌握名师的方法精髓。常言道:“教学有法,但無定法,贵在得法。”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适合所有学生的,有它的适用范围及前提条件。不同的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喜欢旁敲侧击,好用激将法;有的教师巧于激疑布惑;有的教师喜欢开门见山拨云见日;有的教师胜于妙语连珠;还有的教师的课堂朴实无华,却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些方式(方法)对他人来说是“妙招”,而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孬招”。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我潜能,用心捕捉、筛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资源,盘活、优化校内外课程资源,使之内化成独有的、优质的课程资源。

教学风格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主张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并且具有稳定性的表现,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无故地突然形成。教师要学会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思想,从模仿走向教学创新,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从教学自觉走向教学自信,走向教学自由。作为教师必须了解自我(能力、思维、品质、言语表达、个性倾向等),从实际出发,扬己所长,独辟蹊径,把自己的性情和教学统一起来,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

雨果说:“风格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作为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从事教学的理想境界。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善于对教学的某些弊端进行分析,不断地“内修”自我,锤炼专业素养。让研究成为一种需要,让教学成为一种享受,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个人特长或教学需要选择突破口重点攻关,建立教学风格。教师要巧用自身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产生情感共鸣,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展的成长乐园。

教学资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就像储量丰富的海洋一样,只要用心去挖掘,随时都会发现惊喜。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理应进入课程,为教学所用。只要教师本着务实的教风,遵循“简约、实效而有价值”的原则,在创设教学活动时,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同样会精彩纷呈,教学的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资源语言课堂教学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资源回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