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的分类分级调查方法※

2020-06-04 05:52杨德荣曾志伟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5期
关键词:枝梢株数虫害

●周 龙 杨德荣 曾志伟

(1.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8;2.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3.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8)

柑橘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国际农产品和加工品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第一大水果。我国是柑橘主要原产国之一,自2012 年以来,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柑橘病虫害种类繁多且频发,严重制约着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柑橘病虫害种类和病虫对柑橘危害的症状,对不同时期病虫害的调查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级,以期为柑橘病虫害防控制定相关科学评判标准。

1 柑橘主要病虫害分类和分级表示方法

1.1 柑橘主要病虫害分类

柑橘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脂点黄斑病、黑星病、叶斑病、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叶枯病、煤烟病、疫病、酸腐病、青/绿霉病、蒂腐病、黄龙病、碎叶病、衰退病、流胶病、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等,根据病害发生症状将以上病害划分为病斑型(脂点黄斑病、黑星病、叶斑病、溃疡病、疮痂病和炭疽病)、病面型(叶枯病、煤烟病、疫病、酸腐病、青/绿霉病和蒂腐病)、整体型(黄龙病、碎叶病和衰退病)、流胶型(流胶病)和根部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5 类。

柑橘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虫害有红(黄)蜘蛛、瘿螨、锈壁虱、蓟马、蚜虫、介壳虫、蜗牛、蛞蝓、蝽蟓、吉丁虫、金龟子、天牛、象甲、小蠹虫、实蝇、蝉、木虱、粉虱、凤蝶、夜蛾、烟青虫、小白纹毒蛾、卷叶蛾和潜叶蛾等。根据虫害特征及危害症状将以上虫害划分为蜱螨目[红(黄)蜘蛛、瘿螨和锈壁虱]、缨翅目(蓟马)、同翅目(黑蚱蝉、木虱、粉虱、蜡蝉、介壳虫和蚜虫)、柄眼目(蜗牛、蛞蝓)、半翅目(蝽蟓)、鞘翅目(吉丁虫、金龟子、天牛、象甲和小蠹虫)、双翅目(小实蝇、大实蝇)和鳞翅目(凤蝶、潜叶蛾、夜蛾、烟青虫、小白纹毒蛾和卷叶蛾)等8 类。将危害柑橘的病虫害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提高对相同危害特征病虫害的调查效率。

1.2 柑橘病虫害分级表示法

柑橘病虫害调查主要通过数量法和等级法两种方法进行表示[1]。其中,数量法主要针对危害性状可数、调查后均可折算成一定单位面积内的病斑数或虫数;等级法主要针对数量不易统计的病虫害,在一定数量范围划分成一个等级,粗略估计病斑严重程度和虫害数,以等级表示。

2 柑橘病害调查方法及分级方法

2.1 脂点黄斑病

2.1.1 调查方法 根据果园形状,在每个果园(500~1 000 株)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 株,在每株果树的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10 片叶,共调查1 000 片树叶,调查叶片上柑橘脂点黄斑病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该调查方法适用柑橘叶片部位病斑的调查,调查株数和叶片数根据果园规格进行调整[2]。

2.1.2 叶片病斑分级方法 0 级:叶片无病斑;1 级:叶片上有1~2 个病斑;3 级:叶片上有3~5 个病斑;5 级:叶片上有6~8 个病斑;7 级:叶片上有9 个以上病斑,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的50%以下;9 级: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的50%以上。

2.2 黑星病、叶斑病

2.2.1 调查方法 根据果园形状,在每个果园(500~1 000 株)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 株,在每株果树的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2 个枝梢的全部叶片以及5 个果实,调查叶片和果实上黑星病和叶斑病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该调查方法适用柑橘叶片和果实等部位病斑的调查,调查株数和枝梢数根据果园规格进行调整[3]。

2.2.2 叶(果)病斑分级方法 0 级:全株无病;1 级:每个叶片(果)上的病斑很少,即小病斑(直径≤2mm)不超过3 个,无大病斑(直径≥2mm);3 级:每个叶片(果)上有少量病斑,即小病斑10 个以内,大病斑1个;5 级:1/3 以下叶片(果)上有中量病斑,即小病斑10~20 个,大病斑2~4 个;7 级:1/3~2/3 叶片(果)上有病斑,即小病斑20 个以上,大病斑4 个以上,个别叶片干枯;9 级:2/3 以上叶片(果)上有病斑,部分叶片干枯。

2.3 溃疡病

2.3.1 调查方法 根据果园形状,在每个果园(500~1 000 株)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 株,在每株果树的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2 个枝梢的全部叶片以及5 个果实,调查枝梢、叶片和果实上黑星病、叶斑病和溃疡病的发病情况,记录调查总果数和各级病果数,计算病情指数。该调查方法适用柑橘叶片、茎干和果实等部位病斑的调查,调查株数和叶片数根据果园规格进行调整[4]。

2.3.2 叶(果)病斑分级方法 0 级:每个叶片(果)上均无病斑;1 级:每个叶片(果)上有1~5 个病斑;3 级:每个叶片(果)上有6~10 个病斑;5 级:每个叶片(果)上有11~15 个病斑;7 级:每个叶片(果)上有16~20 个病斑;9 级:每个叶片(果)上有20 个以上的病斑。

2.4 疮痂病

2.4.1 调查方法 根据果园形状,在每个果园(500~1 000 株)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 株,在每株果树的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2 个枝梢的全部叶片以及5 个果实,调查叶片和果实上疮痂病的发病情况,记录调查总果数、各级病果数,计算病情指数。该调查方法适用柑橘叶片和果实部位病斑的调查,调查株数和叶片数根据果园规格进行调整。

2.4.2 叶片、果实病斑分级方法 叶片病斑分级方法:0 级:每个叶片上均无病斑;1 级:每个叶片上有1~5 个病斑;3 级:每个叶片上有6~10 个病斑;5 级:每个叶片上有11~15 个病斑;7 级:每个叶片上有16~20个病斑;9级:每个叶片上有20个以上的病斑。

果实病斑分级方法:0 级:果实上无病斑;1 级:果实上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果面实积的5%;3 级:果实上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6%~10%;5 级:果实上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11%~25%;7 级:果实上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26%~50%;9 级:果实上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51%以上[5]。

2.5 炭疽病

2.5.1 调查方法 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 株,在每株果树的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2 个枝梢的全部叶片以及5 个果实,调查叶片和果实上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记录调查总果数、各级病果数,计算病情指数。该调查方法适用柑橘叶片和果实部位病斑的调查。

2.5.2 叶、果病斑分级方法 叶片病斑分级方法:0级:叶片上无病斑;1 级: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 级: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5%;5 级: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6%~25%;7 级: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 级: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1%以上。

果实病斑分级方法:0 级:幼果表面无病斑;1级:每个幼果上的褐色斑点少于5 个;3 级:每个幼果上有褐色斑点6~15 个;5 级:每个幼果上有褐色斑点16~25 个;7 级:每个幼果上有褐色斑点26 个以上,且斑点相连;9 级:整个果面布满斑点,并有红色点状物出现[6-7]。

2.6 叶枯病和煤烟病

2.6.1 调查方法 以柑橘叶片表面病斑面积为单位分级调查。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 株,在每株果树的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2 个枝梢的全部叶片,调查叶片上叶枯病和煤烟病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

2.6.2 叶片病害分级方法 0 级:叶片上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5%;5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6%~25%;7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 级:病斑面积达到叶片面积的51%以上[6]。

2.7 疫病、酸腐病、(青)绿霉病和蒂腐病

2.7.1 调查方法 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5 株,在每株果树的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10 个以上果实,调查柑橘果实的发病情况,记录总果数和各级病果数。果实采收后贮运期病果调查:果实采收时每个点选取无病斑果100 个,装于0.2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置于常温(20~30℃)中贮藏3d,调查果实的发病情况,记录总果数和各级病果数。

2.7.2 果实病害分级方法 0 级:果实表面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10%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11%~25%;5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26%~50%;7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的51%以上[8-9]。

2.8 黄龙病、碎叶病、衰退病

2.8.1 调查方法 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根据果园形状,在每个果园(500~1 000 株)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20 株,统计发病株数,计算病株率。该调查方法适用于柑橘叶片和果实部位发病情况的调查,调查株数根据果园规格进行调整,面积小的可加大监测点数的取样数或进行全园统计。

2.8.2 植株病害分级方法 0 级:植株无发病症状;1级:病株率小于0.1%;3级:病株率在0.1%~1%;5级:病株率在1%~5%;7 级:病株率在5%~10%;7 级:病株率在10%以上[10]。

2.9 流胶病

2.9.1 调查方法 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10 株,调查病株数和单株流胶孔数,计算病情指数。该方法适用于柑橘枝干和果实等部位发病情况的调查,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

2.9.2 植株病害分级方法 0 级:植株无病斑(孔);1 级:每株有流胶孔数1~2 个;3 级:每株有流胶孔数3~5 个;5 级:每株有流胶孔数6~7 个;7 级:每株有流胶孔数8~10 个;9 级:每株有流胶孔数10个以上[11]。

2.10 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

2.10.1 调查方法 因柑橘树为多年生果树,在调查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时采用地上评判和地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地上部叶片初现症状时,在每株柑橘树四周选择6~8 个点挖取部分根系,评判是否为根腐病或根结线虫病,在挖根检查确诊为根腐病或根结线虫为害后再进行调查。每个果园采用5 点取样方法,每点不少于10 株柑橘树进行调查,计算病株数和病情指数。适用于所有柑橘叶片发病出现症状的调查,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

2.10.2 植株根部病害分级方法 0 级:根部和茎基部正常;1 级:根部和茎基部有少数根结或病斑;3级:根部和茎基部根结或病斑多,面积占根部或茎基部总面积的25%~50%;5 级:根部和茎基部根结或病斑多且较大,面积占根部或茎基部总面积的50%~75%;7 级:根部和茎基部根结或病斑连片,形成绕根茎现象,但根系并未死亡;9 级:根系坏死,植株地上部萎蔫或死亡[12]。

3 柑橘虫害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

3.1 红(黄)蜘蛛、瘿螨、锈壁虱和蓟马

3.1.1 调查方法 在柑橘虫害发生盛期,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每点不少于10 株(500~1 000 株),用10 倍放大镜在每株树的东、南、西、北各方位查4 片树叶,用手持放大镜直接观察叶片,统计叶片正反面虫害数量,计算单叶害虫量和虫情指数[13-14]。

3.1.2 叶片虫害分级方法 0 级:0 头/叶;1 级:1~5头/叶;3 级:6~20 头/叶;5 级:21~100 头/叶;7 级:101~500 头/叶;9 级:500 头/叶以上。

3.2 蚜虫

3.2.1 调查方法 在柑橘虫害发生盛期,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每点不少于10 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 个方位各选2 个新梢,每个新梢调查顶梢5~10 片叶,用手持放大镜直接观察叶片,统计叶片正反面蚜虫数量,记录叶片的害虫级别,计算单叶害虫量和虫情指数[15]。

3.2.2 叶片虫害分级方法 0 级:0 头/叶;1 级:1~5头/叶;3 级:6~20 头/叶;5 级:21~100 头/叶;7 级:101~500 头/叶;9 级:500 头/叶以上。

3.3 介壳虫

3.3.1 调查方法 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每点不少于10 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选择10~20 个枝梢或叶片、10 个果实,调查枝条、叶片虫害斑数量,记录叶片的害虫级别,计算害虫指数。

3.3.2 果实和枝梢虫害分级方法 0 级:果、枝梢上或叶片上无虫及无虫害斑;3 级:果、枝梢或叶片上有2 头虫或2 块虫害斑及以下;5 级:果、枝梢或叶片上有3~6 头虫或7~14 块虫害斑;7 级:果、枝梢或叶片上有15~20 头虫或15~20 块虫害斑;9 级:果、枝梢或叶片上有超过20头虫或20块虫害斑[16]。

3.4 蜗牛、蛞蝓

3.4.1 调查方法 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10 株,在蜗牛、蛞蝓发生盛期进行调查,调查每株柑橘虫害数量,计算有虫株率。

3.4.2 植株虫害分级方法 0 级:0 头/株;1 级:1~5

头/株;3 级:6~20 头/株;5 级:21~100 头/株;7 级:101~500 头/株;9 级:500 头/株以上。

3.5 蝽蟓、吉丁虫、金龟子、天牛、象甲、小蠹虫、实蝇、蝉、木虱、粉虱

3.5.1 调查方法 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10 株,在虫害发生盛期进行调查,调查每株柑橘树上的成虫、若虫以及卵块的数量,计算有虫株率及百株虫量[17]。

3.5.2 植株虫害分级方法 0 级:0 头/株;1 级:1~5头/株;3 级:6~20 头/株;5 级:21~100 头/株;7 级:101~500 头/株;9 级:500 头/株以上。

3.6 凤蝶、夜蛾、烟青虫、小白纹毒蛾、卷叶蛾

3.6.1 调查方法 在害虫幼虫发生盛期,采用5 点(“Z”字形或对角线形)取样进行调查,每个点随机选取果树10 株,若各龄幼虫混合发生,则进行混合统计,统计每株柑橘树害虫数,计算有虫株率及百株虫量[18]。

3.6.2 植株虫害分级方法 0 级:0 头/株;1 级:1~5头/株;3 级:6~20 头/株;5 级:21~100 头/株;7 级:101~500 头/株;9 级:500 头/株以上。

3.7 潜叶蛾

3.7.1 调查方法 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每点不少于10 株,每株分上、中、下三层,按东、南、西、北4 个方位,每点选择1 个新梢,记录叶片被害级数,选择10~20 个枝条或叶片,调查枝条和叶片虫害斑数量,记录叶片的害虫级别,计算害虫指数。

3.7.2 叶片虫害分级方法 0 级:无受害症状;1 级:叶片受害面积小于整个枝梢面积的1/4;3 级:叶片受害面积占整个枝梢面积的1/4~1/2;5 级:叶片受害面积占整个枝梢面积的1/2~3/4;7 级:叶片受害面积占整个枝梢面积的3/4 以上[17,19]。

4 病虫害发生程度计算方法

4.1 计算方法[20]

(1)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2)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或叶数 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 最高级值)] 100

(3)害虫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4)虫情指数=[∑(各级叶数 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 最高级值)] 100

(5)平均单株虫量=总虫量/总株数

(6)平均单叶(果)虫量=总虫量/总叶(果)数

(7)平均单株流胶孔数=总流胶孔数/总株数

(8)有卵株率(%)=(有卵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9)病果率(%)=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4.2 计算实例

实例1:调查一个700 株的柑橘园脂点黄斑病发病情况,采用“Z”字形选取5 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选出5 株柑橘树,每株柑橘树东、西、南、北、4 个方位各调查10 片叶,共调查柑橘树25 株1 000片叶。调查结果发现有7 株柑橘的全部叶片未发现病斑,余下18 株柑橘树均调查出病斑,每个叶片上病斑按不同等级划分分别是叶片无病斑的为350 片(0级);每个叶片上有1~2 个病斑的为100 片(1级);每个叶片上有3~5 个病斑的为60 片(3 级);每个叶片上有6~8 个病斑的为50 片(5 级);每个叶片上有病斑9 个以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0%以下的为100 片(7 级);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0%以上的为60 片(9 级),那么,根据脂点黄斑病的调查分级方法,计算可得:

脂点黄斑病发病率=(18/25)100%=72%

脂点黄斑病病情指数=[(350 0+100 1+60 3+50 5+100 7+60 9)/(1000 9)] 100%=19.7%

实例2:调查一个300 株的柑橘园蚜虫发育盛期的虫情,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每点选择10 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 个方位各选2 个新梢,每梢共调查5 个叶片,共计调查50 株柑橘树2 000 片叶。调查结果有10 株柑橘全部叶片未发现蚜虫,余下40 株均发现有蚜虫存在,每个叶片上蚜虫统计情况分别是:0 头有700 片(0 级);1~5 头350片(1 级);6~20 头250 片(3 级);21~100 头150 片(5级);101~500 头100 片(7 级);500 头以上50 片(9级),那么,根据蚜虫的调查分级方法,计算可得:

5 结语

柑橘病虫害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阻碍了柑橘产业发展。开展柑橘病虫害调查并对其发生和为害程度进行评估,可充分了解柑橘病虫害周年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对科学制定柑橘病虫害防控措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通过针对柑橘不同时期病虫害对柑橘危害的不同程度进行调查和分级,可提前预防并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植物保护成本,符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绿色植保方针。

猜你喜欢
枝梢株数虫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He knows he has wings
树的哲学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乡夏晨曲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巧解“植树问题”